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敬畏生命》教案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2.内容解析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生命至上”。教材承接“运用你的经验”、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和对生命的思考,引领学生感悟生命至上的内涵,思考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本目主要表达两层意思。其一,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情怀。其二,生命至上,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第二目“休戚与共”。教材通过“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体会我的生命与他人生命休戚与共的关系,探讨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帮助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实现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再到道德层面的逐层升华。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敬畏生命,要从珍爱自己的生命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其二,敬畏生命体现在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其三,当对生命的敬畏不是迫于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二、教学目标1.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2.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3.培养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的情感。4.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判断的能力。5.了解生命之间休戚与共,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6.坚守对生命的道德底线,学会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7.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命至上的内涵;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教学难点: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环节二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 教师播放视频: 《清明祭英烈:铭记用生命保护我们的逆行英雄》 教师提问: 我们为什么要铭记并祭奠这些用生命保护我们的逆行英雄? 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通过消防员的救援,产生思考,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厚重,怎样全力以赴都是值得的,祭奠他们是对生命的敬畏。概括明确:《朗读者》第二季的生命篇-开篇 生命是多么深邃的话题,它包含着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 …… 生命如果有颜色,会不会看上去就像梵高的《向日葵》和《星空》; 生命如果有态度,是不是听上去就像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 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 每一个生命都需要我们用敬畏之心对待。环节三 探究新知——生命至上 1.突发的灾难——我们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教师展示材料: ①洪水②地震③车祸④病毒传播⑤台风⑥高空坠物 教师提问: (1)当我们突然要面临这些灾难的时候,一般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教师总结 学生感受灾难发生的情况,并回答问题。 通过灾难的动态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灾难来临之时,生命的脆弱与艰难。概括明确:①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到恐惧……,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过渡:但是……2.面对突发的灾难的人们——我们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生命坚强有力的) 教师展示材料: ①1998年的特大洪水-抱树9个小时的女孩 ②2008年的汶川地震-敬礼男孩 ③2020年的新冠疫情-北京8岁的坚强小患者 教师讲解 学生认真听讲。 通过灾难中的几个少年的做法,让学生感受在脆弱的生命外表下,我们内在所表现的坚强和有力,感受生命的力量,从而产生敬畏之心。概括明确:但是在生命脆弱的外表下,生命的内在往往是坚强有力的,在大灾大难面前,每个生命都不会轻易放弃,会爆发超越平时的力量。 过渡:同时,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也深刻的感受到国家对生命的救助。3.面对突发的灾难国家出手——我们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教师展示材料: ①1998年的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堵住堤口及相关数据 ②2008年的汶川地震-地震中部队在救援及相关数据 ③2020年的新冠疫情-医护人员在救援及相关数据 教师提问: (2)看到这些红色的数字,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教师总结 学生认真观看材料,并回答问题。 通过观看材料,国家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拯救生命,不放弃每一个人民,感受到全国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为挽救和守护生命而努力拼搏,最后再通过教师总结中人们对生命的哀悼,感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因为生命是崇高、神圣的。概括明确:②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教师知识小结: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4.排序——生命至上 教师展示排序内容: 如果让你将下面的这些内容按照重要的程度排序,你会怎么排呢? 教师总结: 如果说“100000”很多,那是因为先有了“1”,再有了更多的“0”,生命也是如此。 学生进行排序,思考问题。 通过排序活动,让学生自发的感受生命的重要性,没有什么外在的东西比生命更重要,树立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念,懂得珍视生命。概括明确:①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要敬畏生命,珍视生命。 过渡:而敬畏生命、珍视生命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我们的身边,2021年的“河南暴雨”的众多场面又让我们见证了“生命至上”。5.小组讨论——生命至上 教师播放视频: 《河南暴雨下的中国人》 教师提问: (1)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2)很多人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教师总结: 青少年在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的同时,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人们去救人是珍爱和关注他人生命的行为。 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通过时政热点案例,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珍爱和关注他人的生命的行为,让学生懂得生命至上,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将珍爱生命的范围扩大,概括明确:②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环节四 探究新知——休戚与共 1.判断——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 教师展示判断活动: 下面哪些画面体现了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①校园欺凌 ②马路上打闹 ③扶老人过马路 教师总结 学生进行判断。 通过判断,让学生学会辨析对他人生命的关怀,进一步的体会,珍爱生命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反思日常生活的行为。概括明确:①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他人生命的关怀,我们要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过渡:下面,我们穿越时空去了解真实发生的事件进一步了解生命与他人的休戚与共。