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严格执法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严格执法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9.2 严格执法
1.教学内容分析: 第二框“严格执法”,讲述严格执法的内涵、意义以及推进严格执法的具体要求。 第二框“严格执法”,以一个“探究与分享”导入,包括两目。 “探究与分享”介绍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情况和执法效果,展示了“有牙执法”的威力,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和调查研究认识严格执法的社会意义及示范作用,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一目“严格执法的内涵”,阐述严格执法的含义,介绍严格执法的主体及其职责;阐明严格执法的意义,即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建设法治政府。 第二目“推进严格执法”,阐述实现严格执法需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规范执法、坚持公正执法、坚持文明执法。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习惯采取具体而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缺乏生活经验,对政府执法活动接触的不多不是很熟悉。因此在学习本课程内容时,需要教师设置贴合学生实际的情境做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及本教材第二单元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学科基础,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常识与法治意识,为本课严格执法的内涵与要求奠定了知识基础。
3.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同严格执法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科学精神:明白严格执法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需要一以贯之。 法治意识:通过相关资料和所学,对政府持久性严格执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公共参与:自觉监督政府严格执法,为法治政府建设贡献力量。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严格执法的内涵;严格执法的意义;推进严格执法的要求 难点:严格执法的意义;推进严格执法的要求
5.教学活动 环节一:温故知新教师: 对上一课内容设计2-3个问题。学生: 回答(略)设计意图:一是引导学生重视对学过知识的理解与识记,查缺补漏。 二是引出新内容的探究学习。环节二:导入新课内容教师展示: 总议题:严格执法 分议题1:严格执法的内涵 分议题2:推进严格执法学生: 了解本课议题,熟悉内容的逻辑关系及重难点。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介绍,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了解议题及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学习重难点。环节三: 分议题1:严格执法的内涵教师引导: 情景展示:据央视2022年3·15晚会曝光,湖南省多家蔬菜再加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卫生状况让人触目惊心,老坛酸菜实则是“土坑酸菜”。涉事企业为多家知名企业代加工酸菜制品,也为一些方便面企业代加工老坛酸菜包。事发后,康师傅、五谷鱼粉等企业排队致歉。目前,插旗菜业等32家相关企业都已关停,被要求“整改”。当地政府已经对企业的相关人员予以控制,对外销产品立即启动追溯召回措施,并全面停止农户土坑腌制行为。事件对当地政府的震动也很大,4名相关负责人因此被免职、停职。值得注意的是,涉事的酸菜企业此前早有前科,并被整改多次,然而却依旧艇而走险。 议学任务: 1.涉事企业多次被查,为何仍会铤而走险?请你分析原因。 2.“土坑酸菜”事件对我们有何恶劣影响?请从法律尊严、公民权益、法治政府等角度分析。 3.从严格执法角度,分析如何填补“土坑酸菜”留下的“坑”? 思考:涉事企业多次被查,为何仍会铤而走险?请你分析原因。 一、严格执法的内涵 1.含义: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主体: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思考:“土坑酸菜”事件对我们有何恶劣影响?请从法律尊严、公民权益、法治政府等角度分析。 2.意义: (1)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政府必须带头严格执法,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带动全社会尊崇和敬畏法律。 (2)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只有坚持严格执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正当权益,才能彰显公平,伸张正义。 (3)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只有不断推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才能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任务和目标。 学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 预设回答: 1. (1)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酸菜生产商和泡面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顾消费者的安全。 (2)政府执法不严,没有做到严格依法办事。 2. (1)从法律尊严上分析。“土坑酸菜”事件严重冲击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使法律成了“纸老虎”和“稻草人”。 (2)从公民权益上分析。“土坑酸菜”事件损害了公民的正当权益,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 (3)从法治政府上分析。“土坑酸菜”事件不利于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通过材料片段,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环节四:分议题2:推进严格执法教师引导: 二、推进严格执法 思考:从严格执法角度,分析如何填补“土坑酸菜”留下的“坑”? 3.要求: (1)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2)坚持规范执法。要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 (3)坚持公正执法。执法要坚持公正,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4)坚持文明执法。执法部门要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探究思考。环节五:课堂小结(略)环节六:课堂小练 1.中共中央于2020年12月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指出,完善政府社会治理考核问责机制,引领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社会治理过程人民参与、成效人民评判、成果人民共享。推动法治社会建设需要政府( ) ①将严格执法与柔性执法相结合,让法治彰显人文温度 ②积极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并对司法机关负责 ③推动地方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④规范行政决策程序,确保决策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某市制定实施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评测评工作实施方案,在执法人员管理上,“城管人员粗暴野蛮执法现象”纳入了测评,要求不能有不文明的执法和管理行为。这表明执法机关应(  ) ①公正执法,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②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文明执法 ③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④行使自由裁量权,要以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为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学生: 1.D 解析:在我国,行政机关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但不对司法机关负责,②说法错误。政府没有立法权,推动政府地方立法说法错误,排除③。故本题选D。 2.C 解析:材料强调文明执法,而不是强调公正执法,①不符合题意。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要遵循法律的精神和原则,不是以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为标准,④错误。故本题选C。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练,当堂检验学习效果。
6.板书设计
7.作业 1.完成配套练习 2.预习新课
8.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在技术手段应用方面,运用学校多媒体设备,充分做好课前活动布置和预习工作安排。
9.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