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高考一轮学案 第九章专题3.2:古典概型、概率的基本性质(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战2023】高考一轮学案 第九章专题3.2:古典概型、概率的基本性质(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 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专题3.2:古典概型、概率的基本性质
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2.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包含的样本点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3.当直接求某一事件的概率较为复杂时,可转化为求几个互斥事件的概率之和或其对立事件的概率.
1.古典概型
具有以下特征的试验叫做古典概型试验,其数学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
(1)有限性:样本空间的样本点只有有限个;
(2)等可能性:每个样本点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2.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一般地,设试验E是古典概型,样本空间Ω包含n个样本点,事件A包含其中的k个样本点,则定义事件A的概率P(A)==.
其中,n(A)和n(Ω)分别表示事件A和样本空间Ω包含的样本点个数.
3.概率的基本性质
性质1:对任意的事件A,都有P(A)≥0;
性质2: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即P(Ω)=1,P( )=0;
性质3: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那么P(A∪B)=P(A)+P(B);
性质4: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那么P(B)=1-P(A),P(A)=1-P(B);
性质5:如果A B,那么P(A)≤P(B),由该性质可得,对于任意事件A,因为 A Ω,所以0≤P(A)≤1.
性质6:设A,B是一个随机试验中的两个事件,有P(A∪B)=P(A)+P(B)-P(A∩B).
如果事件A1,A2,…,An两两互斥,则称这n个事件互斥,其概率有如下公式:P(A1∪A2∪…∪An)=P(A1)+P(A2)+…+P(An).
考点一 古典概型
1.(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若连续抛掷两次质地均匀的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m,n,则满足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利用列举法列出所有可能结果,再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解:设连续投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依次为、,两次抛掷得到的结果可以用表示,
则结果有,,,,,,
,,,,,,
,,,,,,
,,,,,,
,,,,,,
,,,,,,
共有36种.
其中满足有:,,,,,,,,,,,,,共种,
所以满足的概率.
故选:B
2.(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若从1,2,3,4,5五个数字中随机取出三个数字,则剩下两个数字不都是奇数的概率为( )
A.0.8 B.0.75 C.0.7 D.0.6
【答案】C
【分析】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与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从中随机取3个共有:

共10种,
其中剩下两个数字都是奇数,即选出2偶数1奇数的情况有:
,共3种,
所以剩下两个数字都是奇数的概率是,
所以剩下两个数字不都是奇数的概率为,
故选:C.
3.(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某车间生产5件产品,其中优等品2件、一等品2件、二等品1件.现从中抽取3件,则各等级的产品各一件的概率为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利用列举法并依据古典概型去求从中抽取3件,各等级的产品各一件的概率即可.
【详解】将5个产品编号,表示优等品,表示一等品,C表示二等品,
则样本空间为,,
其中各等级的产品各一件的样本点有4个,故其概率.
故答案为:
4.(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10张卡片上分别写上0,1,2,3,4,5,6,7,8,9后,任意叠放在一起,从中任取一张记“抽到大于3的奇数”为事件A,“抽到小于7的奇数”为事件B,则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利用列举法,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事件包含了5个样本点,即抽到1,3,5,7,9,
所以.
故答案为:
5.(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某人参加一项抽奖游戏,盒中放有红、蓝、绿、黄四色小球各1个,参加游戏的人需有放回地从盒中连续摸两次,每次摸出1个小球,并记录小球的颜色(其中红色、黄色为暖色;蓝色、绿色为冷色).设两次记录的颜色分别为α,b.奖励规则如下:①若两次记录的颜色中有红色,获得一等奖;②若两次记录的颜色中没有红色,但不全是冷色,获得二等奖;③其余情形获得鼓励奖.假设小球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
(1)求此人获得一等奖的概率;
(2)比较此人获得二等奖与获得鼓励奖的概率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答案】(1)
(2)此人获得二等奖的概率大于获得鼓励奖的概率,理由见解析
【分析】(1)利用列举法,结合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出所求概率.
(2)结合(1)求得此人获二等奖、鼓励奖的概率,从而作出判断.
(1)依题意得样本空间为{(红,红),(红,黄),(红,蓝),(红,绿),(黄,红),
(黄,黄),(黄,蓝),(黄,绿),(蓝,红),(蓝,黄),(蓝,蓝),(蓝,绿),
(绿,红),(绿,黄),(绿,蓝),(绿,绿)},共有16个样本点,
其中有红色的样本点有7个,
所以此人获得一等奖的概率为.
(2)由(1)得两次记录的颜色中没有红色,但不全是冷色的样本点有5个,
则此人获得二等奖的概率为,
获得鼓励奖的概率为,
故此人获得二等奖的概率大于获得鼓励奖的概率.
求样本空间中样本点个数的方法
(1)枚举法:适合于给定的样本点个数较少且易一一列举出的问题.
