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动静结合,写活眼前的景五年级学前体验A同学们,你们爱画画吗?请你试着用画笔将下面静止不动的湖面变成动态的湖面。小练笔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让静止的画面变成动态的画面?动手试一试!小练笔若想让静止不动的湖面动起来,方法有很多,如例子中湖面漾起的波纹可以看出湖面的“动”。联系生活,我们可以想到湖面上划动的船、湖面上游来游去的鸭子、水中游动的鱼儿、贴水疾飞的鸟儿等都可以让静止的湖面动起来。对于写文章而言,对景物静止状态下的描写,如描写景物的样子、颜色、形状等,属于静态描写;而对景物运动状态下的描写,则属于动态描写。小练笔核心技法B核心技法下面四段文字中既有静态描写,也有动态描写,那么作家是怎样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把景物写活的呢?核心技法【A】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巴金《鸟的天堂》★ 用静态描写的方法从几方面描绘景物的“真面目”,写出特点。枝干、根、树枝【B】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巴金《鸟的天堂》★小动物的加入,让景物活了起来,让读者感受到景物的动态美。…… 有 的 …… 有 的 ……有的……★ 动静结合,互相映衬,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美景图。核心技法【C】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 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赵宗成、朱明元《观潮》★恰当运用动词,写出景物的变化过程,并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让景物变化的过程更加具体形象。……犹如…… ……如同……核心技法【D】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叶圣陶《荷花》★用联想和想象,写出自己的感受,让景物更动人。……仿佛……★借助“风”的力量,让静止的景物动起来。一阵微风吹来……风过了……核心技法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景的时候应注意以下方面。 1.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可以从景物的颜色、样子、大小等方面观察景物的静态美。 2. 重点观察景物的动态变化,如景物的活动、颜色、声响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则可以借助风、雨、小动物的力量,让画面“动”起来。 3. 结合修辞和合理的想象,使描写的景物更加鲜活。核心技法构思要点C构思要点先确定观察对象是自然现象还是自然景观,再选择观察的顺序。在观察时,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可以试着从不同时间段或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如文章标题为《 雨中 即景》,就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观察,观察景物的颜色、姿态等在雨前、雨中、雨后的变化。要写好景物的变化,我们可以按下面方法来构思。构思要点顺序(观察有顺序,条理清晰)景物的颜色、声音、形态(观察有主次,突出有重点)写出景物变化,把景物写生动(动静结合,让景物更鲜活)天空(雷、电、云……)地面(雨水、植物、动物……)雨中即景下雨时(详写)雨渐渐小了雨停了下雨前善用动词巧用修辞合理想象如文章标题为《窗外即景》,则可以通过写在窗前看到的景物。文章大纲示例如下。题目:窗外即景。开头:简单介绍观察的时间、地点以及景物的特点,点明所描写的景物是“窗外即景”,引入下文。中间:按观察的顺序,具体描写窗外的景物。着眼近处看眼前:①描写窗外的树,写出树的静态美;②描写树上活动的鸟儿,写出动态美;③描写树下的草坪和草坪上嬉戏的儿童,动静结合,互相映衬。(详写)极目远眺看天空:①描写远处的天空、太阳的静态美;②描写云朵的千姿百态,写出动态美。(略写)构思要点如文章标题为《窗外即景》,则可以通过写在窗前看到的景物。文章大纲示例如下。构思要点放眼远处看地面:①描写阳光下远处的楼房写出静态美。②描写阳光下的湖泊及湖面上的游船、时而贴水捕鱼的鸟儿,动静结合,写出此刻不一样的美。(略写)结尾:回味窗外景色的美,表达喜爱之情。无论写自然现象还是自然景观,都不要忘记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在写“动态”时,可以恰当地运用动词,可以借助大自然的风、雨,甚至是小动物参与,让画面“活”起来。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