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高三学年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卷试卷说明:本套试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 2分,共 60 分。)某年春节,一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了独有的“福”字,并将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其中。下图为“我国某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福”字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图示①至④“福”字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依次为( )A. 陕、鲁、沪、陇 B. 内蒙古、新、粤、陕C. 陕、新、粤、陇 D. 内蒙古、鲁、沪、陇2. 下列诗词所描述景观与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 )A.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 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C. ③——黄浦浪花千尘雪,东方明珠百度春D. 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地区 经纬度 海拔(m) 1月均温(℃) 7 月均温(℃)甲 113°E,28°N 68 4 32乙 102°E,25°N 1891 7.7 19.83.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 云贵高原、东北平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C. 青藏高原、华北平原 D. 青藏高原、浙闽丘陵4. 乙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甲地的,其主要成因是( )A. 纬度位置 B. 气候类型 C. 海陆位置 D. 地形墨脱石锅源于新石器时代,纯手工打凿而成,价格昂贵。制作原料为雅鲁藏布江两岸悬崖峭壁上稀有 的皂石 (多见于挤压带中的高温热液作用区域,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随1着 2013 年墨脱公路正式 通车,国内外迎来了新一轮墨脱石锅收藏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墨脱石锅的使用早于陶锅和金属钢,得益于皂石 ( )A.分布较为广泛 B.微量元素丰富 C.质地相对柔软 D.导热性能更突出6.皂石分布在悬崖峭壁上,说明该地 ( )A.沉积作用显著 B.地壳抬升强烈 C.冰川侵蚀剧烈 D.风力搬运增强7.2013 年后,墨脱石锅价格仍然昂贵,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所烹菜品营养丰富 B.制作工艺流程复杂 C.成品外运困难 D.石锅产量有限下图为“2021 年 11 月 7 日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关于图中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①为气旋B. ②为准静止锋C. ③为暖锋D. ④为冷锋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秧苗育成后,改人工插秧为抛秧,能大幅减轻劳作强度。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采 用抛秧种植的水稻面积不断扩大,其中江苏省是增长速度最快的省级行政区之一。进入 21 世纪后,在国家 农机补贴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机械插秧的比例迅速提高。当前,黑龙江省已成为插秧机销售最多的省级行 政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20 世纪 90 年代江苏省水稻抛秧种植面积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化进程快 B.农业技术先进 C.劳动力丰富 D.机械化水平高10.黑龙江机械化插秧比例迅速提升,主要得益于 ( )A.人均耕地面积大 B.机械制造业发达 C.政策支持力度大 D.水田面积大11.黑龙江省提高机械化插秧比例会 ( )A.提高水稻品质 B.提高水稻复种指数 C.促使劳动力转移 D.提高土壤的肥力伊塞克湖是中亚天山上的高山湖泊,时常发生地震。湖面海拔约 1600米,面积 6200 多平方千米,雪 山环绕,平均水深 270 多米,最深处 700多米,水量大,是青海湖的十多倍。因湖水常年不结冰而有“热湖”之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2.伊塞克湖的湖水性质及对应理由正确的是 ( )A.淡水湖高山冰雪补给 B.淡水湖降水补给C.咸水湖无河流流入 D.咸水湖无河流流出13.下列关于伊塞克湖成为“热湖”的原因,正确的有 ( )①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②湖泊水位深,水量大③湖泊底部岩浆喷发增温④纬度低冬季气温高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4.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对伊塞克湖水域面积的影响是 ( )A.持续增大 B.持续减小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区的石窟岩体结构稳定。下图为云冈石富区十里河三级阶地分布示意图。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15.与砂岩相比,图中泥岩 ( )A.由地幔顶部岩浆喷发而成B.在地壳内经过变质作用C.具有层理构造且含有化石D.沉积成岩时间相对较早16.云冈石窟陡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①经过三次下降 ②经过三次抬升 ③河流堆积作用强 ④河流下切作用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7.图示河流Ⅲ级阶地到河漫滩发育时期,可以反映出十里河河谷 ( )A.宽度逐渐变窄 B.形态大致呈“V”形 C.深度逐渐变浅 D.展宽,河床变浅近年来,我国农民工在经历了近40 年的东移之后,开始陆续返乡。随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农 民工净迁出现象,下图为京津冀、江浙沪、珠三角地区 2018 年、2019 年农民工净增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18.与 2017 年相比,2019 年京津冀地区农民工 ( )A.数量上升 B.受教育程度提高C.数量下降 D.多从事第三产业19.江浙沪、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大量迁出,其主要原因是两地区 ( )A.第二产业规模缩小 B.