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大象版(2017)六年级科学上册1.3 发霉的馒头 课件(47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大象版(2017)六年级科学上册1.3 发霉的馒头 课件(47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科学教学课件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3发霉的馒头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初步认识霉菌的危害与防霉技术,了解预防真菌感染的方法。
科学思维:观察显微镜下的霉斑,能用语言或绘图描述霉菌的颜色、大小、形状、结构等,知道霉菌也是一种真菌。
探究实践: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运用表格、图片等形式汇总实验结果,观察和对比不同条件下馒头发霉的情况,并通过对比概括等思维方法得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的结论。
态度责任:在探究活动“馒头发霉的条件”,乐于探究和实践,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用显微镜观察霉菌,知道霉菌也是一种真菌。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馒头发霉的条件。
课前准备:
(1)材料准备:发霉的各种食物、体视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课件等。
(2)活动场地:实验室。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旧知回顾
一、观察酵母粉里有什么?步骤:
1.在一个清洁的培养皿里加入一点儿酵母粉
旧知回顾
一、观察酵母粉里有什么?步骤:
2.加入100毫升温水和5克白糖,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放在温暖的地方。
旧知回顾
一、观察酵母粉里有什么?步骤:
3.过几个小时,取一滴浮在上面的液体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旧知回顾
一、观察酵母粉里有什么?步骤:
4.绘图或用文字描述我们看到的现象。
旧知回顾
一、观察酵母粉里有什么?步骤:
5.酵母粉观察记录
显微镜下有很多接近卵圆形、圆柱形的物体,大小不一,形状也不完全相同,有的还带有小芽……
新知导入
创设情境
同学们,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观察发霉的物品的任务,请将你看到的情况给大家描述一下。
新知导入
创设情境
我家的馒头发霉了,馒头上有黑色的毛。
新知导入
创设情境
我家的面包发霉了,面包上有绿色的点。
新知导入
创设情境
刚开始小,不多,放了几天就更多了,而且多了黑色的毛。
刚发霉面包
好几天发霉面包
新知导入
创设情境
从这一点你能联想到什么
刚发霉面包
好几天发霉面包
新知导入
创设情境
妈妈蒸的馒头没放几天就发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刚发霉面包
好几天发霉面包
新知导入
创设情境
霉菌是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繁殖。
刚发霉面包
好几天发霉面包
新知导入
一、观察:霉斑里面有什么
使用体视显微镜或者我们上节课所使用的显微镜观察霉斑,看看霉斑里面有什么,用语言或者绘画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新知导入
一、观察:霉斑里面有什么
新知导入
一、观察:霉斑里面有什么
霉斑观察记录(妙妙)
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杏上的霉斑,发现它们是由密密麻麻的顶端带有不同颜色的小球的细丝组成的……
新知导入
一、观察:霉斑里面有什么
霉斑观察记录(奇奇)
用剩菜中的霉斑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些细丝就像一些空心的透明管子。除了这些细丝顶端有小球外,周围还散落着很多更小的小球……
新知导入
一、观察:霉斑里面有什么
使食物发霉的是另一类真菌——霉菌。霉菌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菌丝和气生菌丝。营养菌丝深入食物内部吸收养料,就像植物的根;菌丝向空中伸展,顶端可生出球形的孢子囊,里面的孢子成熟后扩散处繁殖成新的霉菌。有人以为把发霉食物表面的霉斑清除干净,食物可以吃了。事实上,霉菌的营养菌丝已经深入到食物的内部了。因此食物一旦发霉,应该毫不犹豫地丢掉。
新知讲解
1.3发霉的馒头视频
新知导入
二、实验: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
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 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新知导入
