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你的语文新纪元(新高一开学第一课)课件(共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开启你的语文新纪元(新高一开学第一课)课件(共36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新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
学习目标:
1.加深对语文的理解,感受语文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了解高一语文的学习要求和建议,激发学习语文兴趣。
3.明确高考各个题型的考察内容和分数,重视语文学科。
4.树立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让每一个个体回归民族的血脉。
进入高中,你准备好了吗
1.什么是语文?
2.初中语文vs高中语文
3.学习高中语文的方法
4.链接高考,明确题型
Part 1
什么是语文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提问:为什么开学前会下雨?(用语文知识回答!)
叶圣陶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叶圣陶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语→口头表达
文→书面表达
语文
语言
文化
人文性
工具性
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阁下何不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天高地阔,吾欲观之。
玉树临风前,驴骡正酣眠
有钱,任性
你咋不上天呢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丑的都睡了,帅的还醒着
你这么牛,你家里人知道吗
腹中雄剑长三尺,
君家严慈知不知。
感受语文的魅力
学语文前
学语文后
Part 2
初中语文vs高中语文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选文上的区别
初中语文的选文较简短,较浅显易懂。到高中不仅长度加长,深度也明显增加,有时甚至要从哲学、人生的角度来解读,因此不能再以初中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须在个性化体验、感悟和审美上加强。
文言文的区别
初中的文言文大多为浅显的、有哲理性、有情节的小故事、寓言、短诗、散文,
而高中的文言文则是长篇人物传记和论述文章等,需要有较强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文言文的区别
对策:准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初中学习文言文只是为了考试,很难适应高强度的文言文教学,以至于学生们刚入高中便谈“文言”色变。进入高中前准备好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文言文基础知识手册》。
作文的区别
中考作文一般只要求不少于600字,而高考作文要求在800字以上。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初中作文和高中作文在思维广度和深度上的区别。据了解,现在高考中常出现犯思维幼稚病的作文,就是没有很好地适应。要想高考作文得高分,必须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思考,学会成长,对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扬弃。
试卷/教学的区别
中考语文试卷和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中考考查的相对全面些,字音,字形,积累等相对基础的知识都是考查范围,但是高考重点考的则是阅读与写作,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比较高,包括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等等。到了高中,教材上的现代文就会有所选择地学习了,重点学习的则是文言文和诗歌。
新高一学生应该迅速完成以下几个转变:提升阅读能力、提升思维能力、提升表达能力。
范围 难度 灵活度 方法 注重 教学 特征
初中 窄 低 低 记忆背诵 知识记忆 题目训练 应试 依赖被动单向
高中 广 高 高 理解创新 习惯养成能力培养思维训练 应试素质 自主互动研究
Part 3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语文是一个梦,一个温馨而浪漫的梦,一个需要用一生的良善和纯真去守望的梦。”
积累:储蓄了,便终有收获的一天
训练:“学习”再解读
“量变”与“质变”
阅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写作:“你表达了自己,你才获得了生命
多读(诵读:诗歌、文言文、时文、美文;阅读:文史哲科普等)
多写(作文训练、感受、心得、奇思妙想等)
多练(限时训练、专题训练、综合训练、模拟训练)
高中语文学什么
1.四大文学体裁的优秀作品。
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从中我们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掌握鉴赏方法,陶冶情操。
2.应用文体、实用文体。
3.文言文、古诗词,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4.写作。
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等
5.整本书阅读。
如《红楼梦》《乡土中国》等。
练好语文基本功,优秀诗人勤记诵。
报纸杂志常翻阅,买书看书做书虫。
语文笔记贵坚持,课外练笔不放松。
生活处处皆学问,他山之石把玉攻。
基础知识早复习,课本学习贯始终。
博览群书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教材推荐名著:★《论语》
课外推荐杂志:
《读者》 《青年文摘》《思维与智慧》《意林》 《作文素材》《读写月刊》《作文成功之路》 《杂文选刊》等
看书读报,养成阅读的习惯 。背诵和摘抄。
重视语文学科,保持良好心态,养成优秀习惯。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书 写 !
咱就是说,书写潦草就是一个拒绝的大动作!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毋庸置疑 老师喜欢的是书写漂亮的!!
Part 4
链接高考,明确题型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非连续性文本17分(3道单选题9分,2道问答题4分+4分)
2.小说或散文18分(2道单选题6分,2道问答题6分+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1.文言文20分(3道单选题9分,2道翻译8分,1道问答题3分)
2.古代诗歌阅读9分(1道单选题3分,1道问答题6分)
3.名篇名句默写6分(3小题6个空)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道单选3分,4道文字题17分
四、写作(60分)
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教育部考试院
2022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4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汲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藏的深厚力量,生动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展现新时代伟大成就,激发青年奋进潜力,鼓励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勇于在实践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共同谱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青春乐章;加强教考衔接,有效服务“双减”,切实引导教学,激励学生打牢基础、提高能力素养,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创新形式,减少学生“机械刷题”
2022年高考语文命题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等方面继续探索,使用新题型,扩大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度,进一步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得分收益,引导学生认识到低效的学习方式只会带来的无效的压力和负担。
材料文体和组合形式更加多样。四套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使用了政论文、学术论文、科普文、专著导言、小说、散文、纪实作品等文体,有单一文本,也有复合文本;在复合文本中,有纯文字文本,也有带图示的文本。古代诗歌阅读材料使用了唐诗、宋诗和宋词。文言文阅读试题材料分别从战国秦汉时期的杂史、别史、诸子等经典文言著作中取材,不再限于史传文和纪事本末体。
试题考点更加灵活。
文言文阅读第11题从侧重记忆能力的文化常识考查过渡为侧重理解能力的文言实词、虚词考查。或考查文言实词古今意义的不同,如“尊重”,在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视,古今意义不同;或与教材中的含义和用法进行比较,如将材料“为赵蔽”中的“蔽”字与教材《邹忌讽齐王纳谏》“王之蔽”中的“蔽”字的含义加以比较。
试题设问更加开放。
语言文字应用中对成语的考查,由选择题变为直接填写答案的填空题。试题答案并不唯一,学生作答只要符合上下文语境即可得分。考点也相应从侧重考查近义成语差异的辨析变为侧重考查成语的积累与应用。新高考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节选自冯至改写自历史故事的小说《伍子胥》,试题要求学生比较“渔夫拒剑”改写前后文学效果的差别,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进行个性化解读。试题不设置唯一答案或标准答案,而是给出多个要点供阅卷参考,学生答案只要与之部分相符即可得满分;在已给出的要点之外,学生可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可得分。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一批新时代青年即将通过高考走向求知成长的新阶段,草木蔓发,春山可望!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优势,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激发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迎接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怀揣梦想,脚踏实地
做个“六一居士”:
①一手好字;
②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③一张能说会道的嘴;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法】都德《最后一课》
④一肚子的名篇佳作;
⑤一笔好文章;
⑥一颗永远积极向上的心
寄语: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简单的成功
没有人能不劳而获
奋斗吧!新时代中国青年!
追光者 考高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