第三产业发展缓慢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生活成本不断提高3传统中国民居一般是“人”字形结构,而关中地区“半边房”的结构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边盖 的“怪”房子 (如下图所示) 。该类民居“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已成为陕西八大怪之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影响图示民居中最高的“半边房”朝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冬季风 D.夏季风21.“半边房”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当地 ( )A.风沙天气较多 B.气候湿润多雨C.森林分布稀少 D.黄土具有直立性22.图示民居门前的大树最有可能属于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半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表现为农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 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方面并不能享有城市居民的待遇。下图示意 2010 年我国半城镇化率 (M) 的省际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形成我国半城镇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之间的 ( )A.文化差异B.教育差异C.收入差异D.户籍差异24.半城镇化给乡村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用地紧张B.农业发展缓慢C.老龄化程度加剧D.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5.缓解半城镇化现象的有效措施有 ( )①加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力度②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③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④提高城市地区基础设施水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区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5%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该省区最有可能是 ( )A.广东 B.山东 C.四川 D.新疆27.关于该省区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 50%以上28.该省区十年来常住人口 (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牙买加(如下图)铝矾土资源丰富,铝矾土的开采冶炼是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主要出口铝矾土、氧化铝等。中国酒钢接手后,沉寂 8 年之久的阿尔帕特氧化铝厂顺利产出第一批氧化铝产品。接下来酒钢在当地的氧化铝及铝深加工产业,按照规划新建 200 万吨氧化铝产能,改造现有 165 万吨氧化铝生产装备,形成年产氧化铝 400 万吨的规模;布局工业铝型材、光伏用铝、建筑铝型材项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关于牙买加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多受飓风影响 B. 河流流速缓慢C. 地形以平原为主 D. 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30. 中国企业接手阿尔帕特氧化铝厂对牙买加的影响有( )①推动经济发展②增大就业压力③改善生态环境④促进产业升级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④⑤ D. ③④⑤5二、综合题。(共 2 小题,40 分)31.(22 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小米粉,大产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 2021 年到柳州视察,给予螺蛳粉产业的肯定。螺狮粉上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出现在工业城市柳州,以米粉 (大米制成)、螺蛳 (水生动物)、腐竹为主料,配以酸 笋、泡红椒等十多种辅料和佐料制做而成,营养丰富,具有辣、爽、鲜、酸独特风味。柳州以工业化理念、 互联网思维推动螺蛳粉产业发展,挖掘出袋装、桶装方便螺蛳粉,形成水煮型、 自热型、冲泡型等类型,食 用更方便,近 3 年来风靡全国,俏销全球。2021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 501.6 亿元,产业 的发展带来了当地豆角、青豆、竹笋等原材料供应不足现象。图示意柳州市位置。(1) 简析螺蛳粉在柳州出现的地理背景。(6 分)(2) 简述近 3 年来螺蛳粉风靡全国、俏销全球的主要原因。(6 分)(3) 分析螺螄粉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带来的有利影响。(6 分)(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当地螺蛳粉原材料稳定供应提出合理建议。(4 分)32.(18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程海湖位于横断山区断裂带,湖水原向南流 30 多公里汇入金沙江,形成程河水系,程河为金沙江的一级支 流。后来,随着自然环境变化,同时湖周边农业发展日渐稠密,湖水水位下降,程河逐渐变为季节性河流 直至消失,程海湖渐渐成为封闭式湖泊,湖内有适宜在偏碱性水域生长的保健生物螺旋,周边陆续兴建了 多家螺旋藻生产厂。近年来,程海湖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水体富营养化加速发展,对程海湖可持续利用构成严重威胁。下图示意程海湖及周边区域。(1) 请推测程海湖由外流湖演变为封闭式湖泊的过程。(6 分)(2) 指出未来程海湖盐度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 分)(3) 要想保持程海湖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请谈谈你的看法。(6 分)6【答案】1. B 2. D【解析】【1题详解】图①显示的是一个蒙古包形态,推断为内蒙古自治区,简称为内蒙古;图②显示有载歌载舞的姑娘,高山、葡萄等形态,可推断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是新;图③左边是广州地标广州塔,右边是由广东的早茶和港珠澳大桥组成,可推断为广东省,简称为粤;图④显示有西安大雁塔和兵马俑,可推断为陕西省,简称陕,B正确,ACD错。故选B。【2题详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中的楼兰在新疆,A错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草原风光,应在内蒙古, B错误。