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一(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语言表达(共7小题)1.照样子写词语(1)例:许多 许许多多认真 、 、 、 (2)例:金光闪闪 、 、 2.照样子,用加点的字词写句子。(1)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有时候 ,有时候 。(2)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在 ,在 ,在 ,在 。3.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1)妈妈 有 很多很多的 植物 办法 (2)小蝌蚪 一群 游来游去 在 池塘里 4.看图补充句子。(1)壮壮热爱运动,有时候 ,有时候 。(2)苹苹在图书馆看书,在游泳池 ,在操场 ,在家 。5.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公园里, 。(2) 经常 。(3)我看见 。6.阅读《企鹅寄冰》,回答问题。(1)狮子大王收到的是水,而不是冰。冰之所以化成水,是因为 (多选)A.南极到非洲,路途遥远B.冰一离开南极就会融化C.狮子大王住在炎热的非洲,运输过程越来越热D.海运+空运,运输时间太长(2)请你替企鹅回封信给狮子大王,你会怎么写呢?尊敬的狮子大王: 南极企鹅7.口语交际。你喜欢哪种动物?它有趣在哪儿?请先想好要讲的内容,再说给同学们听。要求把话说清楚,表情、动作自然大方。 二.连线题(共2小题)8.把意思相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极小 暴躁 仔细温和 粗心 巨大9.连一连。灌溉 机器 轻轻地 观察发动 房屋 仔细地 吹过淹没 田地 带刺的 肚皮冲毁 庄稼 雪白的 铠甲三.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它能吃掉农田里的螟(míng)虫□蚂蚱(mà zha)□蝼蛄(lóu gū)等害虫□青蛙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所以很能跳高。它们经常蹲在水边的草丛里,只要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就把害虫吃掉了。青蛙捉害虫,全靠它有一条好舌头。它的舌头又长又宽,舌根长在口腔的前边,舌尖向后,还分叉,上面还有很多黏液。等捉虫子的时候,它把舌头突然翻到口腔外边,立刻把小虫子粘住。然后,它把舌头折回嘴里,小虫子就被它吃掉了。(1)在文中的“□”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选填下列动词。吃 捉 折 翻 粘 青蛙 虫子的时候,它把舌头突然 到口腔外边,立刻把小虫子 住。然后,它把舌头 回嘴里,小虫子就被它 掉了。(3)青蛙的舌根长在哪里? A.口腔的前边B.口腔的后边C.舌尖的前边(4)这篇短文主要介绍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小蚂蚁 一天,小蚂蚁独自去森林里玩。 小蜜蜂飞来,说:“小蚂蚁,请帮我采一下花蜜好吗?”“我才不帮你采呢。”小蚂蚁回答。小蜜蜂听了,伤心地飞走了。 一会儿,小蜻蜓提着果篮飞来,说:“小蚂蚁,你能帮我提一下果篮吗?”“我才不给你提呢。”小蚂蚁回答。小蜻蜓听了,皱着眉头飞走了。 这时,小蚂蚁找到一大块面包,怎么搬也搬不动。小蜜蜂和小蜻蜓飞来了,帮他搬回了家。小蚂蚁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1)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动词,再将三个短语填在句中合适的位置上。 面包 果篮 花蜜小蚂蚁不愿意帮小蜜蜂 ,不愿意帮小蜻蜓 ,而小蜜蜂和小蜻蜓却愿意帮他 。(2)小蚂蚁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他对小蜜蜂和小蜻蜓说:“ ”。12.拓展阅读。小种子找妈妈一粒小种子迷路了,好心的小鸟叼着小种子,要帮他找妈妈。小鸟飞累了,就把小种子放到一间房子的屋顶上,打算第二天再带他去找妈妈。谁知,晚上下起了雨。第二天一大早,小鸟去找小种子,一看,呀!小种子竟然发芽了。“你还怎么找妈妈啊?”小鸟问。小种子想了想,决定还是快快长大吧,也许长大了就能找到妈妈了。小鸟对发芽的小种子说:“那好吧,我也帮你找,有空就来陪你。”在以后的日子里,小鸟几乎天天都来看望发芽的小种子,给他讲自己遇到的新鲜事。小种子已经长成小树了,但小鸟依然没能找到小树的妈妈。这天,小鸟又来找小树玩儿,小树竟然不见了。忽然,他听到随风吹过来的小树的声音,他被栽到了一棵大树旁。原来,小树的妈妈是梧桐树,是房子的主人——一位老爷爷把他从屋顶上移下来的。从此,小树就在妈妈的身旁茁壮成长,几年后也长成了一棵大树。(1)按音序给下列汉字排队。粒 迷 放 以 鲜 桐 顶 (2)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量词。一 种子一 屋子一 大树(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①小鸟帮助小树找妈妈。 ②小树不见了,是因为小树自己找到妈妈了。 ③小树的妈妈是大柳树。 (4)小种子最后找到妈妈了吗?他的妈妈是谁呢? (5)你从小种子身上学到了什么?请写一写。 13.水妈妈的孩子一天,风伯伯对孩子们说:“你们每个人去找水妈妈的一个孩子来,可不能找泉水、溪水,也不能找江水、河水、湖(hú)水和海水。”娃娃们点点头,一起出了门。大娃回来了,抱着一朵乌云。二娃回来了,围着条彩虹。三姓回来了,捧着一团浓雾(wù)。四娃回来了,采来一颗露珠。五娃回来了,披了一层白霜。六娃回来了,摘来一片雪花。七娃回来了,背着一座冰山。风伯伯看了,高兴地说:“你们都找对了,真是聪明的孩子!”