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时光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规模、形态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影响。2.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的密度、形态和布局等方面的影响。3.结合实例,明白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时,必须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目录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引课河南辉县郭亮村地处太行山深处,背靠高山,前临绝壁,一条长约2000米的巨大悬崖隔开了村庄与外界的联系。自1972年开始,村民们花了5年多时间在绝壁中凿出一条长约1300米的挂壁公路——郭亮洞,终于打开了村庄与外界交流的通道。如今,郭亮村已成为知名旅游地,当地独具特色的村落和民风民俗,吸引着各地艺术家前来创作。1.挂壁公路开凿前,郭亮村是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限制了当地村民的活动,制约了该村的发展?太行山深处,山高坡陡的地形限制了该村与外界的联系,也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课河南辉县郭亮村地处太行山深处,背靠高山,前临绝壁,一条长约2000米的巨大悬崖隔开了村庄与外界的联系。自1972年开始,村民们花了5年多时间在绝壁中凿出一条长约1300米的挂壁公路——郭亮洞,终于打开了村庄与外界交流的通道。如今,郭亮村已成为知名旅游地,当地独具特色的村落和民风民俗,吸引着各地艺术家前来创作。2.一条公路,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命运。议一议,挂壁公路的开凿对郭亮村具有哪些重要意义?据此讨论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促进了该地与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其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聚落是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聚落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耕地广阔,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因此人口密度大,聚落规模大,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凭借水源、地形、土壤、交通等优势条件,往往成为聚落集中分布地区。平原地区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山区山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而分散,对人类生产、生活不利,因此人口稀少,聚落规模小而分散,呈条带状;我国西北地我多分布于冲积扇地区;青藏高原分布于河谷地区;云贵高原多分布在山间小盆地;活动在滇西北纳西族聚居地,有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西北部,海拔2400余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两面比较开阔。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龙桥附近被分为三股干流(东河、中河和西河)引入城中,再分多股支渠流贯大街小巷。古城、老街和纳西文化,造就了独具风情的高原水乡。(1)为什么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丽江古城北面和西面有山地阻挡西北寒冷气流,且其纬度相对较低,因此冬无严寒;夏季因其坐落于云贵高原,地势相对较高,夏无酷暑。活动在滇西北纳西族聚居地,有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西北部,海拔2400余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两面比较开阔。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龙桥附近被分为三股干流(东河、中河和西河)引入城中,再分多股支渠流贯大街小巷。古城、老街和纳西文化,造就了独具风情的高原水乡。(2)丽江古城为的建设,利用了当地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地处丽江坝子,地形平坦,利于聚落建设。地势较高,北、西两面依山,可阻挡冬季风;东、南两面开阔,利于夏季风从东南方向进入;同时,小盆地地形也有利于源于玉龙雪山的水源在此汇聚,方便居民用水。丽江古城活动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约56万平方千米。盆地地形封闭,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干旱。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盆地中部。绿洲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中下部。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河流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城镇大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冲积扇、洪积扇上。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流经,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有利于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的发展促进了铁路和公路线建设,而交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城镇的发展。活动情境材料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建于距今6800~6 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先民在河谷阶地上建造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该遗址表明,当时的村落已经有了初步的功能分区。下图分别为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图和半坡原始村落功能区示意图。(1)半坡村分布在什么地貌上,简述该地貌的特点?河流阶地;地形平坦;海拔相对较高。活动情境材料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建于距今6800~6 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先民在河谷阶地上建造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该遗址表明,当时的村落已经有了初步的功能分区。下图分别为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图和半坡原始村落功能区示意图。(2)分析先民选择这种地貌修建村落的原因。河谷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河流阶地海拔较高,利于防洪、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线路密度的影响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地形等自然条件不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人口密度较小,经济比较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修建线路成本大。平原地区密度较大地形等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运输的客、货量较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2.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影响山区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缓和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以降低单位距离内的地面坡度,保障运输安全。平原地区线路受限制小,但一般要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路程要尽量短,以节约建设成本和少占用土地。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保证运输安全,减少灾害影响。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3.