黄浦浪花千尘雪,东方明珠百度春,其中黄浦江和东方明珠塔在上海,C错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其中陕西省的省会西安古称长安,D正确。故选D。【点睛】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1、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2、吉林省 吉 长春,3、辽宁省 辽 沈阳,4、河北省 冀 石家庄,5、甘肃省 甘 兰州,6、青海省 青 西宁,7、陕西省 陕 西安,8、河南省 豫 郑州,9、山东省 鲁 济南,10、山西省 晋 太原,11、安徽省 皖 合肥,12、湖北省 鄂 武汉,13、湖南省 湘 长沙,14、江苏省 苏 南京,15、四川省 川 成都,16、贵州省 黔 贵阳,17、云南省 滇 昆明,18、浙江省 浙 杭州,19、江西省 赣 南昌,20、广东省 粤 广州,21、福建省 闽 福州,22、台湾省 台 台北,23、海南省 琼 海口,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25、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26、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27、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28、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29、北京市 京 北京,30、上海市 沪 上海,31、天津市 津 天津,32、重庆市 渝 重庆,33、香港 港 香港,34、澳门 澳 澳门。【答案】3. B 4. D【解析】【3题详解】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甲、乙两地的经纬度和海拔判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乙所在的地形区属于云贵高原,故B正确;东北平原东经度数大于113°,且纬度较高,华北平原纬度较高,青藏高原经度大致为(73°18′52″E~104°46′59″E),故ACD错误。故答案选B。【4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乙地位于云贵高原。由于乙地地势高,夏季气温明显低于甲地,其主要原因是所处地形类型不同,D正确。两地所处气候类型相同,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云贵高原皆属于亚热带地区,虽然长江中下游平原靠海,但不是其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C错误;甲地所处纬度较低,应该气温高,这不是其气温较低的原因,A错误。故答案选D。【点睛】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普遍高温,由于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故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气候会较为凉爽。【解析】5.材料中“稀有”说明皂石分布并不广泛,A错误。微量元素丰富与石锅的出现早于陶锅和金属锅无关,B错误。新石器时代人类主要使用石器进行劳动,能够被石器打凿而成,说明皂石质地相对柔软,C正确。石锅一般较厚,与金属锅相比,导热性能并不突出,D错误。故选C6.皂石形成于挤压带中的高温热液作用区域,说明其类型为变质岩,形成于高温高压的地下深处。出现在悬崖峭壁上,说明经历了地壳抬升,受外力作用应影响较小,与沉积作用、冰川侵蚀、风力搬运关系不大,ACD错误,B正确。故选B。7.2013年墨脱公路通车,使墨脱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墨脱石锅销售范围扩大,销量上升,市场需求大于产量。墨脱石锅使用的原料较稀有,开采困难,使用手工打凿,导致产量有限,是价格昂贵的最主要原因,D正确;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成品外运难度降低,C错误;所烹菜品营养丰富和制作工艺流程复杂对石锅价格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AB错误。故选D。【点睛】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2.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3.社会经济因素:当地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政策、市场;4.科学技术因素: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9.A10.C11.C【解析】9.由题中材料“秧苗育成后,改人工插秧为抛秧,能大幅减轻劳作强度”可知,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水稻抛秧种植面积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是城镇化进程快,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劳动力减少,农村劳动力短缺,需要改人工插秧为拋秧,减轻劳作强度,A正确,C错误;农业技术和机械化水平不是影响抛秧面积增长的主要原因,BD错误。所以选A。10.根据材料信息“进入21世纪后,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机械插秧的比例迅速提高。”可知,随着国家对于农机贴补政策的实施,导致黑龙江地区机械化插秧比例迅速提升,C正确;人均耕地面积没有发生变化,A错误;机械制造业发达是机械化插秧能够实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导致机械化插秧比例迅速提高的原因,B错误;水田的面积没有发生变化,D错误。所以选C。11.机械化插秧比例提高,可以减少插秧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能够促进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C正确;机械化插秧比例提高,对水稻的品质影响较小,A错误;机械化插秧比例提高没有改变黑龙江的热量条件,不能提高复种指数,B错误;机械化插秧比例提高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较小,D错误。所以选C。【点睛】抛秧是农村莳秧的一种方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把还没完全成秧的种子抛在田里;另一种情况是已经长成秧苗,在长得不高的时候就把它抛在田里。与插秧不同,它是直接用手抛在田里,比插秧更省时,更轻快些。12.D13.A14.C【解析】12.图示区域位于内陆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以内流湖为主,由材料“伊塞克湖是中亚天山上的高山湖泊,时常发生地震。湖面海拔约1600米,面积6200多平方千米,雪山环绕”可知,其为山地构造湖,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有河流流入,伊塞克湖无河流流出,为咸水湖,D正确,ABC错误。