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认识声现象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不同。(3)知道声可以根据频率进行划分,人可发出和可听到的声在一定频率范围内。2、预习范围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停止,声音就消失。2、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_______,它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_______或______。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传播的。3、声音在空气中是以 形式传播。4、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______。在15℃时空气中的这个值是_________。5、影响声传播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三、预习检测1、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能够传声。2、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______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_____传播的。若某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另一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则他可以听到声音的次数是________。3、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慢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4、声音在下列四中物质中传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A、钢条 B、木条 C、水 D、空气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科学探究:活动一:将钢尺(或塑料尺)的一端紧压在桌边,让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用手拨动另一端,观察钢尺发声时情形。活动二:将你的耳朵紧贴在课桌一端的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轻轻地敲击;再使耳朵离开,用手以同样大的力度敲击桌面。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1)实验一的钢尺产生声音时有什么特征?这说明了什么道理?(2)实验二的第一次敲击声是在桌面的一端发出的,但耳朵贴在桌面的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当耳朵离开桌面时,我们同样可以听到敲击声,这次的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传到耳朵的?(3)我们平时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通过什么物质传到耳朵中的?2、夏季的一个雷雨天,小明同学在闪电过后5s的时刻听到雷声,此时温度约为15℃,你认为雷鸣之处离小明同学的距离约为多少?二、随堂检测1、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_______不能传声。2、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古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如图,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表明:( )气体能够传声固体能够传声电流能够传声只有纸盒能够传声4、以下几个实验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在水中,仍能听见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参考答案预习案液体2;钢管;空气;3。CA探究案真空BB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