(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注意在确定样本点时(x,y)可看成是有序的,如(1,2)与(2,1)不同,有时也可看成是无序的,如(1,2)与(2,1)相同.
(3)排列组合法:在求一些较复杂的样本点个数时,可利用排列或组合的知识.
考点二 概率基本性质的应用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 
某商场有奖销售中,购满100元商品得1张奖券,多购多得.1 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50个.设1张奖券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事件分别为A,B,C,求:
(1)P(A),P(B),P(C);
(2)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
(3)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
【解析】 (1)P(A)=, P(B)==,P(C)==.
故事件A,B,C的概率分别为,,.
(2)1张奖券中奖包含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设“1张奖券中奖”这个事件为M,则M=A∪B∪C.
∵A,B,C两两互斥,
∴P(M)=P(A∪B∪C)=P(A)+P(B)+P(C)
==,
故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约为.
(3)设“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为事件N,则事件N与“1张奖券中特等奖或中一等奖”为对立事件,
∴P(N)=1-P(A∪B)=1-=,
故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为.
概率加法公式的应用
若P(A∪B)=0.7,P(A)=0.4,P(B)=0.6,则P(A∩B)=________.
【答案】0.3
【解析】因为P(A∪B)=P(A)+P(B)-P(A∩B),
所以P(A∩B)=P(A)+P(B)-P(A∪B)=0.4+0.6-0.7=0.3.
2. 一个电路板上装有甲、乙两根熔丝,甲熔断的概率为0.85,乙熔断的概率为0.74,两根同时熔断的概率为0.63,则至少有一根熔断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0.96 
【解析】设A=“甲熔丝熔断”,B=“乙熔丝熔断”,记“甲、乙两根熔丝至少有一根熔断”为事件A∪B. P(A∪B)=P(A)+P(B)-P(A∩B)=0.85+0.74-0.63=0.96.
求复杂互斥事件概率的两种方法
(1)直接法:将所求事件分解为一些彼此互斥事件的和,运用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计算.
(2)间接法:先求此事件的对立事件,再用公式P(A)=1-P()求得,即运用逆向思维(正难则反),特别是“至多”“至少”型题目,用间接法就会较简便.
提醒:(1)应用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一定要注意首先确定各个事件是否彼此互斥,然后求出各事件发生的概率,再求和(或差).间接法体现了“正难则反”的思想方法.
(2)应用概率加法公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个事件A,B的交事件A∩B的含义,准确求出其概率.
考点三 古典概型的综合问题
(2023.全国高三练习)人耳的听力情况可以用电子测听器检测,正常人听力的等级为0-25dB(分贝),并规定测试值在区间(0,5]为非常优秀,测试值在区间(5,10]为优秀.某校500名同学参加了听力测试,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同学的测试值作为样本,制成如图频率分布直方图:
(1)从总体的5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人,估计其测试值在区间(0,10]内的概率;
(2)已知样本中听力非常优秀的学生有4人,估计总体中听力为优秀的学生人数;
(3)现选出一名同学参加另一项测试,测试规则如下:四个音叉的发音情况不同,由强到弱的编号分别为1,2,3,4.测试前将音叉顺序随机打乱,被测试的同学依次听完后,将四个音叉按发音由强到弱重新排序,所对应的音叉编号分别为a1,a2,a3,a4(其中集合{a1,a2,a3,a4}={1,2,3,4}).记Y=+++,可用Y描述被测试者的听力偏离程度,求Y≤2的概率.
【解析】 (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知,样本中测试值在区间(0,10]内的频率为1-×5=1-0.8=0.2,
以频率为概率,从总体的5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人,估计其测试值在区间(0,10]内的概率为0.2.
(2)由(1)知:样本中听力为优秀的学生人数为0.2×50-4=6,
∴估计总体中听力为优秀的学生人数为500×=60.
(3)当a1=1时,序号a1,a2,a3,a4的情况为6种:
分别记为,,,,,,
同理,当a1=2,3,4时,序号a1,a2,a3,a4的情况也分别为6种,
∴序号a1,a2,a3,a4所有的情况总数为24种.
当Y=0时,a1=1,a2=2,a3=3,a4=4,
当Y=+++=2时,a1,a2,a3,a4的取值为a1=1,a2=2,a3=4,a4=3,
或a1=1,a2=3,a3=2,a4=4, 或a1=2,a2=1,a3=3,a4=4,
∴Y≤2时,序号a1,a2,a3,a4对应的情况为4种,即P==.
从集合{2,3,4,5}中随机抽取一个数a,从集合{1,3,5}中随机抽取一个数b,则向量m=(a,b)与向量n=(1,-1)垂直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m=(a,b)有:(2,1),(2,3),(2,5),(3,1),(3,3),(3,5),(4,1),(4,3),(4,5),(5,1),(5,3),(5,5),共12种情况.
因为m⊥n,即m·n=0,
所以a×1+b×(-1)=0,即a=b,
满足条件的有(3,3),(5,5)共2个,
故所求的概率为.故选A.