故选D。13.读图可知,伊塞克湖成为“热湖”的原因是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①正确;湖泊水位深,水量大,冬季降温慢,②正确;目前湖泊底部无岩浆喷发,③错误;纬度为中纬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气温低,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从图中信息可以得知伊塞克湖为内流湖,主要补给水源是周边的高山冰川融水,当全球气候变暖时,初期冰川融水量增多,入湖的水量大于蒸发量,导致湖水水域面积增大;但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冰川融水导致冰川萎缩,融水量减少,当入湖的水量少于蒸发量时,湖泊水域面积将会出现减小的趋势,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分析思路(1)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由气候变干,蒸发加强引起;如果是近几十年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有关。(2)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湖萎缩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造成的,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沙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造成的。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量的多少等原因。15.D16.B17.D【解析】15.根据所学知识泥岩和砂岩都属于沉积岩,与图中砂岩相比,砂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而泥岩没有。泥岩是指弱固结的黏土经过中等程度的后生作用(如挤压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和胶结作用)形成强固结的岩石,是已固结成岩的,但层理不明显,或呈块状。因此C错;沉积岩的岩石年龄顺序是下老上新,泥岩在下部,因此D对;岩浆喷发而成的岩石属于岩浆岩,A错;在地壳内经过变质作用而成的是变质岩,因B此错;故选D。16.形成阶地必备的两个条件:(1)先发育一个相当宽广的河漫滩;(2)河流向下侵蚀,使得原来的河漫滩高于一般洪水位。但是构造运动往往造成河道比降的变化,影响河流系统中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当地壳相对稳定时,河流以侧向侵蚀作用为主,此时塑造出河漫滩;然后地壳上升,河床比降增加,水流转而下切,于是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谷两侧的阶地。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则可以形成多次阶地。图中显示有3个阶地,由此可知①③说法错误,②④说法对,故选B。17.根据上题分析,图示河流Ⅲ级阶地到河漫滩发育时期,可以反映出十里河河谷宽度逐渐变宽,A错;河谷深度逐渐变深,C错;在形成河漫滩时,河流流经地区一般说来构造相对稳定, 河流以侧蚀作用、 沉积作用为主,因此河谷展宽,河床变浅,D对,并且河谷所处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形成了多个阶地,所以河谷形态大致呈“V”形的说法错误;故选D。【点睛】泥岩是指弱固结的黏土经过中等程度的后生作用(如挤压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和胶结作用)形成强固结的岩石。是已固结成岩的,但层理不明显,或呈块状,局部失去可塑性,遇水不立即膨胀的沉积型岩石。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后生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等)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18.C19.C【解析】18.从图中可看出,京津冀地区2018年与2017年相比农民工减少了约40万,2019年相比2018年农民工净增量约为25万,所以说2019年相比2017年相比减少了15万,数量下降,故C正确;图中只能体现出农民工的变化量,不能反映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从事的产业活动,且农民工因为自己技术及学历等方面的限制,在城市多从事第二产业,ABD错误。故答案选C。19.江浙沪、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大量迁出,主要是因为江浙沪、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面临产业升级需要,淘汰落后产业,发展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使得传统的低端制造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当地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降低,而农民工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多从事的是技术含星较低的产业,故当地农民工大量迁出,故C正确;江浙沪、珠三角地区由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出了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业,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故AB错误;经济收入变高,生活成本自然不断提高,因而劳动力迁出与生活成本提高关系不大,故D错误。故答案选C。【点睛】“民工流”的变化:一方面面东部沿海招工难,出现“民工荒”,另一方面民工找工作难,纷纷返乡或向中西部转移,出现“回流"现象。原因主要是,近年来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而民工素质偏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迁移,内地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民I流动方向的改变。20.B21.A22.C【解析】20.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半边房”位于陕西关中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较低,“半边房”应朝向南方,可获得更多的光照,B正确;地形对“半边房”朝向影响小,A错误;冬季的主导风是西北风,寒冷而干燥,“半边房”朝向要避开西北方向,C错误;夏季风主要为我国带来降水,对“半边房”朝向影响小,D错误;故选B。2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半边房”位于陕西关中地区,春季少雨,天气干旱、风沙大,风沙天气较多,半边房可以减小风沙天气影响,A正确;陕西关中地区,降水少,气候并不湿润多雨,B错误;森林分布稀少与“半边房”的出现关联性小,C错误;“半边房”建在地上,与黄土具有直立性关联性小,D错误;故选A。