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线路选址的影响(1)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环境,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因此交通线建设首选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2)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铁路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①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②鞍部、河谷地区,修建交通线工程量小。③如果修建隧道,应选择在背斜部位。④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地段。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4.科技弱化了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能够在崇山峻岭中和大江大河上修建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如瑞士与意大利之间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铁路,我国的青藏铁路和港珠澳大桥,连接英国和法国的海底隧道等。活动四川省地形复杂,大致上分为两部分:西部是川西高原,东部是四川盆地。盆地中部又有平原、丘陵和低山等。不同的地形区,交通线路布局方式不同,交通线路形态也各有差异。读图2-58,简要说明四川省不同地形区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西部为山地高原地形,地势起伏大,线路布局主要考虑避开高大山脉,减缓道路坡度,多沿山谷延伸,且沿线地区人口、城镇少,经济活动少,建设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所以线路少且多是过境的,呈线状分布;活动四川省地形复杂,大致上分为两部分:西部是川西高原,东部是四川盆地。盆地中部又有平原、丘陵和低山等。不同的地形区,交通线路布局方式不同,交通线路形态也各有差异。读图2-58,简要说明四川省不同地形区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东部为四川盆地,地形平坦,交通线路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小,布局主要考虑连接城镇,方便人们出行,盆地内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建设难度小,所以线路多,呈网状分布。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兰州市是一个典型的河谷型城市,黄河自西向东流贯该市西固、安宁、七里河、城关四区。城区南北两侧山峦对峙。城市主体集中于黄河河谷,并沿着河谷向外围扩展。1.为什么兰州城区沿黄河分布?兰州所在区域,地形崎岖,而黄河谷地较宽阔,地势相对平坦,黄河水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因此兰州城区沿黄河分布。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兰州市是一个典型的河谷型城市,黄河自西向东流贯该市西固、安宁、七里河、城关四区。城区南北两侧山峦对峙。城市主体集中于黄河河谷,并沿着河谷向外围扩展。2.推断兰州城区主干道的走向?受地形和城市形态的影响,兰州城区主干道就是东西走向。3.以兰州城区为例,讨论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地形影响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形态、密度、分布、规模等。人类活动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在丘陵地区修建梯田减缓流水的侵蚀作用;修筑堤坝→改变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改变下游河道的侵蚀、堆积过程及其形态→改变和影响冲积平原的发展方向;填海造陆、建人工岛、修筑海堤→不仅改变了海岸线的形态,而且形成了新的人工地貌工程建设中挖方或填方→人为造成陡坡或洼地;采石、采矿→改变地表形态;堆放煤研石、废矿石→形成人造丘冈不利影响:有利影响:如今的塞罕坝人类活动间接塑造地表形态植树种草降低地表侵蚀的速度;营造防护林抑制风沙的侵蚀与沉积,减缓甚至终止风沙地貌的形成与发展等破坏植被→加速地表侵蚀;大量引用河水→河流水量减少→河流侵蚀、沉积状况发生改变不利影响:有利影响:治理后的阿拉善元阳梯田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哀劳山南部。元阳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民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园画,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活动想一想,在开垦的梯田上耕作,与在坡地耕作相比,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水土保持?为什么?在梯田上耕作更有利于水土保持。因为梯田是相对平坦的地块,既利于耕、种、收等活动的进行,又能保土、保肥、保水。若在坡地上直接进行耕作,因坡度大,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活动山东半岛蓬菜沿岸水下2来深处有一片浅滩,它是全新世(距今1.17万年至现在)以来形成的落潮流三角洲的浅滩边缘坝。 该坝使北偏东方向的波浪 31%在浅滩上破碎,能量衰减77.8%,对沿岸村庄、道路、农田起到保护作用。蓬菜西庄自1500年建村以来,从未受到过海浪成胁。为整治航道,自1985年以来不断开挖水下浅滩,至1990年浅滩水深达2.6~3.1米,个别地方深达4米,使水下浅滩失去防浪作用,1990年1月29-30日和2月23-24日的两次大风浪,就造成海岸线后退20米,并冲毁民房24间和农田300多亩。(1)简述材料中海岸被严重侵蚀的原因。(1)由于不断开挖水下浅滩,浅滩变深,使水下浅滩失去防浪作用,造成波浪、风暴潮对海岸的冲刷加强,海岸侵蚀速度急剧加快。活动(2)有人认为,有时对地表形态的微小改变,所引发的灾难往往意想不到。你认同这一观点吗?结合材料,谈一谈你的看法。(2)认同。有时对地表形态微小的改变,会破坏原来的平衡,长期积累下来往往会引发意想不到的灾难,材料中蓬莱西庄所经历的灾害就是例证。(3) 在丘陵地区修建梯田,可减缓流水的侵蚀作用;填海造陆、建设人工岛、修筑海堤,不仅改变了海岸线的形态,而且形成了新的人工地貌。(3)上网查找资料,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破坏植被会加速地表侵蚀,植树种草则能降低地表侵蚀的速度;营造防护林,会抑制风沙的侵蚀与沉积,减缓甚至终止风沙地貌的形成与发展等。课堂检测(2022·江苏连云港·二模)下图为2017年我国某县聚落空间变化状况图。1.该县聚落规模最大的是( )A.香茂乡 B.罗玛镇C.那曲镇 D.那玛切乡2.该县聚落演化的空间指向主要是( )A.水源丰富 B.灾害低发C.环境优美 D.低谷平缓3.该县聚落空间演化的趋势呈现( )A.向心化 B.空心化 C.散点化 D.均衡化CDA课堂检测2021年6月25日,全长435公里的拉林(拉萨至林芝)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下图是拉林铁路桥梁隧道相连处景观图,图中江边公路是拉林公路。4.造成拉林铁路桥梁隧道众多的原因是( )A.高寒缺氧 B.风力强劲 C.地形起伏大 D.地层不稳定5.图示拉林公路走向呈S形是为了( )A.降低路面坡度 B.减轻洪水威胁 C.避开断裂带 D.避开泥石流6.拉林铁路开通后,拉林公路营运变化表现为( )①远程运量增多②远程运量减少③短途运量增多④短途运量减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AC课堂检测世界灌溉遗产千金陂是江西省抚州古代水利工程,始建于中唐时期,历史上多次出现“支港横溢,正道湮淤”的灾害,经不断扩建增修,至明代终成规模,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千金陂位于抚州城上游,是用长条石块砌成的长1100余米、顶宽10余米的石坝,从抚河与干港的分叉口处纵向延伸至河中,宛如一条巨龙卧在水中,用“龙身”挡水,被誉为抚州“都江堰”。A7.千金陂顶宽10余米且用长条石砌成,反映当地抚河段( )A.洪水期流量大B.含沙量大C.洪水期航运忙D.河道平缓8.“龙身”挡水能缓解“正道湮淤”的主要原因是( )A.调节径流季节变化B.减少河水泥沙含量C.加快泥沙搬运速度D.抬高枯水期河水位课堂检测世界灌溉遗产千金陂是江西省抚州古代水利工程,始建于中唐时期,历史上多次出现“支港横溢,正道湮淤”的灾害,经不断扩建增修,至明代终成规模,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千金陂位于抚州城上游,是用长条石块砌成的长1100余米、顶宽10余米的石坝,从抚河与干港的分叉口处纵向延伸至河中,宛如一条巨龙卧在水中,用“龙身”挡水,被誉为抚州“都江堰”。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