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液体》学习任务单课题 液体 年级 高二知识点来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第二节《液体》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 1.了解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2.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毛细现象. 3.了解液晶的特点及其应用.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浸润和不浸润现象及毛细现象.学习重难点 1.表面张力2. 液体的微观结构、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毛细现象3.液晶【自主预习】 一、液体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张力 1.液体的微观结构及宏观特性 (1)液体分子的排列更接近固体,是密集排列在一起的,因而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 . (2)液体之间的分子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要 ,所以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 性.由于液体分子的移动比固体分子容易,所以在温度相同时,液体的扩散速度比固体的扩散速度 . (3) 的微观结构跟液体非常相似,所以严格地说,只有 才能叫做真正的固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液体的表面张力 (1)表面张力:由于表面层内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 力,作用是使液体表面绷紧. (2)作用效果:使液面具有 的趋势. 二、浸润和不浸润及毛细现象 1.浸润和不浸润 (1)浸润:一种液体会 某种固体并 在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 (2)不浸润:一种液体不会 某种固体, 在这种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 (3)浸润和不浸润是 作用的表现. 2.毛细现象 (1)定义:浸润液体在细管中 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 的现象. (2)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与毛细管的内径有关,毛细管内径越小,高度差越 . 三、液晶 1.液晶的概念: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 的有机化合物,称为液晶. 2.液晶的应用 (1)液晶显示器:用于电子手表、电子计算器、电脑等. (2)利用温度改变时液晶颜色会发生改变的性质来探测温度. (3)液晶在电子工业、航空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是分子力的宏观表现.( ) (2)昆虫可以在水面上自由走动是表面张力在起作用.( ) (3)水对所有固体都浸润.( ) (4)毛细管插入水中,管的内径越大,管内水面升高的越高.( ) (5)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 ) 2.要增强雨伞的防水作用,伞面可选择对水是________(选填“浸润”或“不浸润”)的布料;布料经纬线间空隙很小,小水珠落在伞面上由于________的作用,不能透过空隙. 【重点探究】 一、液体的微观结构 液体的表面张力 如图所示是液体表面附近分子分布的大致情况. 请结合图片思考: (1)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间距离和分子力各有什么特点? (2)液体像气体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而又像固体一样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被压缩,液体的这些特点是由什么决定的? (3)小昆虫、缝衣针在水面上不下沉与小木块浮在水面上的道理相同吗? 1.液体表面张力的成因分析 (1)分子间距离特点:由于蒸发现象,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内部分子稀疏. (2)分子力特点:液体内部分子间引力、斥力基本上相等,而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3)表面特性:表面层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形成一层绷紧的膜. 2.表面张力及其作用 (1)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例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在洁净玻璃板上的水银滴呈球形(但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往往呈扁球形,在完全失重条件下才呈球形). (2)表面张力的大小除了跟边界线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种类、温度有关. (3)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如图1所示. 图1 例1 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B.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液体的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 例2 如图2所示,金属框架的A、B间系一个棉线圈,先使框架布满肥皂膜,然后将P和Q两部分的肥皂膜刺破,线的形状将变成下列选项图中的( ) 图2 二、浸润和不浸润及毛细现象 (1)把一块玻璃分别浸入水和水银里再取出来,可观察到从水银中取出的玻璃上没有附着水银,从水中取出的玻璃上会沾上一层水.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现象呢? (2)如图所示,在灌溉完土地后农民伯伯往往利用翻松地表土壤的方法来保存土壤里的水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浸润和不浸润的形成原因 (1)附着层内分子受力情况 液体和固体接触时,附着层的液体分子除受液体内部的分子吸引外,还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 (2)浸润的成因 当固体分子吸引力大于液体内部分子力时,这时表现为液体浸润固体. (3)不浸润的成因 当固体分子吸引力小于液体内部分子力时,这时表现为液体不浸润固体. 特别提醒 浸润和不浸润是发生在两种材料(液体与固体)之间的,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不能单说哪一种材料浸润或不浸润.