22.结合所学知识:陕西关中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对应的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图示民居门前的大树最有可能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关中地区夏季高温,温带落叶阔叶林,树冠较大,夏季还可以起到遮阴纳凉的作用,C正确;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A错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B错误;亚寒带针叶林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植被,D错误;故选C。【点睛】半边房形成的自然因素:冬暖夏凉,由于地处陕西关中地区,春季少雨,天气干旱、风沙大,夏季炎热而冬季又十分寒冷。勤劳的关中人因地制宜,利用黄土和木材,建成这样独特的半边房。23.D24.C25.A【解析】23.据材料可知,半城镇化现象是城镇化的不完整状态,农民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不能享有城市居民待遇,其主要原因是受城乡户籍制度的制约;文化差异和教育差异与半城镇化现象无关,收入差异影响人口迁移规模和城镇化水平,不是其不能享有城市居民的待遇的主要原因。D选项正确,故选D。24.据材料可知,半城镇化现象是城镇化的一种类型,乡村年轻劳动力和儿童流人城市,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程度加剧,C选项正确;乡村人口流失,可缓解乡村土地紧张;年轻劳动力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给乡村带来技术和资金,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ABD错误。故选C。25.加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可以减少户籍制度对农民的限制,①正确;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有利于缓解半城镇化现象,②③正确;仅仅提高城市地区基础设施水平,会加大城乡差距,不利于缓解半城镇化现象,④错误。A选项正确,故选A。【点睛】相较于“先行一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户籍制度改革则由于多方原因进度迟缓,受此拖累,城镇化建设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此前便有专家警告,如果不及时改革户籍制度,中国的城镇化只会沦为“半城镇化”。26.C27.A28.D【解析】26.由材料知图为我国西部某省区人口数据统计图,广东、山东为我国东部省区,不符合题意,AB错误。由图知该省区常住人口8000多万,为我国西部人口大省四川,C正确。新疆由于地处内陆,自然条件恶劣,人口较少,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27.据图可知,该省的自然增长率较低,结合我国的国情,可推测该省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A正确;总人口减少约200万,而人口总数约8000多万,人口密度十年来并未大幅减小,B错误;城市人口的增加依赖于城市化过程,C错误。2000年城市人口是8235×27%=2 223.45万,2010年的城市人口是8042×40%=3 216.8万,增长不到50%,D错误。故选A。28.由图中数据可知,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不为负数,使得人口增长速度变慢,但不会使常住人口减少,A不符合题意;该省在2000-2010年无大型水利工程建设,B不符合题意;该省在2000-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没有缩小,C不符合题意;该省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与东部差距大,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常住人口减少,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人口数量变化,一是人口自然增长状况,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二是人口机械增长,取决于人口迁移。以本题为例,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虽降低,但仍为正值,人口数量应增加。因此导致该省人口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应为人口迁移。【答案】29. A 30. C【解析】【29题详解】牙买加地处西北大西洋地区,是全球飓风多发区,A正确;牙买加岛屿面积较小,且山地面积较大,河流短小,水流湍急,B错误;根据河流水系分布可知,该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C错误;该岛地处18°N附近,北部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加上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地处背风坡,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故该岛植被主要为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D错误。故选A。【30题详解】注意本题强调的是对牙买加的影响,中国企业接手阿尔帕特氧化铝厂,可为牙买加提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牙买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但工业化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①④⑤正确,②③错误。故选C。【点睛】四块特殊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北部、巴西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形成原因:纬度较低;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来丰沛的水汽;地处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沿岸暖流增温增湿。31.(1)(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柳州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盛产水稻;当地河流、水田面积广,适宜螺蛳生长;坡地多,适合竹笋、丘角、青豆等原材料种植;气候潮湿,去湿,不上火的食物调制符合当地人需要,辣、爽、鲜、酸的风味符合当地饮食口味要求:价格便宜实惠,符合早期工业城市的消费需求。