2.时光穿梭(一)——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时光穿梭——事件了解 教师提问:这时你想怎么做呢? 教师总结与点拨: 大家想法大致可分为三种 ①漠不关心,什么也不做。 ②上前劝阻,让对方冷静。 ③自己太小,请别的大人去帮忙。 教师进一步总结: 一位生命哲学家说:“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这种善包含着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 学生观看材料并认真听讲。 通过时光穿梭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事件的发生,通过自己在现场的做法,凸显当时事件的发生原因,感受到善于恶的不同作用,并通过角色分析的续演,去探索不一样的结局,让学生认识到,小小的举动,哪怕是多一点思考,都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让学生在本次事件中树立珍爱生命,减少冷漠的观念,学会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时光穿梭——续演 教师展示活动要求:请思考如何才能避免这场悲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境表演,续演改变结局。 (角度:司机、刘某、其他乘客) 教师总结与点拨: ①司机 ②刘某 ③其他乘客 学生按照小组进行续写,并表演。概括明确:②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3.时光穿梭(二)——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的选择 事件结尾 教师展示事件的结尾及网友的评论 教师提问: 现场的致哀、网上的哀悼和追思,表达怎样的情怀?是命令?还是自愿的? 教师讲解:孟子“四端说” 教师总结 学生结合整个事件回答问题。 通过网友的评论以及孟子的“四端说”,帮助学生认识到对生命的敬畏是人们应有的道德需求,不是迫于命令,从而正面引导学生过上积极的道德生活。概括明确: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过渡:最后我们来学以致用,看看生活小镜头中,我们要怎么做呢?4.生活小镜头 教师展示镜头: 镜头一:当我们集体上下楼时…… 镜头二:当看到同学被欺负时…… 镜头三:当妈妈生病不舒服时…… 教师提问: 在生活中,遇到上述镜头,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教师总结各镜头的做法。 学生结合实际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以致用,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我们来如何敬畏和珍爱生命。五、课堂练习1.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党和国家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是因为( D )A.人生的价值在于战胜挫折B.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C.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也是脆弱的、艰难的D.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要敬畏生命、关爱生命2.对待他人的生命,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C )A.自己的生命比他人生命重要B.他人的生命比自己重要C.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等重要D.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都不重要3.我们对生命有了敬畏之心,才会( B )①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②谨慎地处理生命问题③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④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敬畏生命故事会搜集敬畏生命的小故事,时间为5分钟,下节课课前展示。途径:亲身经历、网络、新闻、老人们讲述等等。展现形式:口述,手抄报,文字、图画均可。2 / 6(共29张PPT)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八课 探问生命第二框 敬畏生命目标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生命至上 认识自我 自尊自强 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培养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的情感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判断的能力休戚与共 了解生命之间休戚与共,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了解生命之间休戚与共,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坚守对生命的道德底线,学会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 重点难点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视频:清明祭英烈-铭记用生命保护我们的逆行英雄我们为什么要铭记并祭奠这些用生命保护我们的逆行英雄?因为他们在守护生命,因为生命值得我们敬畏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生命是多么深邃的话题,它包含着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生命如果有颜色,会不会看上去就像梵高的《向日葵》和《星空》;生命如果有态度,是不是听上去就像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朗读者》第二季的生命篇-开篇每一个生命都需要我们用敬畏之心对待一、生命至上1.我们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洪水台风地震病毒传播①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到恐惧……,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车祸高空坠物(1)当我们突然要面临这些灾难的时候,一般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一、生命至上1.我们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2020年的新冠疫情北京8岁的坚强小患者2008年的汶川地震敬礼男孩1998年的特大洪水抱树9个小时的女孩……但是在生命脆弱的外表下,生命的内在往往是坚强有力的,在大灾大难面前,每个生命都不会轻易放弃,会爆发超越平时的力量。一、生命至上1.我们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2020年的新冠疫情医护人员在救援2008年的汶川地震地震中部队在救援1998年的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堵住堤口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地震)19:30,成都市区上千辆出租车自发奔赴都江堰灾区。20:00,由武警总医院22名医护专家组成的救援医疗队,搭乘专机由北京飞赴灾区。20:02,两架军用运输机从北京机场起飞,运送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175人飞往灾区。24:00,近20000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已到达灾区开展救援。……——数据来源:教材全国各地和军队的346支医疗队、42600名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包括多名院士在内的呼吸科和传染科专家、全国10%的重症医务人员齐集武汉。……截至2020年4月19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452亿元,各地疫情防控经费得到有力保障。2020年春节期间,3000多家企业复工复产、跨界转产。——数据来源:新华网(2)看到这些红色的数字,你又有什么感受呢?1998年的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救助人民全部队共出动兵力1840480人次,出动车辆44342台次,船艇8267艘次。——数据来源:中国军网一、生命至上1.我们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2020年的新冠疫情2008年的汶川地震1998年的特大洪水②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学生悼念生命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一、生命至上1.