求解古典概型的交汇问题,关键是把相关的知识转化为事件,然后利用古典概型的有关知识解决,其解题流程为:
1.(2022·全国·高考真题)从2至8的7个整数中随机取2个不同的数,则这2个数互质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由古典概型概率公式结合组合、列举法即可得解.
【详解】从2至8的7个整数中随机取2个不同的数,共有种不同的取法,
若两数不互质,不同的取法有:,共7种,
故所求概率.
故选:D.
2.(2022·全国·高考真题(文))从分别写有1,2,3,4,5,6的6张卡片中无放回随机抽取2张,则抽到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积是4的倍数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先列举出所有情况,再从中挑出数字之积是4的倍数的情况,由古典概型求概率即可.
【详解】从6张卡片中无放回抽取2张,共有15种情况,
其中数字之积为4的倍数的有6种情况,故概率为.
故选:C.
3.(2020·山东·高考真题)现有5位老师,若每人随机进入两间教室中的任意一间听课,则恰好全都进入同一间教室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结合分步计数原理,计算结果.
【详解】5位老师,每人随机进入两间教室中的任意一间听课,共有种方法,
其中恰好全都进入同一间教室,共有2种方法,所以.
故选:B
4.(2022·全国·高考真题(文))从甲、乙等5名同学中随机选3名参加社区服务工作,则甲、乙都入选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古典概型计算即可
【详解】解法一:设这5名同学分别为甲,乙,1,2,3,从5名同学中随机选3名,
有:(甲,乙,1),(甲,乙,2),(甲,乙,3),(甲,1,2),(甲,1,3),(甲,2,3),(乙,1,2),(乙,1,3),(乙,2,3),(1,2,3),共10种选法;
其中,甲、乙都入选的选法有3种,故所求概率.
故答案为:.
解法二:从5名同学中随机选3名的方法数为
甲、乙都入选的方法数为,所以甲、乙都入选的概率
故答案为:
5.(2022·全国·高考真题(理))从正方体的8个顶点中任选4个,则这4个点在同一个平面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即可求出.
【详解】从正方体的个顶点中任取个,有个结果,这个点在同一个平面的有个,故所求概率.
故答案为:.
一、选择题
1.若某群体中的成员只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45,既用现金支付也用非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15,则不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  )
A.0.3 B.0.4
C.0.6 D.0.7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不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1-0.45-0.15=0.4.
2.设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在O,A,B,C,D中任取3点,则取到的3点共线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如图所示,在O,A,B,C,D中任取3点,有C=10种可能情况,其中取到的3点共线有(OAC)和(OBD)2种可能情况,所以3点共线的概率为=,故选A.
3.抛掷一个质地均匀的骰子的试验,事件A表示“小于5的偶数点出现”,事件B表示“小于5的点数出现”,则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抛掷一个骰子的试验有6种等可能结果.依题意P(A)==,P(B)==,
所以P()=1-P(B)=1-=.
因为表示“出现5点或6点”的事件,所以事件A与互斥,从而P(A+)=P(A)+P()=+=.
4.四名数学老师相约到定点医院接种新冠疫苗,若他们一起登记后,等待电脑系统随机叫号进入接种室,则甲不被第一个叫到,且乙、丙被相邻叫到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四名教师总的进入接种室的顺序有A=24种,则:①甲第二个被叫到,且乙、丙被相邻叫到的方法数有A=2种;②甲第三个被叫到,且乙、丙被相邻叫到的方法数有A=2种;③甲第四个被叫到,且乙、丙被相邻叫到的方法数有2A=4种,所以“甲不被第一个叫到,且乙、丙被相邻叫到”的概率为=.故选D.
5.中国篮球职业联赛(CBA)中,某男篮运动员在最近几次参加的比赛中的得分情况如下表:
投篮次数 投中两分球的次数 投中三分球的次数
100 55 18
记该运动员在一次投篮中,“投中两分球”为事件A,“投中三分球”为事件B,“没投中”为事件C,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得到的下述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P(A)=0.55 B.P(B)=0.18
C.P(C)=0.27 D.P(B+C)=0.55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得P(A)==0.55,P(B)==0.18.因为事件A+B与事件C为对立事件,且事件A,B,C互斥,所以P(C)=1-P(A+B)=1-P(A)-P(B)=1-0.55-0.18=0.27,P(B+C)=1-P(A)=1-0.55=0.45.故选D.
6.食物链亦称“营养链”,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这种摄食关系,实际上是太阳能从一种生物转到另一种生物的关系,也即物质能量通过食物链的方式流动和转换.如图为某个生态环境中的食物链,若从鹰、麻雀、兔、田鼠以及蝗虫中任意选取两种,则这两种生物恰好构成摄食关系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从鹰、麻雀、兔、田鼠以及蝗虫中任意选取两种,不同的选法有C=10(种),其中恰好构成摄食关系的有鹰与田鼠、鹰与兔、鹰与麻雀、麻雀与蝗虫,共4种,所以所求事件的概率P==.
