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

资源简介

3.1伟大的改革开放
一、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改革开放的进程及意义。
关键能力:通过了解史实材料,明确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二、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了解改革开放进程和取得的成就,体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2.科学精神:能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自信。
3.法治意识:增强法治意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公共参与: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开启的标志、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进入新阶段以来的重要决定和重大事件、改革开放的意义。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各个阶段的重要决定和重大事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改革开放的意义。
四、课前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作为新一代青年人,我们一直坚信改革是春风,开放是春雨,改革开放是百折不挠向上的生机,是沉郁历史之下并发出的新历史将永远铭记。公元1978年,一股伟大春风在中华大地吹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股思想春雨飒飒的号召下,我们这一代人前赴后继地踏上了一条崭新的征程。这段征程有一个响亮并深具意义,且前所未有的名字——改革开放的道路。
2、新课讲授
探究与分享1
40年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成为家庭生活的“三大件”。
30年前,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成为小康家庭的“三大件”。
20年前,空调、电脑、摄像机成为富裕家庭的“三大件”。“三大件”的变化和发展,表明人民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
10年前,时髦的东西在不停地变化,“手里打电话、脖子挂‘傻瓜’,回家能把电脑打”已经不再新鲜。
如今,“看大片、玩网购,全家出国旅游”成了老百姓新的生活方式。
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说说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突出变化。
学生讨论交流
点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这都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过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探究与分享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当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党内外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和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邓小平同志指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思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交流
点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探究与分享
1978-1991年 人民生活:稳步解决温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兴办乡镇企业;设立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92-2000年 人民生活:实现总体小康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标志,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为商品流通特别是农副产品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农民增收带来实惠。各地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就业岗位明显增加。
2001-2020年 人民生活:迈向全面小康 进入21世纪,国家先后出台了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接补贴等一系列急农举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准扶贫政策措施持续落地生根。
思考:(1)请用关键词句的形式,勾勒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过程。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认识。
(3)从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
点拨:(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2)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推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发展。
(3)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要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的道路。例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经过长期探索得出的基本结论。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探究与分享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经验的取得和积累,都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创造。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勇立时代潮头、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实践探索的先锋模范。
2018年12月,在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为表彰先进、鼓舞斗志,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查阅资料,了解100名改革先锋的具体事迹,说说这些改革先锋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学生讨论交流
点拨:这100名改革先锋,为推动改革开放作出了杰出贡献,发挥了突出的示范引领作用,是人民群众的优秀代表。一是政治素质较高。改革先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对外开放的基本困能。其中,担任过“两代表—委员的人数近60%。
二是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先进性、示范性。
三是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各省(区、市)、港澳台和改革开放主要领域均有人选,涵盖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各个方面。既有领导干部,又有基层线人员;既有理论工作者,也有实干奋斗者。
四是结构比较合理。改革开放前沿地区人选数量相对较多;经济、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农业农村、脱贫攻坚、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政法战线、纪检监察等领域人选数量较为合理;性别、民族、职务层级、在世与已故、地方与军队、国内与国外等人选的比例比较适当;基层线的实践奋斗者占有较大比例。五是荣誉基础较好。受过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占近90%,其中国家级表彰奖励和军队功勋荣誉获得者占近60%。100名改革先锋在不同领域作出了不同的贡献,都有些共同之处。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坚持正确改革方向;他们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奋斗在改革开放--线,引领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变革,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们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风优良,赢得人民群众广泛赞誉。他们身上体现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
过渡: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这种源于改革开放实践的强大精神力量,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力量,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力量,是互利合作、命运与共的力量。改革开放精神,既与中华民族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一脉相承,更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奋斗中淬炼升华、辉映时代、深人人心,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知识总结:改革开放的意义: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相关链接:
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磨气象。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差。”
3、结束新课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六、板书设计
伟大的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七、课后作业
完成本框同步课时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