二、实验: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
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 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新知导入
三、处理信息
汇总小组实验结果,观察和对比不同实验中馒头发霉的情况。
我的发现:
在温暖的环境里,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干燥的不容易发霉。
新知导入
三、处理信息
汇总小组实验结果,观察和对比不同实验中馒头发霉的情况。
我的发现:在保持潮湿的条件下,温暖环境里的馒头容易发霉,寒冷环境里的不容易发霉。
新知导入
三、处理信息
汇总小组实验结果,观察和对比不同实验中馒头发霉的情况。
通过实验可以证明,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新知讲解
四、迁移应用
霉菌不仅能使食品、物品发霉变质,还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发霉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不仅能使人慢性中毒,甚至有致畸作用。黄曲霉菌在食品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更是一种有致癌性的剧毒物质,而且即使煮沸也不能将其分解。
(一)霉菌的害处
新知讲解
四、迁移应用
1.大多数霉菌,加热至80℃,持续20分钟即可被杀灭。
(二)收集有关防霉技术的资料,并和同学们交流。
新知讲解
四、迁移应用
2.收割后的粮食,要及时晾晒、烘干,储存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
(二)收集有关防霉技术的资料,并和同学们交流。
新知讲解
四、迁移应用
3.霉菌的生长繁殖需要氧气,所以瓶(罐)装食品在灭菌后,充以氮气或二氧化碳,加入脱氧剂进行脱氧处理或油封,都可以形成缺氧环境,防止大多数霉菌繁殖。
(二)收集有关防霉技术的资料,并和同学们交流。
新知讲解
四、迁移应用
4.食物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容易发霉,所以我们可以把食物放在干燥的地方、冰箱里保存。
(二)收集有关防霉技术的资料,并和同学们交流。
新知讲解
四、迁移应用
5.衣物和粮食经常晾晒,也可以防霉。
(二)收集有关防霉技术的资料,并和同学们交流。
新知讲解
四、迁移应用
6.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高温消毒等,都是防霉的有效方法。
(二)收集有关防霉技术的资料,并和同学们交流。
新知讲解
五、拓展阅读预防真菌感染
除了酵母菌和霉菌,真菌还有很多种。有些真菌能给人类带来好处,有些真菌却可能感染人类和动物并引发疾病。真菌感染包括从足癣(脚气)等皮肤层的感染,到隐球菌病等全身性的感染,严重的真菌感染甚至可能导致死亡。预防真菌感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新知讲解
五、拓展阅读预防真菌感染
1.真菌会侵入指甲造成灰指甲,所以指甲不要留长,应经常修剪。
新知讲解
五、拓展阅读预防真菌感染
2.多汗的皮肤褶皱里容易滋生霉菌,要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
新知讲解
五、拓展阅读预防真菌感染
3.选择天然纤维如棉花制成的衣服,使皮肤能够透气。
新知讲解
五、拓展阅读预防真菌感染
4.避免和别人共用衣物和梳子、毛巾等清洁用品。
新知讲解
五、拓展阅读预防真菌感染
5.衣物要经常暴晒;如果有家人感染了真菌,衣服一定要分开洗;洗衣机要定期消毒。
新知讲解
五、拓展阅读预防真菌感染
6.为避免感染脚气,应该准备几双备用鞋,以便经常替换。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发霉的馒头,知道了霉菌也是一种真菌。通过对比概括等思维方法得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的结论。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不一样的“感冒”,课后请大家认真预习。
板书设计
1.在温暖的环境里
2.在保持潮湿的条件下
1.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2.干燥的不容易发霉
1.温暖环境里的馒头容易发霉
2.寒冷环境里的不容易发霉
课堂练习
1.下列食物不易发霉的是( )。
A.吃剩下的米饭 B.放在纸袋里的面包 C.烤干的馒头 D.洗净的草莓
2.霉有( )种颜色。
A.1 B.2 C.B
3.食物容易在( )的环境中发霉。
A.春季气候干燥 B.夏季温暖潮湿 C.冬季寒冷干燥
4.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开始腐烂,主要是泥土里的( )分解苹果。
A.细菌 B.虫 C.水
C
C
B
A
作业布置
完成作业本第一单元1.3发霉的馒头的课堂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