7.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为阳爻“”和阴爻“”,如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则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6个爻组成的重卦种数为26=64,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种数为C==20.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所求概率P==.故选A.
8.(多选)从1~20这20个整数中随机选择一个数,设事件A表示选到的数能被2整除,事件B表示选到的数能被3整除,则对下列事件概率描述正确的是(  )
A.P(A)= B.P(A∩B)=
C.P(A∪B)= D.P(∩)=
【答案】ABD 
【解析】依题意得样本空间的样本点,总数为20,事件A的样本点包括2,4,6,8,10,12,14,16,18,20,共10个,所以P(A)==,故A正确;事件A∩B表示的是这个数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其样本点包括6,12,18,共3个,所以P(A∩B)=,故B正确;事件A∪B表示的是这个数能被2整除或能被3整除,其样本点包括2,3,4,6,8,9,10,12,14,15,16,18,20,共13个,所以P(A∪B)=,故C错误;事件∩表示的是这个数既不能被2整除也不能被3整除,其样本点包括1,5,7,11,13,17,19,共7个,故P(∩)=,故D正确,故选ABD.
二、填空题
9.将一颗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2次,观察向上的点数,则点数和为5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列表如下:
点数的和共有36种等可能情形,其中和为5的共有4种情形,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得点数和为5的概率P==.
10.从1,2,3,…,30这30个数中任意摸出一个数,则事件“摸出的数是偶数或能被5整除的数”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设事件A“摸出的数为偶数”,事件B“摸出的数能被5整除”,则P(A)=,P(B)==,P(A∩B)==,
所以P(A∪B)=P(A)+P(B)-P(A∩B)=+-=.
11.已知花博会有四个不同的场馆A,B,C,D,甲、乙两人每人选2个去参观,则他们的选择中,恰有一个馆相同的概率为 ________.
【答案】 
【解析】甲选2个去参观,有C=6种,乙选2个去参观,有C=6种,共有6×6=36种,
若甲、乙恰有一个馆相同,则选确定相同的馆有C=4种,然后从剩余3个馆种选2个进行排列,有A=6种,共有4×6=24种,则对应概率P==.
12.(2021·湖南永州三模)甲、乙、丙、丁、戊5名同学参加劳动技术比赛,决出第1名到第5名的名次.甲、乙两名参赛者去询问成绩,回答者对甲说“虽然你的成绩比乙好,但是你俩都没得到第一名”;对乙说“你当然不会是最差的”.从上述回答分析,丙是第一名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甲和乙都不可能是第一名,所以第一名只可能是丙、丁或戊,又考虑到所有的限制条件对丙、丁、戊都没有影响,所以这三个人获得第一名是等概率事件,所以丙是第一名的概率是.
三、解答题
13.经统计,在某储蓄所一个营业窗口排队的人数相应的概率如下:
排队人数 0 1 2 3 4 5人及5人以上
概率 0.1 0.16 0.3 0.3 0.1 0.04
求:(1)至多2人排队等候的概率;
(2)至少3人排队等候的概率.
【解析】 记“无人排队等候”为事件A,“1人排队等候”为事件B,“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C,“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D,“4人排队等候”为事件E,“5人及5人以上排队等候”为事件F,则事件A,B,C,D,E,F彼此互斥.
(1)记“至多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G,则G=A+B+C,所以P(G)=P(A+B+C)=P(A)+P(B)+P(C)=0.1+0.16+0.3=0.56.
(2)法一: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则H=D+E+F,所以P(H)=P(D+E+F)=P(D)+P(E)+P(F)=0.3+0.1+0.04=0.44.
法二: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则其对立事件为事件G,所以P(H)=1-P(G)=0.44.
14.广场舞是现代城市群众文化、娱乐发展的产物,也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象征.2021年某校社会实践小组对某小区参与广场舞的群众进行了年龄的调查,随机抽取了40名广场舞者进行调查,将他们的年龄分成6组:[20,30),[30,40),[40,50),[50,60),[60,70),[70,80],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计算这40名广场舞者中年龄分布在[40,70)的人数;
(2)若从年龄在[20,40)的广场舞者中任选2名,求这2名广场舞者中恰有一人年龄在[30,40)的概率.
【解析】(1)由题知,这40名广场舞者中年龄分布在[40,70)的人数为(0.02+0.03+0.025)×10×40=30.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年龄在[20,30)的有2人,分别记为a1,a2,年龄在[30,40)的有4人,分别记为b1,b2,b3,b4.现从这6人中任选2人,共有如下15种选法:样本空间Ω={(a1,a2),(a1,b1),(a1,b2),(a1,b3),(a1,b4),(a2,b1),(a2,b2),(a2,b3),(a2,b4),(b1,b2),(b1,b3),(b1,b4),(b2,b3),(b2,b4),(b3,b4)},共有15个样本点.其中恰有一人年龄在[30,40)的有8个样本点,故这2名广场舞者中恰有一人年龄在[30,40)的概率P=.
