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导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导引

资源简介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导引
单元教学要点
1.进一步训练朗读技能,在注意语气、节奏变化的基础上把握文章情感基调。
2.感受和理解各篇课文抒写的亲情及其他内涵,丰富情感体验。
3.了解不同文章抒情的不同特点,并用不同的方式加以体会。
4.学习记事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培养记事能力。
5.在古今中外名言故事中获得启发,形成自己的交友之道,锻炼自我表达的能力。
学习指标
学生将知道(K)
1.借助语气和节奏进行朗读的技巧。
2.不同文章抒情的特点。
3.记事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方法。
4.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用词上的不同。
学生将理解(U)
1.各篇课文作者复杂、丰富的情感内涵。
2.在语言的比较和揣摩中体会不同抒情方式的选择缘由。
3.学会记事的价值和意义。
4.坚守自己交友之道的意义。
学生将能做(D)
1.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2.比较和总结不同文章的抒情特点,形成一定的阅读策略,唤醒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3.把一件事情写得清楚、有感情,锤炼自己的语言。
4.运用多种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形成自己的交友之道,向他人介绍自己。
《秋天的怀念》
语文要素目标
1.把握文章情感基调,揣摩对话,提升朗读能力。
2.体会本文平静而又深沉的语言特质。
人文主题目标
深入揣摩作者的情感,获得对亲情的体验与对生命的领悟。
活动建议
1. 研读教材,寻找阅读之法。研读“预习”“注释”“思考探究”“积累拓展”,思考读懂本文所需要的方法。
2. 品读细节,体会母亲之“忍”。 圈画体现母亲言行的细节,关注省略号,借助句式和节奏,朗读揣摩母亲难以言说之苦。
3. 比读文字,理解作者之“痛”。关注作者平静文字背后的伤痛,用换词朗读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难以言说之痛。
4. 回读全文,把握生命之“悟”。思考关键语句“好好儿活”的含义,介入作者背景材料,理解作者对生命的领悟。
《散步》
语文要素目标
1.把握情感基调和语气节奏,进一步训练朗读技能。
2.探究文章精心营构的语言形式,提升语言品析能力。
人文主题目标
多角度理解课文思想感情,从散步小事中引发对亲情、生命丰富的体悟。
活动建议
1.多元主题之我见。朗读课文,把握情感基调,将自己读出的课文主题关键词写到黑板上。
2.花式朗读大比拼。选择一个最为认可的主题,从文章中的内容、用词、句式等角度展开印证,并用重音朗读法、标点朗读法、比换朗读法加以演绎。
3.聚焦题目品言语。思考题目“散步”与文章内容、用词、句式之间的关系,把握语气、节奏,用“散步”的方式读《散步》。
4.质疑用词寻原因。质疑文章中的“大词小用”现象,结合全文与写作背景,探寻原因,领悟作者对生命主题的感慨。
《散文诗二首》
语文要素目标
1.在比较阅读中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2.借助朗读技巧,创造性朗读,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人文主题目标
感受童心之趣与母爱之美,提升审美情趣。
活动建议
1.联读比较。从文体特征、思想内容、语言特点等角度揣摩编者将这两首诗组合联读的原因。
2.拟写旁批。选取其中一首诗,小组合作,从作品构思、意象选择、情感哲思、语言表达等角度拟写一个问题式的旁批,引导同学深入理解作品。
3.情境朗读。联系自我经历思考:两首散文诗适合几岁的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朗读?拟写情境,设计朗读脚本,展开朗读。
4.制作诗抄。课外阅读《泰戈尔诗选》和冰心的《繁星》《春水》,选取相似的组诗,制作诗抄,班级展示。
《<世说新语>二则》
语文要素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停顿和节奏,读出韵味,培养文言语感。
人文主题目标
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感受魏晋时期文人的文化修养和生活情趣。
活动建议
1.文言学习小锦囊。 初读课文,关注“预习”“注释”“思考探究”“积累拓展”“知识卡片”,思考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提炼文言学习方法小锦囊。
2.文言专题报告会。自我疏通文意,小组互助,解决疑难。开展古今异义、文言断句、敬辞谦词、人名称呼等专项报告会,向同学介绍古汉语阅读法和古代文化。
3.“世说新语”小剧场。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揣摩对话中“差”“未若”“不”“君”“家君”等词背后的语气和情感,思考每一次“曰”前的情绪留白,小组分角色扮演,向全班展示“世说”剧场。
4.“风度少年”评选词。以谢朗、谢道韫或陈元方为主角,结合文本内容,写一段体现他们少年意气和风度的评比词。
5.“魏晋风度 ”小画册。课外阅读《世说新语》,寻找更多“世说”风度少年,制作小画册,附上评选词。
写作:学会记事
语文要素目标
1.理解和把握记事的基本要求。
2.阅读课文,学习记事的一般方法。
人文主题目标
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随时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
活动建议
1.记事大比拼。围绕近期班级中最值得记录的一件事,全班共写。并在班级公告栏里展示,分别从清晰指数、真情指数、生动指数等角度进行评价投票,选出最佳记事员。
2.范文巧推荐。通读七上教材,给同伴的记事选一篇范文,告诉其记事的具体方法和诀窍,方便其尽快地模仿,掌握记事的技巧。
3.班级连续剧。小组接龙,关注校园热点事情的进展,连续写一周以上的日记,在写作中训练记事技巧,体会用写作记录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活动目标
1. 学会合作学习,培养搜索、筛选信息的能力。
2. 培养活动策划的意识,训练读写表达技能。
3. 积累交友名言和故事,初步确立自我的交友之道。
活动建议
1.交友名言册
上网搜索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论述、故事,在全班同学的基础上编写一本《交友名言册》。
2.知音故事会
以讲故事的方式,在班级的“知音故事会”上发言,使大家获得关于交友之道的启发。
3.社团交流会
(1)设计招募展板。根据志向与兴趣,组建小社团,同伴合作,设计并制作社团成员招募广告展板。
(2)参加自我介绍。拟写提纲,在社团进行恰当的自我介绍,让社团同学更好更快地了解并接纳自己。
(3)社团成员画册。在自我及同伴介绍的基础上,通过照片与文字的组合,编写一本社团成员画册,向大家展示本社团的风采。
4.学习评价会
依据教材上的《综合性学习评价表》,完成自评、他评、师评。并依据评价,参加小组内的学习交流会,反思自我不足,提出自我期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