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大象版(2017)六年级科学上册准备单元 水滑梯的秘密 课件(38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大象版(2017)六年级科学上册准备单元 水滑梯的秘密 课件(38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准备单元
水滑梯的秘密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从斜面上滑落的物体的滑行距离的特征。
科学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猜测从斜面上滑落的物体的滑行距离 与物体重量、下滑点高度的关系。
探究实践: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用条形统计图处理信息和得出 结论的科学方法。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了解从斜面上滑落的物体的 滑行距离的远近与下滑的高度有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探究从斜面上滑落的物体的滑行距离与物体重量、下滑点高度的关系。
实验探究过程以及学习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课前准备:
(1)小组材料:斜面、小车、螺母、皮尺、记录单。
(2)教师材料: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水滑梯吗?
新知导入
探探和奇奇两位小朋友玩水滑梯的时候,发现他们从水滑梯上滑下来以后在水面上的滑行距离不一样,对此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新知导入
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来后,都会在地面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如滑滑梯、滑雪…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温馨提示
新知导入
我想知道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它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新知讲解
猜想假设
1:我觉得和他们的体重有关,重的人滑行距离会比较长,轻的人会比较短。
新知讲解
猜想假设
2:我认为可能与下滑点的高度有关,下滑点高的滑行距离长,下滑点低的滑行距离短。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一步:根据猜想确定实验名称。如:
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重量的关系研究计划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二步:猜想与假设:如:
物体重的滑行距离会比较长,物体轻的会比较短。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三步:确定实验材料:如:
斜面、小车、螺母、直尺…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四步:制订实验步骤:如:
1.把斜面固定在桌子上,坡度不变。(不变量)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四步:制订实验步骤:如:
2.在小车上依次放上2个、4个、6个螺母来改变它的重量,分别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可变量)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四步:制订实验步骤:如:
3.测量不同重量的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并记录,每种重量重复实验3次。(避免偶然性)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五步:实验记录:如: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六步:得出实验结论:如:物体滑行距离与物体重量有关,物体重的滑行距离会比较长,物体轻的会比较短。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六步:得出实验结论:如:物体滑行距离与物体重量有关,物体重的滑行距离会比较长,物体轻的会比较短。
新知讲解
水滑梯的秘密视频
新知讲解
科学实验
根据计划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数据。
新知讲解
小贴士
实验误差
实验中,相同条件下,每次的测量结果也
会有一定的差别,这是小车与地面的轻微撞击、地面摩擦等难以避免的因素导致的,属于实验误差。
在处理数据时,我们可以用多次实验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但是,如果相同条件下,某次测量结果与其他多次测量结果相差较大,则应剔除该次测量结果,重新测量。
另外,在比较最后的实验结果时,也要考虑实验误差的影响。
新知讲解
处理信息
我们可以对我们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呈现在表格中。
新知讲解
处理信息
为了让数据更直观,我们还可以把数据用统计图的方式表示出来
新知讲解
其他小组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实验结果。
温馨提示
新知讲解
得出结论
1.分析: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能否发现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重量、下滑点高度的关系?
新知讲解
得出结论
2.比较:与其他小组的结果相比,不同小组之间得到的结果相同吗?
新知讲解
得出结论
3.概括:我们可以从各小组的数据中归纳、概括出实验的结论吗?
新知讲解
得出结论
4.判断:我们的结论和前面的假设一致吗?
新知讲解
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下滑点高度有关。物体的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越远。
新知讲解
表达交流
想一想,我们处理信息时用到了什么方法?我们是怎么得出结论的?还有其他收获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新知讲解
表达交流
1.使用统计图可以让结果更直观。
新知讲解
表达交流
2.我们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让数据更可靠。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水滑梯的秘密,知道了从斜面上滑落的物体的滑行距离与物体重量、下滑点高度的关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用条形统计图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显微镜下的细胞,课后请大家认真预习。
板书设计
1.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2.得出实验结论方法
1.确定实验名称
2.猜想与假设
3.确定实验材料
4.制定实验步骤
5.获取实验记录
6.得出实验结论
1.分析
2.比较
3.概括
4.判断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用多次实验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 )
2.物体越重,下坡后在地面上滑行得越远。 ( )
3.当我们的实验结论与前面的假设不一致时,说明我们的实验失败了。 ( )


×
作业布置
完成作业本准备单元水滑梯的秘密的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