15.某儿童乐园在“六一”儿童节推出了一项趣味活动.参加活动的儿童需转动如图所示的转盘两次,每次转动后,待转盘停止转动时,记录指针所指区域中的数.设两次记录的数分别为x,y.奖励规则如下:
①若xy≤3,则奖励玩具一个;②若xy≥8,则奖励水杯一个;③其余情况奖励饮料一瓶.
假设转盘质地均匀,四个区域划分均匀.小亮准备参加此项活动.
(1)求小亮获得玩具的概率;
(2)请比较小亮获得水杯与获得饮料的概率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解析】 用数对(x,y)表示儿童参加活动先后记录的数,则样本空间Ω与点集S={(x,y)|x∈N,y∈N,1≤x≤4,1≤y≤4}一一对应.
因为S中元素的个数是4×4=16,所以样本点总数n=16.
(1)记“xy≤3”为事件A,则事件A包含的样本点个数共5个,
即A={(1,1),(1,2),(1,3),(2,1),(3,1)}.
所以P(A)=,即小亮获得玩具的概率为.
(2)记“xy≥8”为事件B,“3<xy<8”为事件C.
则事件B包含的样本点共6个,即B={(2,4),(3,3),(3,4),(4,2),(4,3),(4,4)}.
所以P(B)==.
事件C包含的样本点个数共5个,即C={(1,4),(2,2),(2,3),(3,2),(4,1)}.
所以P(C)=.因为>,所以小亮获得水杯的概率大于获得饮料的概率.
16.如图,A地到火车站共有两条路径L1和L2,现随机抽取100位从A地到达火车站的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所用时间 (分钟)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选择L1的人数 6 12 18 12 12
选择L2的人数 0 4 16 16 4
(1)试估计40分钟内不能赶到火车站的概率;
(2)分别求通过路径L1和L2所用时间落在上表中各时间段内的频率;
(3)现甲、乙两人分别有40分钟和50分钟时间用于赶往火车站,为了尽最大可能在允许的时间内赶到火车站,试通过计算说明,他们应如何选择各自的路径.
【解析】 (1)由已知共调查了100人,其中40分钟内不能赶到火车站的有12+12+16+4=44(人),
所以用频率估计相应的概率为P==0.44.
(2)选择L1的有60人,选择L2的有40人,
故由调查结果得频率为
所用时间(分钟)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选择L1的频率 0.1 0.2 0.3 0.2 0.2
选择L2的频率 0 0.1 0.4 0.4 0.1
(3)设A1,A2分别表示甲选择L1和L2时,在40分钟内赶到火车站;B1,B2分别表示乙选择L1和L2时,在50分钟内赶到火车站.由(2)知P(A1)=0.1+0.2+0.3=0.6,
P(A2)=0.1+0.4=0.5,
因为P(A1)>P(A2),所以甲应选择L1.
同理,P(B1)=0.1+0.2+0.3+0.2=0.8,
P(B2)=0.1+0.4+0.4=0.9,
因为P(B1)<P(B2),所以乙应选择L2.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 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专题3.2:古典概型、概率的基本性质
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2.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包含的样本点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3.当直接求某一事件的概率较为复杂时,可转化为求几个互斥事件的概率之和或其对立事件的概率.
1.古典概型
具有以下特征的试验叫做古典概型试验,其数学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
(1)有限性:样本空间的样本点只有 ;
(2)等可能性:每个样本点发生的可能性 .
2.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一般地,设试验E是古典概型,样本空间Ω包含n个样本点,事件A包含其中的k个样本点,则定义事件A的概率P(A)==
其中,n(A)和n(Ω)分别表示事件A和样本空间Ω包含的样本点个数.
3.概率的基本性质
性质1:对任意的事件A,都有P(A) 0;
性质2: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即P(Ω)= ,P( )= ;
性质3: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那么P(A∪B)= ;
性质4: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那么P(B)=1-P(A),P(A)= ;
性质5:如果A B,那么P(A)≤P(B),由该性质可得,对于任意事件A,因为 A Ω,所以0≤P(A)≤1.
性质6:设A,B是一个随机试验中的两个事件,有P(A∪B)=P(A)+P(B)-P(A∩B).
如果事件A1,A2,…,An两两互斥,则称这n个事件互斥,其概率有如下公式:P(A1∪A2∪…∪An)=P(A1)+P(A2)+…+P(An).
考点一 古典概型
1.(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若连续抛掷两次质地均匀的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m,n,则满足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利用列举法列出所有可能结果,再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解:设连续投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依次为、,两次抛掷得到的结果可以用表示,
则结果有,,,,,,
,,,,,,
,,,,,,
,,,,,,
,,,,,,
,,,,,,
共有36种.
其中满足有:,,,,,,,,,,,,,共种,
所以满足的概率.
