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22 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22 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八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导入新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国家层面
社会层面
个人层面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
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小蕊: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阿梅: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大海: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作主,但现实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规矩和限制呢?
请谈谈你对自由的认识?
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无法治不自由
八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第一目
1.自由的价值(作用) P99
①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②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P99探究与分享 一
(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
因为没有了限制,无限制的自由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
(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P99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3.自由的特点 P99-100
①有限制的、相对的
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的
×
P99探究与分享 二
说一说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
①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②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P99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③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3.自由的特点 P99-100
①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4.自由的含义 P100
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5.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 P100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主要”一词: 自由除了法律的约束,还有道德和纪律等行为规范的约束。
6.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P100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有自由。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典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新法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 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小宁同学认为:“限制也是一种保护。”
你赞同小宁同学的观点吗?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理由。
赞同。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②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典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校园内学生使用手机情况作出了规定,有利于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体现了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有自由。所以小宁的观点是正确的。
八上“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6.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眼看平等
八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第二目
7.平等的重要性※ P101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8.平等的含义 P101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同工同酬
教育公平
男女平等
选举平等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八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
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八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尊重。
思考:“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是不是存在矛盾呢?
八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第三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继承权男女平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条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9.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P102-103
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③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