人教鄂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上册准备单元 水滑梯的秘密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上册准备单元 水滑梯的秘密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水滑梯的秘密
科学观念:通过实验,知道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下滑点高度有关。物体的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越远。
科学思维:通过搭建滑梯模型,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通过分析、比较、概括,能够解释从斜面上滑落的物体的滑行距离与物体重量、下滑点高度的关系。
探究实践:通过搭建滑梯模型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能利用统计图表记录、处理实验数据,表述探究结果。
态度责任:乐于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和辩论。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下滑点高度有关。物体的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越远。
教学难点:能利用统计图表记录、处理实验数据,表述探究结果。
教学准备:
视频——儿童玩水滑梯的视频
工具和材料:塑料线槽、美工刀、小车、螺母、直尺、双面胶。
实验记录表、数据处理表、空白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儿童在游乐园玩水滑梯的视频。
2.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来后,都会在地面上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如滑滑梯、滑雪……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3.学生猜想假设。
生:我滑过水滑梯,我认为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滑行的距离越远。
生:我认为从多高处下滑与在地面的滑行距离关系很大,下滑点越高,物体滑行的距离越远。
制订计划
谈话: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学生阅读书本第1面的资料,小组交流,共同制订实验计划。
学生汇报实验计划。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教师提示:使用美工刀时要注意安全,在使用的过程中,刀口不要对着自己和别人,这样万一失误也不会伤人。
实验
学生根据实验计划,学生分组开展实验活动,测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四、处理信息
1.对搜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进行处理,并记录在数据记录表中。
2.讲解:为了让数据更直观,我们还可以把数据用统计图的方式表示出来。今天我们要绘制的是柱形统计图,纵轴表示滑行距离,横轴表示小车重量。
3.学生阅读书本第2面、第3面,了解柱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4.学生参照书中的方法绘制柱形统计图。
5.各小组选一名代表上讲台,用统计图的方式,讲一讲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
五、得出结论
1.教师提问:
分析: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能否发现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重量、下滑点高度的关系?
比较:与其他小组的结果相比,不同小组之间得到的结果相同吗?
概括:我们可以从各小组的数据中归纳、概括出实验结论吗?
判断:我们的结论和前面的假设一致吗?
学生汇报。
讲解:通过实验,知道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下滑点高度有关。物体的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越远。
全课总结、表达交流
提问:想一想,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处理信息时,用到了什么方法?我们是怎么得出结论的?还有其他收获吗?
生:我们在处理信息时,使用统计图可以让结果更直观。
生:我们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比较实验结果、从各小组的数据中归纳、概括出实验结论的。
生:我们可能通过多次实验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误差,让数据更可靠。
板书设计 水滑梯的秘密
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下滑点高度有关。物体的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越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