故选:B
2.(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若从1,2,3,4,5五个数字中随机取出三个数字,则剩下两个数字不都是奇数的概率为( )
A.0.8 B.0.75 C.0.7 D.0.6
【答案】C
【分析】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与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从中随机取3个共有:

共10种,
其中剩下两个数字都是奇数,即选出2偶数1奇数的情况有:
,共3种,
所以剩下两个数字都是奇数的概率是,
所以剩下两个数字不都是奇数的概率为,
故选:C.
3.(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某车间生产5件产品,其中优等品2件、一等品2件、二等品1件.现从中抽取3件,则各等级的产品各一件的概率为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利用列举法并依据古典概型去求从中抽取3件,各等级的产品各一件的概率即可.
【详解】将5个产品编号,表示优等品,表示一等品,C表示二等品,
则样本空间为,,
其中各等级的产品各一件的样本点有4个,故其概率.
故答案为:
4.(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10张卡片上分别写上0,1,2,3,4,5,6,7,8,9后,任意叠放在一起,从中任取一张记“抽到大于3的奇数”为事件A,“抽到小于7的奇数”为事件B,则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利用列举法,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事件包含了5个样本点,即抽到1,3,5,7,9,
所以.
故答案为:
5.(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某人参加一项抽奖游戏,盒中放有红、蓝、绿、黄四色小球各1个,参加游戏的人需有放回地从盒中连续摸两次,每次摸出1个小球,并记录小球的颜色(其中红色、黄色为暖色;蓝色、绿色为冷色).设两次记录的颜色分别为α,b.奖励规则如下:①若两次记录的颜色中有红色,获得一等奖;②若两次记录的颜色中没有红色,但不全是冷色,获得二等奖;③其余情形获得鼓励奖.假设小球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
(1)求此人获得一等奖的概率;
(2)比较此人获得二等奖与获得鼓励奖的概率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答案】(1)
(2)此人获得二等奖的概率大于获得鼓励奖的概率,理由见解析
【分析】(1)利用列举法,结合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出所求概率.
(2)结合(1)求得此人获二等奖、鼓励奖的概率,从而作出判断.
(1)依题意得样本空间为{(红,红),(红,黄),(红,蓝),(红,绿),(黄,红),
(黄,黄),(黄,蓝),(黄,绿),(蓝,红),(蓝,黄),(蓝,蓝),(蓝,绿),
(绿,红),(绿,黄),(绿,蓝),(绿,绿)},共有16个样本点,
其中有红色的样本点有7个,
所以此人获得一等奖的概率为.
(2)由(1)得两次记录的颜色中没有红色,但不全是冷色的样本点有5个,
则此人获得二等奖的概率为,
获得鼓励奖的概率为,
故此人获得二等奖的概率大于获得鼓励奖的概率.
求样本空间中样本点个数的方法
(1)枚举法:适合于给定的样本点个数较少且易一一列举出的问题.
(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注意在确定样本点时(x,y)可看成是有序的,如(1,2)与(2,1)不同,有时也可看成是无序的,如(1,2)与(2,1)相同.
(3)排列组合法:在求一些较复杂的样本点个数时,可利用排列或组合的知识.
考点二 概率基本性质的应用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 
某商场有奖销售中,购满100元商品得1张奖券,多购多得.1 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50个.设1张奖券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事件分别为A,B,C,求:
(1)P(A),P(B),P(C);
(2)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
(3)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
【解析】 (1)P(A)=, P(B)==,P(C)==.
故事件A,B,C的概率分别为,,.
(2)1张奖券中奖包含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设“1张奖券中奖”这个事件为M,则M=A∪B∪C.
∵A,B,C两两互斥,
∴P(M)=P(A∪B∪C)=P(A)+P(B)+P(C)
==,
故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约为.
(3)设“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为事件N,则事件N与“1张奖券中特等奖或中一等奖”为对立事件,
∴P(N)=1-P(A∪B)=1-=,
故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为.
概率加法公式的应用
若P(A∪B)=0.7,P(A)=0.4,P(B)=0.6,则P(A∩B)=________.
【答案】0.3
【解析】因为P(A∪B)=P(A)+P(B)-P(A∩B),
所以P(A∩B)=P(A)+P(B)-P(A∪B)=0.4+0.6-0.7=0.3.
2. 一个电路板上装有甲、乙两根熔丝,甲熔断的概率为0.85,乙熔断的概率为0.74,两根同时熔断的概率为0.63,则至少有一根熔断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0.96 
【解析】设A=“甲熔丝熔断”,B=“乙熔丝熔断”,记“甲、乙两根熔丝至少有一根熔断”为事件A∪B. P(A∪B)=P(A)+P(B)-P(A∩B)=0.85+0.74-0.63=0.96.
求复杂互斥事件概率的两种方法
(1)直接法:将所求事件分解为一些彼此互斥事件的和,运用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计算.