(2)(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螺狮粉风味独特且营养丰富;商业网点布局广泛,网络营销,知名度高生产技术改进,形成袋状、桶装便捷方式,方便储存和运输;网络电商和快递业发展,利于快速廉价运输;疫情影响,人员外出减少,对方便型食物需求增加。(3)(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有利于引入投资,发展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税收;形成产业链,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完善产业结构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收入;形成地方特色品牌,扩大知名度。(4)(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加强各类原料种养用地规划,保障产量;引入公司+农户等共建模式,保障农户利益,加强种植户培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完善农业生产设施;建立原料供应标准要求,加强监测,提升品质保障。31.本题以柳州特色农产品为背景,涉及农业发展的区位、影响、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识、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1)地理背景及原因可从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该题可从农业区位条件作答。“以米粉(大米制成)、螺蛳(水生动物)、腐竹为主料,配以酸笋、泡红椒等十多种辅料和佐料制做而成”,柳州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盛产水稻;水田面积广,适宜螺蛳生长;坡地多,适合竹笋、丘角、青豆等原材料种植,能为其提供原材料;螺蛳粉具有“具有辣、爽、鲜、酸独特风味”,该地气候潮湿,去湿,不上火的食物调制符合当地人需要,辣、爽、鲜、酸的风味符合当地饮食口味要求;螺蛳粉价格便宜实惠。(2)结合材料可知,该地螺蜥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高,且制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袋装螺蜥粉易保存、方便运输和食用,由当地特有的米粉加上配料,用螺蛹汤调和而成,柳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河网密布,利于螺蜂生长,因此当地制作螺顿粉原料丰富。柳州是广西有名的工业城市,工商业发达,产业链完善利于袋装螺蛹粉规模化生产;结合柳州市位置图可知,该地交通便利,利于向全国销售。(3)据材料可知,螺蜥粉带动了配套及衍生产品销售,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附加值,直接增加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当地税收,同时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形成地方特色品牌,扩大知名度。(4)发展特色小吃应注意因地制宜,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加强监测,以保证原料和产品的品质。螺蜥粉手工制作工艺民间技艺入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产品知名度高,因此应注意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宣传,打造品牌知名度。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应对特色小吃研发创新。近年来柳州以工业化理念发展螺螂粉这一特色产业,引入公司+农户等共建模式,保障农户利益,加强种植户培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完善农业生产设施,提示为将特色小吃做大、做强,应注意形成宗整的产业化链条,推动特色小吃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加强各类原料种养用地规划,保障产量。32.(1)(6分)历史上程海湖流域气候湿润,程海湖水量大,水位高,湖水从湖口流出;随着周边地壳抬升,程海湖海拔低于程河;全球变暖,气候趋于干旱,蒸发旺盛,且农业引水灌溉,入湖河流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逐渐低于湖口,难以流出,演变为封闭式湖泊。(2)(6分,变化2分,原因4分)变化:盐度逐渐增加。原因:仙人河水注入程海湖(水量不变),带来较多的盐分;随着湖水不能外泄,水分蒸发,盐度逐渐增加。(3)(6分)跨流域引水,缓解湖水水位下降问题;治理水污染;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工农业用水;退耕还林,涵养水源。32.本题以程海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貌形成过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盐度影响因素、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材料中可知程海湖位于横断山区断裂带,程河水系曾是金沙江的一级支流,说明在历史上,程海湖流域气候应较为湿润,其降水较多,程海湖的湖水量应较大,水位高,湖水从湖口不断流出,连接其他河流。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受板块挤压,地壳抬升的影响,程海湖的海拔逐渐低于程河,其湖水难以借程河流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本区气候趋于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同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湖区周边农业发展较多,农业引水灌溉严重,入湖的水量逐渐减少,湖水水位逐渐下降,其湖面高度逐渐低于湖口,最终使湖水难以流出,由外流湖逐渐演变为封闭式的内流湖。(2)从图中可以看到目前仙人河连接程海湖,其河水不断的注入程海湖,河水携带大量的盐分进入湖泊。从上题可知程海湖由于其水位不断降低,其湖面高度低于湖口高度,湖水难以外流。该地纬度较低,蒸发旺盛,入湖的大量盐分逐渐累积,使得湖泊内部盐度逐渐升高,故其湖的盐分变化为盐度逐渐增加。(3)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程海湖周边地区河流众多,周边地区河流流量较大,采用跨流域调水,以缓解湖水水位下降的问题,增加湖泊补给量。在材料中还可以看到程海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体负营养化加速发展,要大力治理水污染,使水域环境逐渐改善。由于工农业用水过多,使得入湖水量减少,故应调整产业结构,控制工农业用水量。要逐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退耕还林,保护湖泊,防止过度开发,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答案.docx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