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 课件(6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 课件(67张PPT)

资源简介

(共67张PPT)



与运动
性质
与运动



性质
新湘教版
4.3
CONTENTS
海水的性质
海水的运动
01
02
目录
海水温度
太阳辐射是海水最主要的热源
受太阳辐射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高低,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
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
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高些,高纬度低些。
此外,寒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也受到影响。暖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
1、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有何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
活动一
分布特点:
海水表层温度由赤道向两级逐渐降低。
主要原因:
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单位面积的表层海水获取的太阳辐射越多,水温越高。
分布特点:
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水温高于大洋东岸。
>25℃
A
B
主要原因:
中低纬大洋西岸有暖流流经,水温较高;大洋东岸有寒流流经,水温较低。
20-25℃
暖流
寒流
分布特点:
中高纬海区,大洋西岸水温低于大洋东岸。
A
B
主要原因:
中高纬大洋西岸有寒流流经,水温较低;大洋东岸有暖流流经,水温较高。
10-15℃
0-5℃
暖流
寒流
分布特点:
①海洋表层水温自赤道向两级逐渐递减。
②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水温高于大洋东岸。
③中高纬海区大洋西岸水温低于大洋东岸。
总结
2、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表层年平均水温为17.4℃。其中,太平洋最高,为19.1℃;印度洋居中,为17℃;大西洋最低,为16.9℃。比较三大洋热带和副热带(南北纬30°附近)海域面积、海域开敞程度等,讨论导致三大洋表层年平均水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活动二
太平洋表层水温最高
原因:
太平洋的热带和副热带的面积宽广,北部地形封闭,仅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接,北冰洋对太平洋表层水温影响较小。
印度洋海面平均温度要低于太平洋。
原因:
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南北纬30°附近)水域较为狭窄,广阔水域在南半球。
大西洋表层水温低于太平洋和印度洋。
原因:
大西洋北端地形开敞,受北冰洋水域的冷水和浮冰影响明显。
下图中甲、乙、丙三个观测站各自的纬度位置不同,表层水温在17℃至27℃之间不等。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二
1、按纬度位置由高到低的顺序,对甲乙丙三个观测站排序,并说明理由。
纬度位置由低到高:
丙、乙、甲
在相同经度位置的海域,纬度越高,海洋表层水温越低。
表层水温由低到高:
丙、乙、甲
深度 \千米
0
1
2
3
4
5
0
10
20
30
0
10
20
0
10
20



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
温度 \℃
2、据图描述海水温度的垂向变化特点。
表层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明显,1000-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下保持低温状态。
深度 \千米
0
1
2
3
4
5
0
10
20
30
0
10
20
0
10
20



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
温度 \℃
3、三个观测站的表层水温差异大,但是深度1000米以上的深层海水,水温随深度变化不大,经常保持着低温状况。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三个观测站的表层水温差异较大,是因为纬度不同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
但是海水的热导率低,水温随深度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下的海水受表层海水的影响越来越小。
深度 \千米
0
1
2
3
4
5
0
10
20
30
0
10
20
0
10
20



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
温度 \℃
海水热导率低,导致水温自表层向深层大体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
01
02
在表层区,水温基本上趋向于均匀分布。
03
在跃温层(水温在垂向上存在显著差异的水层),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04
在深水区,水温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变化缓慢,温度偏低。
总结
海水温度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水能够调节大气温度
夏季海水增温慢于大气,会使沿海地区升温变缓。
冬季海水降温慢于大气,会使沿海地区降温变缓。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负面影响
据统计数量显著,以往100年间,由于表层水温上升,大西洋飓风发生的频率显著上升
1999年-2004年,全球范围内海水温度明显升高,致使浮游生物下降,直接影响到鱼类、海鸟、海兽的食物供应,甚至威胁到它们的生存。
海水的盐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用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来量度。