(2)间接法:先求此事件的对立事件,再用公式P(A)=1-P()求得,即运用逆向思维(正难则反),特别是“至多”“至少”型题目,用间接法就会较简便.
提醒:(1)应用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一定要注意首先确定各个事件是否彼此互斥,然后求出各事件发生的概率,再求和(或差).间接法体现了“正难则反”的思想方法.
(2)应用概率加法公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个事件A,B的交事件A∩B的含义,准确求出其概率.
考点三 古典概型的综合问题
(2023.全国高三练习)人耳的听力情况可以用电子测听器检测,正常人听力的等级为0-25dB(分贝),并规定测试值在区间(0,5]为非常优秀,测试值在区间(5,10]为优秀.某校500名同学参加了听力测试,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同学的测试值作为样本,制成如图频率分布直方图:
(1)从总体的5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人,估计其测试值在区间(0,10]内的概率;
(2)已知样本中听力非常优秀的学生有4人,估计总体中听力为优秀的学生人数;
(3)现选出一名同学参加另一项测试,测试规则如下:四个音叉的发音情况不同,由强到弱的编号分别为1,2,3,4.测试前将音叉顺序随机打乱,被测试的同学依次听完后,将四个音叉按发音由强到弱重新排序,所对应的音叉编号分别为a1,a2,a3,a4(其中集合{a1,a2,a3,a4}={1,2,3,4}).记Y=+++,可用Y描述被测试者的听力偏离程度,求Y≤2的概率.
【解析】(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知,样本中测试值在区间(0,10]内的频率为1-×5=1-0.8=0.2,
以频率为概率,从总体的5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人,估计其测试值在区间(0,10]内的概率为0.2.
(2)由(1)知:样本中听力为优秀的学生人数为0.2×50-4=6,
∴估计总体中听力为优秀的学生人数为500×=60.
(3)当a1=1时,序号a1,a2,a3,a4的情况为6种:
分别记为,,,,,,
同理,当a1=2,3,4时,序号a1,a2,a3,a4的情况也分别为6种,
∴序号a1,a2,a3,a4所有的情况总数为24种.
当Y=0时,a1=1,a2=2,a3=3,a4=4,
当Y=+++=2时,a1,a2,a3,a4的取值为a1=1,a2=2,a3=4,a4=3,
或a1=1,a2=3,a3=2,a4=4, 或a1=2,a2=1,a3=3,a4=4,
∴Y≤2时,序号a1,a2,a3,a4对应的情况为4种,即P==.
从集合{2,3,4,5}中随机抽取一个数a,从集合{1,3,5}中随机抽取一个数b,则向量m=(a,b)与向量n=(1,-1)垂直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m=(a,b)有:(2,1),(2,3),(2,5),(3,1),(3,3),(3,5),(4,1),(4,3),(4,5),(5,1),(5,3),(5,5),共12种情况.
因为m⊥n,即m·n=0,
所以a×1+b×(-1)=0,即a=b,
满足条件的有(3,3),(5,5)共2个,
故所求的概率为.故选A.
求解古典概型的交汇问题,关键是把相关的知识转化为事件,然后利用古典概型的有关知识解决,其解题流程为:
1.(2022·全国·高考真题)从2至8的7个整数中随机取2个不同的数,则这2个数互质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由古典概型概率公式结合组合、列举法即可得解.
【详解】从2至8的7个整数中随机取2个不同的数,共有种不同的取法,
若两数不互质,不同的取法有:,共7种,
故所求概率.
故选:D.
2.(2022·全国·高考真题(文))从分别写有1,2,3,4,5,6的6张卡片中无放回随机抽取2张,则抽到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积是4的倍数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先列举出所有情况,再从中挑出数字之积是4的倍数的情况,由古典概型求概率即可.
【详解】从6张卡片中无放回抽取2张,共有15种情况,
其中数字之积为4的倍数的有6种情况,故概率为.
故选:C.
3.(2020·山东·高考真题)现有5位老师,若每人随机进入两间教室中的任意一间听课,则恰好全都进入同一间教室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结合分步计数原理,计算结果.
【详解】5位老师,每人随机进入两间教室中的任意一间听课,共有种方法,
其中恰好全都进入同一间教室,共有2种方法,所以.
故选:B
4.(2022·全国·高考真题(文))从甲、乙等5名同学中随机选3名参加社区服务工作,则甲、乙都入选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古典概型计算即可
【详解】解法一:设这5名同学分别为甲,乙,1,2,3,从5名同学中随机选3名,
有:(甲,乙,1),(甲,乙,2),(甲,乙,3),(甲,1,2),(甲,1,3),(甲,2,3),(乙,1,2),(乙,1,3),(乙,2,3),(1,2,3),共10种选法;
其中,甲、乙都入选的选法有3种,故所求概率.
故答案为:.
