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教学理念引导下创建学科特点鲜明的地理教学模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在新教学理念引导下创建学科特点鲜明的地理教学模式

资源简介

课件49张PPT。在新教学理念引导下创建学科特点鲜明的地理教学模式想法由来1、与平鲁教师的交流。
2、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3、课堂教学效率。
4、以落实为目标。
5、地理学科特点。
6、教师的价值。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一、地理知识内容的广泛性和地图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地理事物及其认识方法的综合性;
三、地理事物的区域性和运用比较法认识地理事物的重要性。 1.1认识地球的面貌地球的形状
1、充分使用教材。
2、“观察、推测、证明”的意义。
(太阳、月球、星星)
3、学生兴趣的培养。(对世界的认识)地球的模型画“经线” 并理解“经线”的特点画“纬线”并理解“纬线”的特点切“经度”并理解经度最大度数为180°切“纬度”理解纬度最大度数是90°规律: 用纬度来判断某点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南纬的都在南半球,北纬的都在北半球。即:如果带S就是南半球,如果带N就是北半球。
用经度来判断某点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
东半球:20°W——0°——160°E
(有西经的一小部分和东经的大部分)
西半球:160°E——180°——20°W
(有东经的一小部分和西经的大部分)
实际中可简单的使用: 小于20°都在东半球(无论东经或西经)
大于160°都在西半球(无论东经或西经)
大于20°小于160°如果东经就是东半球,
大于20°小于160°如果西经就是西半球。
其中,0°经线在东半球;180°经线在西半球。学案的部分内容1、描0°经线,记忆经过的大洲和国家。
2、描0°纬线,记忆经过的大洲和国家。
3、画出20 °W和160 °E。
4、描回归线和极圈。
5、描30 °N。
6、描120 °E。
7、描120 °W。
8、﹍﹍。注重对地图册的使用1.2感受地球的运动1、拓展。
昼夜交替——地方时——时区。
2、拓深。
了解——理解——明白。
3、普及生活常识。(阳历、农历、24节气)按照以下步骤做图:
在图中标出地轴和地球自转方向。
画出赤道。(与地轴垂直)
如果太阳处在中间,分别画出太阳照射的直射点。(水平画线与地球表面相交有点)
在地球上画出昼夜半球(太阳照亮的是昼,背着太阳的是夜)。
找到昼夜分界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然后画出此点所在的纬线。
找到出现极昼和极夜的地区。
如果我们画的地轴的倾角是66.5°,那么太阳直射在地球表面的点所在的纬线左侧的是北回归线,右侧的就是 ,左侧此时北极圈内是 ,南极圈内是 ,此时是北半球的 日。相对而言,右侧的图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此时北极圈内是 ,南极圈内是 ,此时是北半球的 。
你能否在图中看出地球上各地的昼夜长短有什么变化。
能否推断所处的季节。提示:如果我们知道了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纬度范围,我们就可以大体推知它处在哪个热量带,大体了解它的气候特点。
尝试:通过查看地图册,找到以下国家,并判断这些国家处在的温度带。 2.1认识地图1、“生活中的方向”和“地图上的方向”同样重要。
2、画地图的学生活动是必须的。
3、从地图中读取信息的能力。
4、学习方法的比较。2.2使用地图1、地形图的重要性。
2、地形图的“形成过程”。
3、地形图的阅读。
4、教学手段的运动。
5、学生活动的设计。学案的部分内容标出C图中的陡坡和缓坡 标出D图中的鞍部和陡崖 学案的部分内容画出上图中的山脊和山谷学生活动四:画地形剖面图
(图中海拔为:100,200,300,400)
第一步:找到直线与等高线地形图的一系列交点。
第二步:判断出所有点的海拔。
第三步:画出相应的坐标轴,纵坐标与图中海拔要对应。
第四步:在坐标轴内描出相应的点。
第五步:用平滑的线连点,即成图。1、读颜色的种类。
颜色多——地形复杂,颜色少——地形单一
2、读颜色的色彩。
绿色、浅绿色——平原、丘陵 、盆地,
肉色、黄色、土色、褐色——高原、山地、盆地
3、读颜色的形状。
单一颜色大面积成片——平原、高原、盆地
绿色与黄色错落分布——丘陵
颜色过度的地区——山地
读图指导:颜色——地形1、读世界地形图,理解陆地的五种地形。
2、读中国地形图,找到黄土高原中汾河谷地中的太原盆地和太行山脉。
3、读非洲和欧洲的地形图,对比不同的地形特点。
(需要同学们的合作)注重对地图册的使用3.1海陆分布1、落实。
2、学生活动。
3、培养地理素养。
4、强调海峡。
5、了解“重要的地理位置”。学生活动三:读图3.5及相关的教材文字部分完成
4、图3.5的左侧的半球是 半球, 洲和 洲完全在这个半球,他们西侧是 洋,东侧是 洋。
图3.5的右侧的半球是 半球, 洲完全在这个半球, 欧洲、 洲和 洲的绝大部分在这个半球。这个半球的中间是 洋,西侧是 洋,东侧是 洋。
5、北冰洋被 洲、 洲、 洲环抱。
6、太平洋周围的大洲是 。
7、大西洋周围的大洲是 。
8、印度洋周围的大洲是 。
9、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10、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学案的部分内容学生活动四:读图3.7和3.8完成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 。
12、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
13、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
14、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海峡。
15、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海峡。
16、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 海峡。
17、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海峡。
18、亚洲和非洲之间的 海峡地理位置很重要。 学案的部分内容注重对地图册的使用 ——学案的部分内容3、世界之最:(在地图册找到它们在哪里)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
世界上最小的大陆是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世界上最大的海是
世界上最小的海是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3.2海陆变迁1、“地球的力量”。
2、教材的补充。(大陆漂移)
3、恰当的比喻。(地球的圈层、火山)
4、联系生活。(地震)
5、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普及常识:震级、震中、震源深度。
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4.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感知气温和降水。
2、感知生活的环境。
3、认识到其他的环境。(地理区域)
4、作图能力的培养。
5、读图能力的培养。
6、比较法的学习和运用。
7、分析思路的培养——生活和生产。热带 最冷月气温≧15 ℃
亚热带 最冷月气温≧0 ℃
温带 最冷月气温 ≦0℃(温带海洋性气候例外)
寒带 最热月气温≦10℃1、日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气温的深刻理解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22℃:夏
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10℃:冬
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在10℃~22℃:春、秋学案的部分内容学生活动一:请解释“天为什么会下雨”?
