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有关光的思考》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有关光的思考》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有关光的思考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发光物体,认识到有些物体是自己发光的,而有些物体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从而知道光源和非光源。
科学思维:以观察“黑暗中的苹果”实验为证据,说明没有光进入眼睛,我们看不到任何物体。
探究实践:通过实验交流、分析,概括出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态度责任:感知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发现光源和光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难点: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有窗帘的教室(本课的活动最好能用窗帘遮挡光线,以保证实验效果)、夜视仪、班级记录单等。
学生:1.手电筒、镜子、黑色的箱子或黑纸筒和纸杯、红苹果、黑布;2.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光的思考(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班级记录单
1.欣赏:生活中各种不同光的图片(太阳光、月光、萤火虫、烛光)。
2.思考:这几幅图中都有什么?(光)
3.讨论:我们对光有哪些了解?还想知道什么?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4.揭课:有关光的思考(板书课题)
5.提示: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设计意图】聚焦学生的原有认知,了解学生对光的原有认知水平。同时通过“还想知道哪些”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本单元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索发现:认识光源(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手电筒、镜子等
1.思考:光从哪里来?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发光呢?
2.讨论:说说这些发光物体中,哪些物体是自己发光的,哪些物体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结论:能自己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是地球最重要的光源。
4.分辨:生活中的光源和非光源。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引出光源的概念,引导学生区分生活中的光源和非光源,发现光源和光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三、研究讨论:没有光会怎样?(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黑色的箱子或黑纸筒和纸杯、红苹果、黑布、记录单
1.思考:我们能看到光源,是因为它们自身能发光,那些不发光的物体我们是怎么看到的?
2.讨论: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呢?
3.演示:出示黑色盒子和苹果,将苹果放在盒子中。如果把实验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灯全部关掉,把门关上,然后把眼睛贴在盒子的孔上,再用一块黑布盖住你和盒子,不让一点光进来。你能看见这个红苹果吗?请说明理由。
4.辨析: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有三个选项(具体见作业本P1)供你参考,你也可以有其他的选项,完成作业本上的记录。
5.活动:观察黑暗中的红苹果。
6.交流: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
7.研讨:现在你对光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8.小结:只有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才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当没有光的时候,就不会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也就看不到这个红苹果。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只有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才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四、拓展提高:夜视仪原理(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夜视仪
1.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看到物体?
2.讨论:借助工具。正常人的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黑暗中的物体,可以借助仪器拓宽人的视野并看清目标。
3.展示:夜视仪——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在屏幕上显示出我们能看到的图像,从而让我们看到物体。夜视仪的种类很多,无论哪一种,它们都需要光,才能让人们看到物体。
【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夜视仪可以拓宽人们的视野,感受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知道夜视仪也需要光,只是将人眼看不到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呈现在屏幕上。
五、板书设计
【疑难解答】
在区分光源和非光源时,部分学生对电灯、手电筒、蜡烛等物体的区分会出错,怎么办?
可以引导学从光源的概念出发进行思考:自己会发光且正在发光。电灯、手电筒、蜡烛这三生个物体自己会发光,但若没有说明它们正在发光,则不符合光源的概念,所以此时的它们不是光源。
2.学生在进行观察黑暗中的红苹果活动后,得出了“只有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才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的结论,但学生会质疑“为什么晚上睡觉熄灯后还能看见物体”,怎么办?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关灯后,你房间里就没有任何光了吗?窗外的路灯、其他房间的灯光、月光等,这些有没有照到你的房间呢?你的房间是一片漆黑吗?这时,学生就会明白是什么原因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