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2.4《买东西的学问》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2.4《买东西的学问》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4课《买东西的学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案例辨析、合作交流,能说全商品包装袋上的信息,知道绿色食品等特殊标志的含义,能判断出哪些是三无产品并说明三无产品的危害,具有抵制不法商品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情境模拟、阅读文本、合作交流,能总结出避免出现购物纠纷和麻烦的方法,明白购物遇到问题要先试着沟通协商,再去依法维权。归纳出网购的注意事项和购物技巧,树立诚信消费的意识,培养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对不同种类商品包装信息的认知,对网购页面的信息判断。难点:
认识到消费者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具有一定的维权意识。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明确主题
同学们,疫情允许的情况下,咱班清明假期会组织一个研学活动,时间是 2天,你们去研学时都想带什么去?(......)大家想购买的东西真不少,想要买到心仪的商品,需要不少的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买东西的学问》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创设真实的购物生活情境,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活动一:研学采购认识外包装
完成购物任务,获取外包装信息
老师准备好五个任务单,学生进行选购完成任务。分成 5个小组组 1选购任务:请选择 2种有营养的、健康的食品。组 2选购任务:有些同学喜欢吃饼干,但是对蛋奶制品过敏,你能帮他们选择合适的吗?
组 3选购任务:去研学的时候,可能有的同学会发生腹泻,需要备好治疗腹泻的药品。组 4选购任务:请同学选出健康的奶制品。组 5选购任务:现在疫情还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准备好口罩,请选择一包口罩。学生观察外包装完成购物任务。通过同学的选购任务汇报我们知道了包装袋都会有生产场地、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保质期,特殊标志,还发现了过期奶,三无产品。
小结:三无产品一般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的产品。三无产品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师:如果有的同学不小心买到了过期的牛奶和三无产品,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在“研学购物”环节,教师通过设计购物任务,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单时,就能自己观察到外包装上的很多重要信息,把课堂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活动二:索要发票依法维权
1.情景表演:没有发票,商家拒绝换货
2.感受发票的重要作用,树立购物主动索要发票的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索要发票。发票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凭证,也是国家征收税款的重要工具。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消费者,支持合法经营,维护国家利益。
3.如果和商家协商未果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拨打消费者保护热线:12315、看监控、报警等。引导学生明晰维权的顺序,应该先找商家沟通协调。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将包装袋上的知识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观察,找出三无产品,从细节中感悟生活智慧。进而启发式提问,过渡到如何维权,还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培养学生索要发票的意识,适当的进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担当责任意识。活动三:网上购物,慧眼识真
1.说说我和家人的网购经历学生交流分享
2.网购小妙招学生交流分享(看评论,看价格,看销量等)小结:网购虽然快捷又便宜,但也不少劣质产品掺杂其中,我们要学会了解商品信息,商家的信用、销售量和顾客评价,同时还要货比三家,购买既经济又实惠的商品。
【设计意图】网购是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购物途径,通过学生分享家人网购经历、网购经验的分享,提取了学生的现实生活,真正指导学生的网购生活。
总结:同学们,只要我们掌握了买东西的学问,就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假如我们买的物品遇到了问题,我们要想办法妥善解决,实在解决不了,还可以拿出法律武器来帮助我们。希望大家都能成为聪明的消费者。
板书设计:
买东西的学问(一)
会看包装 沟通协调 依法维权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4课《买东西的学问》第一课时测评练习
一、填空题
1.正规商品的外包装上一般都有()、()、()等内容,这是我们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
2.购买食品时,看()和(),尽量购买绿色、天然的产品。
3. 购买物品,接受服务时,一定要()等购物凭证。
4.我们在购物时需要(),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5.消费者投诉电话是()。
6.在购物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侵犯自己权益的行为,我们要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7. ()是消费者更换商品、保修商品、解决纠纷、索要赔偿的凭证,也是国家管理财政、征收税款的重要工具。
8、网购时要注意()、()、()等信息。
二、判断题
1.买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便宜实用。()
2.商家说不要发票给你算便宜点。()
3.商家要求搜查你的身体或背包,你拒绝。()
4.买东西时要拆包装,看了再决定买不买。()
5.商家对东东说,不报销的东西可以不开发票。()
三.单项选择题
1.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是()
A.12345 B.12315 C.12351
2.在超市新买的色水彩笔没水了,你会()
A.自认倒霉 B.重买新的 C.要求超市退换
3.下列哪些购物行为是文明的()
A.卖水果时要用手乱捏 B轻拿轻放
C.使用多个商品不放回原处
4.网购时不应该()
A.货比三家 B.参考顾客评价 C.买最便宜的
5.《》规定,消费者有权索要发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
四.简答题
1.购买商品时,要注意商品有无哪些信息?要注意产品有无质量检验合格证、商标、生产厂名、厂址和生产日期、有效期。
2.购物时遇到矛盾和问题,该怎么办?购物时遇到矛盾和问题,首先应与商家、厂家协商解决,协商未果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工商管理部门投诉。
答案:
一、填空题1.厂名厂址)、(使用说明)、(生产日期)2.(生产日期)和(保质期)3. (索要发票)4.(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5.(12315)6.(维权意识)7. (发票)8、(信用)、(销售量)、(顾客评价)
二、判断题1.( X )2.( X )3.(√)4.( X )5.( X )三.单项选择题1.( B )2.( C )3.( B )4.( C )5.《 A 》
四.简答题
1.购买商品时,要注意商品有无哪些信息?要注意产品有无质量检验合格证、商标、生产厂名、厂址和生产日期、有效期。
2.购物时遇到矛盾和问题,该怎么办?购物时遇到矛盾和问题,首先应与商家、厂家协商解决,协商未果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工商管理部门投诉。
教后反思
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研学购物”环节,教师通过设计购物任务,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单时,就能自己观察到外包装上的很多重要信息,把课堂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2.教学融入儿童生活经验。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紧贴学生生活,课堂驱动任务的设计,打破学生认知平衡,让学习真实发生。课堂上学生说一说,找一找,辩一辩,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在维权意识不能少的教学环节中,如何让学生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创设情境,采用了情景剧的形式降低难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表达的内容也很丰富。
3.本节课还有需要重新考虑的地方。非法治专册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法制教育如何更好的落地,如何和德育教育更加融合,还需要思考和学习。从小讲道德、知法守法。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成为一个知法、守法、遇事找法的公民,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要德法相融,结伴而行,从道德和法制的双重角度对学生进行德法教育,让学生文明健康的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