请解释“天为什么会下雪”?
请解释“天为什么会下冰雹”?
补充:
降水的条件:1、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
2、有凝结核。
3、水滴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 4.3天气1、天气定义的重要性。
2、教材的补充。(与灾害性天气的对比)
3、联系生活。
4、对天气符号的感知。
5、关注生活。
6、地理素养的养成。
7、天气的力量。4.4气候1、地理学科特点的集中体现。
2、气候的重要性。
3、学生如何掌握。
4、拓展与拓深的必要性。
5、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看图——读图——析图——画图对坐标轴的认识
对数据的感知
对“图的形成”的掌握
对“图的含义”的理解
对“图的对比”的认识
对“图的叠加”的应用反思:课堂上教师要把所有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都画出来(彩色粉笔的运用),学生先读图比较判断,再画一遍,最后理解气候特点。适当的补充联系生活1、地理位置—气候—植被—生产与生活。
2、世界不同地区的差异。
3、世界不同地区的相同。
4、举例要贴近学生生活。5.1人口与人种1、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
2、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
3、提高人口素质从而控制人口数量。
4、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
5、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思路)。
6、有计划的生育。
7、历史知识的重要。
8、多角度看问题。5.2民族、语言和宗教1、民族的认识。
2、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原因。
3、世界的三大宗教。(对历史、文化等影响)
4、佛教是无神论。(宗教的起源)
5、宗教故事。(红海)《达芬奇密码》
6、宗教标志。(西亚的气候特点)
7、宗教节日。(生活)
8、我们的信仰。
6.1聚落与环境1、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
2、聚落与自然环境。
3、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4、补充:聚落的产生。
5、城市的区位因素。
6、建筑是最好的文化。6.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1、聚落的崛起与衰落。
2、城市化。
3、城市的环境污染。
4、聚落中的世界文化遗产。
5、我们的生活与文化。第七章发展与合作—经济全球化1、国家的不同。(面积、人口、政治、经济)
2、我国的外交政策。
3、国界与领土。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5、我国的综合国力。
6、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
(和平稳定、科教兴国)
7、合作才能发展。
欧洲西部的政区图冰岛第一从海陆位置判断出这是岛国,岛名即国名,如我们学过的马达加斯加。
第二让学生在图中描出西经20o和北极圈。(西经20o和东经160o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北极圈是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发现西经20o穿过冰岛,明白欧洲的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只有小部分在西半球;从北极圈推想到欧洲处在北寒带和北温带,也能想象冰岛的气温。
第三从时事“冰岛的火山喷发”,介绍这个岛被称为“冰与火”的岛,知道这里有冰川也有火山。挪威第一读图看出挪威与瑞典位于半岛上,半岛的名字叫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第二读图知道北极圈穿过挪威,想到这个国家有极昼极夜现象,能看到美丽的极光。
第三读图挪威的西侧是挪威海,北侧是北冰洋。
第四读图看出挪威的海岸线非常曲折相对比非洲平直的海岸线更加明显,想到会有优良的港湾,利于海上交通甚至发展造船业,又会有美丽的峡湾发展旅游业。
第五介绍:别称“万岛国”,近海岛屿达15万多个;自然环境促使高山滑雪这一体育项目发展的非常好,是冬奥会历史上金牌总数最多的国家爱;名人阿蒙森,知道他是人类中第一个到达南极的。 丹麦第一读图看到丹麦的东侧是欧洲西部的内海——波罗的海,这是世界上海水盐度最低的海域。
第二读图看出丹麦、挪威、瑞典三国是波罗的海出入北海的门户,这就是有资格当北欧海盗的地理因素。
第三读图看到丹麦面积并不大,但要想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格陵兰岛是丹麦的属地。
第四读图找到丹麦海峡,海峡的西侧是格陵兰岛,该岛是北美洲的土地,所以理解丹麦海峡是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第五提起名人安徒生。 英国第一读图找到爱尔兰岛、大不列颠岛、不列颠群岛、大西洋、北海、英吉利海峡。
第二描出0度经线和北纬50度的纬线。
第三看英国的国土理解“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含义。
第四看英国国旗:由英格兰的白底红十字旗、苏格兰的蓝底白色斜十字旗和爱尔兰的白底斜红十字旗叠成。 地理学的价值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促进认识客观世界能力与水平的螺旋式上升
发挥文理兼备的优势,认识科学整体性
锻炼复杂系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教师的价值 教师能引导学生透过纷繁丰富的地理表象,通过现实感受与地理模式理念的冲撞、磨合、思辩及实践,达到对地理事物理性升华的认识和自觉行为实践的过程。 热爱地理学科成为优秀的地理教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