海水的基本性质
世界海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01
海水的性质
海水为什么既咸又苦?
因为氯化钠(味咸)和氯化镁(味苦)是海水中主要的溶解盐类。
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盐度分布
读图,说出世界海洋表层盐度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世界海洋表层盐度
活动三
世界海洋表层盐度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海区递减。
副热带海区地处副热带高压带,蒸发大雨降水,因此盐度较高。
赤道附近海区地处赤道低压带,降水大于蒸发,因此盐度较低。
自副热带向高纬度地区,温度逐渐降低,蒸发逐渐减少,盐度也逐渐降低。
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盐度分布
找出图中太平洋和大西洋中数值最大的等值线,用红笔瞄一下。
海洋表层,盐度因海区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
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
赤道附近: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
副热带海区: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纬度低,光照强,蒸发量大;
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盐度较高。
高纬度海区:温度低,蒸发量小;加之反复结冰、融冰,盐度较低。
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盐度分布
指出同纬度地区的A、B两地盐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A
B
AA地附近寒流流经,盐度较低。
B地附近暖流流经,盐度较高。
日本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读图,说明圆圈内盐度较低的原因。
大陆沿海地区,河流等淡水注入量大,盐度较低。
盐度 \‰
30
北纬
不同纬度海区海水盐度随深度的变化示意
20
10
0
-10
南纬
60°
20°

20°
40°
60°
36
35
34
33
32
盐度
温度
温度\ ℃
40°
结合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及左图,说明为什么同是纬度50°-60°的海区,南北半球表层盐度不一致?
因为北半球这一纬度陆地面积广大,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洋,
而南半球这一纬度基本为海洋,因而盐度值高于北半球相应海区。
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盐度超过40‰;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盐度低于10‰。
试从纬度位置、气候特点、淡水注入情况、海区形状等角度,分析二者盐度差异显著的原因。
红海
波罗的海
活动四
①纬度位置
北回归线
60°N
红海纬度低,气温较高,蒸发强烈。
波罗的海纬度高,气温较低,海水蒸发量小。
红海附近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
波罗的海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附近,全年温和湿润,降水较多。
②气候特点
波罗的海
红海
③淡水注入情况
波罗的海周围河流众多,
汇入淡水较多。
红海周围河流较少,
淡水注入较少。
③淡水注入情况
波罗的海
红海
波罗的海的海域周围更加开阔,
与外界海水交换多。
红海海域狭长,更加封闭,只有南部的狭窄海峡与外海相连。
④海区形状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总结
降水量与蒸发量
01
洋流因素
02
入海径流量
03
海区形状
04
其他因素:结冰、融冰
05
分布特点:从河口向外呈舌状凸出,数值从近岸向外海递增。
原因:夏季长江径流量大,离河口越近,淡水汇入量越大,盐度越低。
34
盐度 \‰
35
36
37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深度 \米
不同纬度海区海水盐度随深度的变化示意
低纬度海区
中纬度海区
高纬度海区
读图,说出海水盐度在垂向上的差异。
浅表层盐度比较均匀
海水深度增加,盐度发生变化(这一层称为盐跃层),到一定深度,盐度有近似均匀分布。
在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
在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
世界海洋垂向上盐度差异
影响渔业
生态系统发生变化
例如:2003年监测结果表明,由于黄河入海径流量减少,河口区表层的最高盐度达到34.2‰,与1959年同期相比,增加了约四分之一。
黄河河口区表层盐度的增加,以及海洋污染、入海径流量减少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海洋生物数量减少、种群退化,河口生态结构发生较大改变。
海水盐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海水的基本性质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
海水密度的变化比较复杂,与温度、盐度和压力都有关系。
01
海水的性质
南纬
1027
1026
1025
1024
1023
1022
1021
1020
北纬
60°
40°
20°