例如: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水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铅. 2.毛细现象的产生原因 毛细现象的产生与表面张力及浸润现象都有关系. 如图3所示,甲是浸润情况,此时管内液面呈凹形,因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会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因而管内液面要比管外高;乙是不浸润情况,管内液面呈凸形,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受到向下的力,因而管内液面比管外低. 图3 例3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因为水银滴在玻璃板上呈椭球状,所以说水银是一种不浸润液体 B.液体对固体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是由液体和固体两者的性质共同决定的 C.在运行的人造卫星中,由于一切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当一个固定的容器中装有浸润其器壁的液体时,必须用盖子盖紧,否则容器中的液体一定会沿器壁流散 D.当液体A和固体B接触时,是否发生浸润现象,取决于固体B的分子对附着层分子的作用力与液体内部的分子对附着层分子作用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4 (多选)下列情况属于毛细现象的是( ) A.墨水打翻了,用粉笔可以把墨水吸干 B.洗头的时候,头发聚在一起 C.植物根部的养分,能升到植物的上部 D.自来水笔灌墨水时,把皮管按几下,墨水就被吸到皮管里去了 三、液晶 液晶是指液态晶体,这种说法对吗? 液晶的特点 1.液晶具有流动性,具有液体的特点. 2.液晶在不同方向上光学性质不同. 3.在不同方向上液晶分子的排列情况不同. 4.液晶受到外界影响时,物理性质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例5 (多选)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液晶是一种晶体 B.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具有各向异性 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考点一 液体的表面张力 1.关于液体表面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密 B.液体有使其体积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C.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 D.液体有使其表面积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2.(多选)下列现象中,哪些是液体的表面张力所造成的( ) A.两滴水银相接触,立即会合并到一起 B.熔化的蜡从燃烧的蜡烛上流下来,冷却后呈球形 C.用熔化的玻璃制成各种玻璃器皿 D.水珠在荷叶上呈球形 3.如图1所示,金属框上阴影部分表示肥皂膜,它被棉线分割成a、b两部分.若将肥皂膜的a部分用热针刺破,棉线的形状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图1 4.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 ) A.液体表面层内分子比液体内部紧密,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B.液体表面层内分子比液体内部紧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C.液体表面层内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D.液体表面层内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5.(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来往而不陷入水中靠的是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 B.小木块能够浮于水面上是液体表面张力与其重力平衡的结果 C.缝衣针浮在水面上不下沉是重力和水的浮力平衡的结果 D.喷泉喷射到空中形成一个个球形的小水珠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考点二 浸润、不浸润及毛细现象 6.(多选)(2019·石家庄市高二下期末)关于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图甲为浸润现象,图乙为不浸润现象 B.图甲为不浸润现象,图乙为浸润现象 C.图甲中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小 D.图乙中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小 7.(多选)将不同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细管插入相同的液体中,甲管内液面比管外液面低,乙管内液面比管外液面高,则( ) A.液体对甲材料是浸润的 B.液体对乙材料是浸润的 C.甲管中发生的不是毛细现象,而乙管中发生的是毛细现象 D.若甲、乙两管的内径变小,则甲管内液面更低,乙管内液面更高 8.(多选)把极细的玻璃管分别插入水中与水银中,如图所示,正确表示毛细现象的是( ) 9.如图所示,玻璃烧杯中盛有少许水银,在太空轨道上运行的宇宙飞船内,水银在烧杯中呈怎样的形状( ) 考点三 液晶 10.关于液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晶态只是物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具有的存在状态 B.因为液晶在一定条件下发光,所以可以用来做显示屏 C.人体组织中不存在液晶结构 D.笔记本电脑的彩色显示器,是因为在液晶中掺入了少量多色性染料,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它对不同色光的吸收强度不一样,所以显示出各种颜色 11.关于液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 B.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但不稳定 C.电子手表中的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能够发光 D.所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成为液晶 二、非选择题 12.如图3所示,在培养皿内注入清水,让两根细木杆相互平行地浮在水面上,再在细木杆之间轻轻地滴入几滴酒精,两根细木杆会“自动”分离.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图3 【参考答案】 一、压缩 小 流动 快 非晶体 晶体 引 收缩 二、润湿 附着 润湿 不会附着 分子力 上升 下降 大 三、流动 各向异性 (1)√(2)√(3)×(4)×(5)× 2.