解法二:从5名同学中随机选3名的方法数为
甲、乙都入选的方法数为,所以甲、乙都入选的概率
故答案为:
5.(2022·全国·高考真题(理))从正方体的8个顶点中任选4个,则这4个点在同一个平面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即可求出.
【详解】从正方体的个顶点中任取个,有个结果,这个点在同一个平面的有个,故所求概率.
故答案为:.
一、选择题
1.若某群体中的成员只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45,既用现金支付也用非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15,则不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  )
A.0.3 B.0.4
C.0.6 D.0.7
2.设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在O,A,B,C,D中任取3点,则取到的3点共线的概率为(  )
A. B.
C. D.
3.抛掷一个质地均匀的骰子的试验,事件A表示“小于5的偶数点出现”,事件B表示“小于5的点数出现”,则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
A. B.
C. D.
 
4.四名数学老师相约到定点医院接种新冠疫苗,若他们一起登记后,等待电脑系统随机叫号进入接种室,则甲不被第一个叫到,且乙、丙被相邻叫到的概率为(  )
A. B.
C. D.
 
5.中国篮球职业联赛(CBA)中,某男篮运动员在最近几次参加的比赛中的得分情况如下表:
投篮次数 投中两分球的次数 投中三分球的次数
100 55 18
记该运动员在一次投篮中,“投中两分球”为事件A,“投中三分球”为事件B,“没投中”为事件C,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得到的下述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P(A)=0.55 B.P(B)=0.18
C.P(C)=0.27 D.P(B+C)=0.55
 
6.食物链亦称“营养链”,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这种摄食关系,实际上是太阳能从一种生物转到另一种生物的关系,也即物质能量通过食物链的方式流动和转换.如图为某个生态环境中的食物链,若从鹰、麻雀、兔、田鼠以及蝗虫中任意选取两种,则这两种生物恰好构成摄食关系的概率为(  )
A. B.
C. D.
7.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为阳爻“”和阴爻“”,如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则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概率是(  )
A. B.
C. D.
8.(多选)从1~20这20个整数中随机选择一个数,设事件A表示选到的数能被2整除,事件B表示选到的数能被3整除,则对下列事件概率描述正确的是(  )
A.P(A)= B.P(A∩B)=
C.P(A∪B)= D.P(∩)=
 
二、填空题
9.将一颗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2次,观察向上的点数,则点数和为5的概率是________.
10.从1,2,3,…,30这30个数中任意摸出一个数,则事件“摸出的数是偶数或能被5整除的数”的概率是________.
 
11.已知花博会有四个不同的场馆A,B,C,D,甲、乙两人每人选2个去参观,则他们的选择中,恰有一个馆相同的概率为 ________.
 
12.(2021·湖南永州三模)甲、乙、丙、丁、戊5名同学参加劳动技术比赛,决出第1名到第5名的名次.甲、乙两名参赛者去询问成绩,回答者对甲说“虽然你的成绩比乙好,但是你俩都没得到第一名”;对乙说“你当然不会是最差的”.从上述回答分析,丙是第一名的概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3.经统计,在某储蓄所一个营业窗口排队的人数相应的概率如下:
排队人数 0 1 2 3 4 5人及5人以上
概率 0.1 0.16 0.3 0.3 0.1 0.04
求:(1)至多2人排队等候的概率;
(2)至少3人排队等候的概率.
14.广场舞是现代城市群众文化、娱乐发展的产物,也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象征.2021年某校社会实践小组对某小区参与广场舞的群众进行了年龄的调查,随机抽取了40名广场舞者进行调查,将他们的年龄分成6组:[20,30),[30,40),[40,50),[50,60),[60,70),[70,80],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计算这40名广场舞者中年龄分布在[40,70)的人数;
(2)若从年龄在[20,40)的广场舞者中任选2名,求这2名广场舞者中恰有一人年龄在[30,40)的概率.
15.某儿童乐园在“六一”儿童节推出了一项趣味活动.参加活动的儿童需转动如图所示的转盘两次,每次转动后,待转盘停止转动时,记录指针所指区域中的数.设两次记录的数分别为x,y.奖励规则如下:
①若xy≤3,则奖励玩具一个;②若xy≥8,则奖励水杯一个;③其余情况奖励饮料一瓶.
假设转盘质地均匀,四个区域划分均匀.小亮准备参加此项活动.
(1)求小亮获得玩具的概率;
(2)请比较小亮获得水杯与获得饮料的概率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16.如图,A地到火车站共有两条路径L1和L2,现随机抽取100位从A地到达火车站的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所用时间 (分钟)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选择L1的人数 6 12 18 12 12
选择L2的人数 0 4 16 16 4
(1)试估计40分钟内不能赶到火车站的概率;
(2)分别求通过路径L1和L2所用时间落在上表中各时间段内的频率;
(3)现甲、乙两人分别有40分钟和50分钟时间用于赶往火车站,为了尽最大可能在允许的时间内赶到火车站,试通过计算说明,他们应如何选择各自的路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