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呼风唤雨的世纪》 说课课件(共4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呼风唤雨的世纪》 说课课件(共40张PPT)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科学常识性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对于科普文的阅读有一定的兴趣,这个阶段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他们知识内容广泛了,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似懂非懂;这个阶段开始有独立性,自尊心逐渐增强,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开始有自己意向,同时已经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与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3.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4.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因此本课以点燃情感、自读精思、呼唤悟性、探究延伸为主。整节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教师的适当引导、点拨,以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这篇课文的中心突出,内容较浅显易懂,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中心句“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学生。让学生从读、听、看、说中感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展开想象。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训练朗读。
六、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2.字词卡片。
板块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现在的生活吗?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媒体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
(揭示课题)
资料展示与交流
1.学生搜集的20世纪以来,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发明。
2.师补充的相关资料。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称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2.找出本课生字,与同学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3.出示本课应掌握的词语,反馈同学自学情况。
4.熟记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师指导书写,同学提示易错的地方。
5.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板块三、再读课文,研读新课
20世纪的科学发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同时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还可以说成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
(在学生自由填空的过程中,领悟到20世纪固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
2.读第一句话,体会其含义。思考:全段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述,课文用两个“一问一答”的句式表述有什么好处
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旧知,图片导入
1.听写词语。
蚊子 系着 驾驶 研究 苍蝇 证明 科学
3.读二、三句,结合工具书和自己的理解体会“发现”与“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区别。
发现和发明:“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在本课中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前者是指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量的增加,后者则有了质的变化。改观和改变:“改观”在本课中是指20世纪以来的这些伟大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原有的生活得到了改变,出现了新的面貌;而“改变”则是强调了改换、变更。
通过感悟词句进一步认识到20世纪是个非同凡响的世纪,激发学生学习下文的兴趣。
4.指导朗读,读出个人的体会。
(三)学习三、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2.小组讨论,交流。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3.引导学生理解“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 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 “愿望、幻想”是什么意思 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
4.依照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
5.作者在第三段引用古人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什么作用,说明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一句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那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6.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例子,选择自己熟知的、感兴趣的一例,向同学们介绍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成就、价值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朗读第五自然段。
2.理解伯特兰·罗素所说的话和“科学正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这两句话的意思。
朗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由畅想、讨论:畅想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们的未来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板块四、课堂总结 
1.为科学技术发明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身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小结:
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效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喜好;考虑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发明力和丰富的常识。”。
板块六、拓展   
1.小练笔:     
(1). 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的剪贴报或手抄报,全班展评。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笔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搭建展示平台。学习课文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在学习中采取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独立品悟的基础上彼此交流,相互补充,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是有遗憾的地方,这节课也不例外。不足之处是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处理得不够到位。教师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处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有待学习和提高。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