不浸润 表面张力 重点探究 一、液体的微观结构 液体的表面张力 (1)表面层内分子间距离大于r0,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2)液体的微观结构. (3)不同.小昆虫、缝衣针能在水面上不下沉是液体表面张力在起作用.小木块浮在水面上是重力和水的浮力平衡的结果. 例1B解析 液体表面层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表面张力的方向沿液面的切线方向,与分界线垂直.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作用力,随温度的升高,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引力作用随之减小,所以表面张力减小,故B正确,A、C、D错误. 例2 C解析 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故C正确. 二、浸润和不浸润及毛细现象 (1)水银不浸润玻璃,而水浸润玻璃. (2)把地表土壤锄松,破坏了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地下的水分就不会沿毛细管上升到地面而被蒸发掉. 例3 BCD解析 液体浸润固体,附着层有扩展的趋势;液体不浸润固体,附着层有收缩的趋势,固体分子和液体内部分子都对附着层分子有作用力,是否发生浸润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水银不浸润玻璃,但有可能浸润其他固体,浸润与不浸润是由液体和固体两者的性质共同决定的,所以选项A错误,B、D正确.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人造卫星上,如果液体浸润容器器壁,液体会沿着器壁流散,故必须盖紧盖子,选项C正确. 例4 AC解析 墨水打翻了,用粉笔可以把墨水吸干,属于毛细现象,选项A正确;洗头的时候,头发聚在一起,是表面张力的作用,选项B错误;植物根部的养分,能升到植物的上部,是毛细现象,选项C正确;自来水笔灌墨水时,把皮管按几下,墨水就被吸到皮管里去了,这是大气压的作用,选项D错误. 三、液晶 这种说法不对,液晶不是晶体,只是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例5 CD解析 液晶的微观结构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虽然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具有各向异性,但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选项A、B错误.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温度、压力、外加电压等因素变化时,都会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选项C、D正确. 【巩固练习】 1.D解析 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故A错;液体由于表面张力作用,有使其表面积收缩到最小的趋势,故B错,D对;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只是由于分子间距离较大,表现为引力,故C错. 2.ABD解析 用熔化的玻璃制成各种器皿,跟各种模具有关,并非表面张力造成的,故本题选A、B、D. 3.D解析 肥皂膜未被刺破时,作用在棉线两侧的表面张力互相平衡,棉线可以有任意形状.当把a部分肥皂膜刺破后,在b部分肥皂膜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棉线将被绷紧,液体表面有收缩到面积最小的趋势,正确选项为D. 4.C解析 液体表面层内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即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大,故正确答案为C. 5.AD解析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小昆虫在水面上“站定”或行进过程中,其脚部位置比周围水面稍下陷,但仍在水面上而未陷入水中,就像踩在柔韧性非常好的膜上一样,这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浮在水面上的缝衣针与小昆虫情况一样,故A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小木块浮于水面上时,木块的下部实际上已经陷入水中(排开一部分水),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是浮力与重力平衡的结果,而非表面张力在起作用,故B选项错误;喷泉喷到空中的水分散时,每一小部分的表面都有表面张力在起作用且水近似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因而形成球状水珠(体积一定情况下以球形表面积为最小,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故D选项正确. 6.AC解析 由题图可知,图甲为浸润现象,图乙为不浸润现象,选项A正确,B不正确;根据浸润与不浸润的特点可知,浸润时,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小,不浸润时,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大,故C正确,D错误. 7.BD解析 液体对固体浸润的情况下,在细管中液面将上升,所以A错,B对;毛细现象是指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C错;在液体和毛细管材料一定的情况下,管越细毛细现象越明显,D对. 8.AC 9. D解析 因为水银不浸润玻璃,所以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水银的形状只由表面张力决定.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水银的表面积要收缩至最小,所以最终水银呈球形. 10.D 11.B解析 液晶是一种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特殊物质,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但不稳定,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但液晶本身不发光,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成为液晶,故选B. 12.解析 漂浮在水面上的两细木杆,原来两边受到的液体表面张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处于平衡状态,滴入酒精后,两细木杆之间液体的表面张力减小,使得两细木杆间的液体表面张力比外侧液体的表面张力小,两细木杆就会分离.1 /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