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阐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教材分析】
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讲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阐释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包括两目。
第一目“改革开放的进程”,阐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第二目“改革开放的意义”,阐述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伟大意义。二者是承接和递进关系。
【教学目标】
1、一个伟大转折:明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意义。
2、一个发展历程: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坚定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一个重大意义:对比改革开放前后我国面貌改变,分析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的意义,坚定改革开放是重要法宝、必由之路、关键一招。
4、一个坚定选择:了解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认识到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坚定道路自信。
5、一个基本结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进程,认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巨大历史意义,以及其对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借鉴价值,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从而增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心,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中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变革,辩证地看待改革开放的成就,深化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深化对党的坚强领导、人民群众的勤劳和智慧的认识,同时通过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抵制和渗透,明确虽然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理解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作出实行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决策的伟大意义。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的意义,了解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公共参与:明确改革开放对我国的重大影响,理解改革永无止境,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实质,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第三课脉络图导入
教师活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成就证明了一个道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所以,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那么我国是怎样进行改革开放的?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我们的课堂——伟大的改革开放。
新课讲授:
总议题:为什么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我国改革开放是怎样开始的?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
2、我国的改革开放是怎样深入发展的?
3、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第一幕:改革开放的进程
议题一:我国改革开放是怎样开始的?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改革开放的原因》
议学问题:结合视频内容分析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1、改革开放的原因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①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
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
③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十一届三中全会》
议学问题:结合视频内容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的主要内容?召开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一、改革开放的历程
2、改革开放的开端
(1)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
(2)改革标志: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会议决议: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4)会议的意义:
①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我国改革的实质: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水平,而不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改变。
议学情境三:观看视频《小岗村》和《异军突起》
议学问题:结合视频内容分析改革开放是什么地方开始的?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一阶段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3、改革开放的历程 ——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阶段
(1)对内改革——农村包围城市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②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议学情境四:分析两个图示
议学问题:结合图示分析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建立发展和完善的?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又是怎样对外开放的?
(2)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①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②开放离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设立海南省,并辟为经济特区;
④开始开放上海浦东;
⑤沿江五城、17个内陆省会、沿边城市开放,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2、第二阶段:进入新阶段
(1)对内改革——建立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①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②1993年,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③2003年,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大力解和发展放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水平)
(2)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第三阶段: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第三阶段:新时代 新格局
(1)对内改革——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对外开放——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这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总结:改革全面推进,开放向纵深发展
重难点突破: 改革全面推进,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第二幕:改革开放的意义
议题三: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议学情境五:图文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生产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我们能切身感受到的最直接的就是我们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近科技领域又捷报频传。
议学问题:结合上述情境分析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是什么?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有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讨论完成: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践证明了,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全国人民的力量,让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改革开放的意义
1、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人民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
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经验的取得和积累,都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创造。
2、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1)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四面貌、三飞跃、一姿态)
(2)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一宝、一路、两招)
3、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1)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2)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未来改革开放的道路更长,任务更艰巨。
重难点突破:全面理解改革开放
(1)我国的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相辅相成。
(2)改革的性质,是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实践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全面推进,开放向纵深发展,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将继续领导中国人民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成就证明了一个道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本课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