20°
40°
60°
密度\(千克·米-3 )
盐度\‰
温度℃
37
36
35
34
0
10
20
温度
盐度
密度
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
1、读下图,指出影响海水密度的最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海水温度
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
2、读下图,说出海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变化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海洋表层海水密度特点:由赤道向两极,密度逐渐变大,两极地区密度最大。
原因:海水密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海水温度的变化。由赤道到两极,海水温度逐渐降低。
密度\(千克·米-3 )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0
1000
2000
3000
4000
深度\米
赤道海区
热带海区
高纬度海区
不同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示意
3、读下图,说出不同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1500m
2300m
低纬度海区从海面至海平面下1500m,海水密度迅速增大。
从海面1500m-2300m,海水密度缓慢增长。
2300m以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
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向上变化很小。
密度\(千克·米-3 )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0
1000
2000
3000
4000
深度\米
赤道海区
热带海区
高纬度海区
不同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示意
3、读下图,说出不同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海水深度增加
海水导热率低
随着深度增加,水温迅速降低,海水密度也迅速增加。
到一定深度,受海水运动的影响,海水混合良好。
The movement of sea water
海水的运动
02
Part two
01 波浪
常见的波浪主要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风吹佛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形成风浪。
01 波浪
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或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称为“涌浪”。
涌浪可以到达离风暴中心(如台风)很远的地方,成为风暴侵袭的先兆。
波浪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塑造海岸地貌的主动力
对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有影响
巨大波浪破坏沿海水工建筑物
(如防波提、港口和码头)
02 潮汐
02
潮汐
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海水
万有引力
惯性
什么是“潮汐”?
观测点
万有引力
惯性
落潮
涨潮
落潮
涨潮
N
一天之中,观测点会经过两次涨潮。
白天的涨潮我们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


什么是“潮汐”?
万有引力(月)
惯性(日+月)
万有引力(日)
大潮
大潮
朔日(每月初一),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叠加,地球对月球和太阳的惯性力叠加,形成大潮。
什么是“大潮”和“小潮”?
大潮
大潮
望日(每月十五或十六),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月球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和地球对太阳的惯性力叠加,地球对月球的惯性力和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叠加,形成大潮。
万有引力(月)
惯性(日)
+
万有引力(日)
惯性(月)
+
什么是“大潮”和“小潮”?
上弦月(每月初七或初八),月球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接近90°,引潮力互相抵消,形成小潮。
万有引力(月)
惯性(日)
万有引力(日)
惯性(月)
什么是“大潮”和“小潮”?
下弦月(每月二十三前后),月球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接近90°,引潮力互相抵消,形成小潮。
万有引力(月)
惯性(日)
万有引力(日)
惯性(月)
什么是“大潮”和“小潮”?
跃动在滩涂上的韵律——福建霞浦紫菜养殖场
人们利用竹竿搭出养殖紫菜的网帘。潮水落去,紫菜苗出露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潮水涨起,紫菜侵入海水中,可以吸收养分。
潮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03
洋流
洋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也称为海流。
分类(按照水温高低):
寒流
暖流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叫做暖流。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叫做寒流。
水温高低比较是在两个不同海域进行的!
洋流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一般而言:
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叫做暖流。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叫做寒流。
洋流的影响
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01
洋流影响沿岸气候:暖流流经沿岸增温增湿,寒流流经沿岸降温减湿。
02
对海洋生物产生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多鱼类资源。
03
对航海产生影响:顺风顺水(顺洋流航行),减少航行时间及燃料。
04
总结
1.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大河注入少,因此海水盐度高。
2.在表层,由地中海进入大西洋;
在深层,由大西洋进入地中海。
1.在非洲南端,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两大洋交界处,处在盛行西风带上。
2.因为好望角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过往船只多;
受两大洋的风浪交互影响,海浪终年不息;
处在西风带上,海洋辽阔,风力很强,生成巨浪;
岬角地形的阻挡作用,海浪高。
1.如果自东向西径直前往,要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耗时耗力;
而取道南方,是顺着洋流游动,省时省力。
2.合理。因为从马尾藻到欧洲,路途遥远,幼鳗游泳能力弱,只有借助洋流,才能到达欧洲。
3.在北大西洋不同地点,按照自西向东的顺序,采集鳗鲡幼仔个体,如果个体长度不断增大,说明它是借助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向东到达欧洲的。
海水的性质
海水的温度
海水的盐度
海水的密度
海水的运动
波浪
潮汐
洋流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成因
影响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