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涉江采芙蓉教学目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品味诗句,体会诗歌感情。目录第一章知人论世第二章初读诗歌第三章主旨归纳第四章课后作业第一节知人论世《古诗十九首》的主题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矢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如《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如《西北有高楼》感叹知音难逢。《明月皎夜光》写朋友离我而去。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涉江采芙蓉》、《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梁代萧统编的《文选》,它是《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古诗十九首》第一章《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在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极为尖锐,下层人民深受水深火热的痛苦。在统治阶级内部,政治腐败黑暗,外戚宦官和地方豪强垄断政治,彼此又争斗不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下层知识分子既无社会地位,又无政治前途,他们往往落魄江湖,背井离乡,辛苦辗转,走投无路,失意彷徨。这些人文化素养较高,熟悉《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又能吸收汉乐府的营养,来抒写自己的人生。创作背景第一章第二章初读感知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学习活动一诗歌中主要出现了哪些意象?芙蓉兰泽芳草远道长路旧乡为何采芙蓉?采芙蓉的环境谁在采芙蓉?芙蓉能送到吗?学习活动二思念爱人的女子。兰泽多芳草“芙蓉”有“夫容”之意,指女子对爱人的思念;“莲”与“怜”谐音,“莲子”的谐音是“怜子”,象征男女爱慕之情。点明了季节:夏季。写出了芙蓉的高洁美好,烘托出主人公情感的美好和纯洁。点出了诗中的离愁之情。虚写,表达对游子的思念与期盼。第三章总结归纳主旨归纳《涉江采芙蓉》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第四章课后作业背诵诗歌预习《虞美人》课后作业参谢谢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