我们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②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③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知识小结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金钱地位权势荣誉生命美貌排序一、生命至上如果让你将下面的这些内容按照重要的程度排序,你会怎么排呢?请展示你的排序,并说明理由。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地位权势教师点拨一、生命至上1生命00金钱荣誉美貌权势金钱美貌荣誉地位……生命生命000无论你如何排列,我们会发现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①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要敬畏生命,珍视生命。如果说“100000”很多,那是因为先有了“1”,再有了更多的“0”,生命也是如此。2.生命至上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一、生命至上视频:河南暴雨下的中国人(1)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2)很多人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2.生命至上小组讨论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一、生命至上2.生命至上②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自身生命安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校园欺凌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二、休戚与共1.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判断下面哪些画面体现了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扶老人过马路马路上打闹①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他人生命的关怀,我们要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二、休戚与共时光穿梭——事件了解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正在一辆公交车上,车上人很多,这时一位阿姨刘某因为过站没能下车和司机争吵起来,局势越演越烈,双方都非常激动,车子也开始左右摇摆……这时你想怎么做?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二、休戚与共大家想法大致可分为三种教师总结与点拨A.漠不关心,什么也不做。B.上前劝阻,让对方冷静。C.自己太小,请别的大人去帮忙。倡导一位生命哲学家说:“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这种善包含着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视频: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回顾事件二、休戚与共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请思考如何才能避免这场悲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境表演,续演改变结局。司机、刘某、其他乘客角度:二、休戚与共时光穿梭——续演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角度二、休戚与共教师总结与点拨司机能坚守职责,保证车上乘客安全,意识到自己的手中紧握的不仅仅是方向盘,还是一车人的生命,先靠边把车停下再处理。刘某冷静冷静,车已过站,理解下司机的难处,懂些常识,知道行车危险,涉及生命,不可随意打扰司机,不撕扯方向盘,等下一站再下车。其他乘客迅速制止危险行为,做出行动,认识到车上的人生命都密切相连,多一份关心,少一份冷漠。②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2.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二、休戚与共经过4天时间的紧张搜救,重庆万州坠江公交终于在救援人员千辛万苦地努力之下终于被打捞出水,随着浮吊船的吊索缓缓提升,现场悠长的鸣笛向逝者致哀,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逝者再也回不来了,网友看后也忍不住泪奔。事件结尾现场的致哀、网上的哀悼和追思,表达怎样的情怀?是命令?还是自愿?时间不能倒流,现实生活中没有时光机,我们除了惋惜逝去的生命,应把握好现在,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关心他人,别留下任何遗憾。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二、休戚与共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每个人生来都有四种道德的潜能孟子意思是说:人有同情心,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开端;人有羞耻心,这是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开端;人有谦让心,这是社会礼仪和人们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开端;人有是非辨别之心,这是智慧的开端。孟子“四端说”对生命的敬畏是人们应有的道德需求,而不是迫于谁的命令3.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的选择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二、休戚与共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3.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的选择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二、休戚与共镜头一:当我们集体上下楼时……镜头二:当看到同学被欺负时……镜头三:当妈妈生病不舒服时……学以致用——生活小镜头在生活中,遇到上述镜头,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当我们集体上下楼时,要保持安全,人与人距离一米,靠右侧通行,固定上小楼梯线路,不能停下来系鞋带,容易发生踩踏事件。镜头一当看到同学被欺负时,一定不要袖手旁观,记住对方样貌,见义智 为,同时及时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必要时拨打110报警。镜头二当妈妈生病不舒服时,一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照顾妈妈,多陪伴,同时管好自己,不让父母操心。镜头三3.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的选择1.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党和国家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是因为( )A.人生的价值在于战胜挫折B.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C.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也是脆弱的、艰难的D.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要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D2.对待他人的生命,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A.自己的生命比他人生命重要B.他人的生命比自己重要C.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等重要D.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都不重要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C3.我们对生命有了敬畏之心,才会( )①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②谨慎地处理生命问题③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④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B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敬畏生命生命至上休戚与共生命至上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的选择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布置作业新课导入探究新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搜集敬畏生命的小故事,时间为5分钟,下节课课前展示。途径:亲身经历、网络、新闻、老人们讲述等等。展现形式:口述,手抄报,文字、图画均可。敬畏生命故事会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2敬畏生命教案.docx 8.2敬畏生命课件.pptx 【典型案例】河南暴雨下的中国人.mp4 【典型案例】清明祭英烈:铭记用生命保护我们的逆行英雄!.mp4 【典型案例】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