(1)带“氵”的字大多与 有关,带“”的字大多与 有关。(2)读短文,连一连。一朵 一条 一团 一颗 一层 一片 一座雪花 白霜 冰山 乌云 彩虹 浓雾 露珠(3)孩子们是怎样把水妈妈的孩子带到风伯伯面前来的?把表示动作的词语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4)二娃找来的水妈妈的孩子是 。(填序号)(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水可以变成 、彩虹、雾、露珠、霜、 和冰山。语文园地一(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言表达(共7小题)1.照样子写词语(1)例:许多 许许多多认真 认认真真 、 快乐 快快乐乐 、 热闹 热热闹闹 、 清白 清清白白 (2)例:金光闪闪 议论纷纷 、 怒气冲冲 、 想入非非 【解答】(1)许多﹣﹣许许多多:类似的词语有:认真﹣﹣认认真真、快乐﹣﹣快快乐乐、热闹﹣﹣热热闹闹、清白﹣﹣清清白白;(2)金光闪闪:词语结构类型是ABCC,类似的词语有:议论纷纷、怒气冲冲、想入非非。故答案为:(1)认真 认认真真 快乐 快快乐乐 热闹 热热闹闹 清白 清清白白;(2)议论纷纷 怒气冲冲 想入非非.2.照样子,用加点的字词写句子。(1)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我们家的晚饭 ,有时候 是面条 ,有时候 是米饭 。(2)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上学时我 在 教室里上课 ,在 图书馆里看书 ,在 美术教室画画 ,在 操场上跑步 。【解答】(1)“有时候……有时候……”表示并列关系,造句时注意。(2)“在……在……在……在……”表示并列关系,造句时要注意造出一个并列关系的排比句。故答案为:(1)我们家的晚饭 是面条 是米饭;(2)上学时我 教室里上课 图书馆里看书 美术教室画画 操场上跑步。3.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1)妈妈 有 很多很多的 植物 办法 植物妈妈有很多很多的办法。 (2)小蝌蚪 一群 游来游去 在 池塘里 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 【解答】(1)结合句式“谁怎么样。”,连词成句为:植物妈妈有很多很多的办法。(2)结合句式“谁干什么。”,连词成句为: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故答案为:(1)植物妈妈有很多很多的办法。(2)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4.看图补充句子。(1)壮壮热爱运动,有时候 跑步 ,有时候 骑自行车 。(2)苹苹在图书馆看书,在游泳池 游泳 ,在操场 跑步 ,在家 看电视 。【解答】(1)观察图画内容,补充壮壮的动作,如:壮壮热爱运动,有时候跑步,有时候骑自行车。(2)仔细观察四幅图画,填写苹苹在不同的地点做的事即可。故答案为:(1)跑步 骑自行车;(2)游泳 跑步 看电视。5.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公园里, 景色很美 。(2) 他 经常 到这里玩 。(3)我看见 树林里有很多鸟 。【解答】(1)句子的形式是:什么地方怎么样。写出公园的特点。(2)句子的形式是:谁干什么。(3)句子的形式是:谁干什么。注意考虑“看见什么”。故答案为:(1)景色很美;(2)他 到这里玩;(3)树林里有很多鸟。6.阅读《企鹅寄冰》,回答问题。(1)狮子大王收到的是水,而不是冰。冰之所以化成水,是因为 ACD (多选)A.南极到非洲,路途遥远B.冰一离开南极就会融化C.狮子大王住在炎热的非洲,运输过程越来越热D.海运+空运,运输时间太长(2)请你替企鹅回封信给狮子大王,你会怎么写呢?尊敬的狮子大王: 您好!我寄给你的确实是冰,但因为要寄到遥远的非洲,冰就会化为水的,所以你收到的水。 南极企鹅【解答】《企鹅寄冰》讲述了南极企鹅给住在非洲的狮子大王寄冰的趣事,介绍了非洲炎热、南极寒冷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自然规律,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并且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做,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结合作品内容作答即可。故答案为:(1)ACD;(2)您好!我寄给你的确实是冰,但因为要寄到遥远的非洲,冰就会化为水的,所以你收到的水。7.口语交际。你喜欢哪种动物?它有趣在哪儿?请先想好要讲的内容,再说给同学们听。要求把话说清楚,表情、动作自然大方。 我喜欢小白兔,因为它全身都是毛茸茸的、雪白的,两只耳朵又长又大,两只大眼睛好像两颗宝石,尾巴像个小圆球,实在是太可爱了! 【解答】结合题目中的提示,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去说。注意住小动物特点去说。语句要通顺,有条理。故答案为:我喜欢小白兔,因为它全身都是毛茸茸的、雪白的,两只耳朵又长又大,两只大眼睛好像两颗宝石,尾巴像个小圆球,实在是太可爱了!二.连线题(共2小题)8.把意思相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极小 暴躁 仔细温和 粗心 巨大【解答】极小:非常小。反义词为“巨大”。暴躁:脾气急躁。反义词为“温和”。仔细:认真。反义词为“粗心”。故答案为:极小——巨大暴躁——温和仔细——粗心9.连一连。灌溉 机器 轻轻地 观察发动 房屋 仔细地 吹过淹没 田地 带刺的 肚皮冲毁 庄稼 雪白的 铠甲【解答】前为动词,后为名词,认真分析前后词语的特点,然后搭配,如:灌溉庄稼。中间为“地”,前为形容词,后面是动词,认真分析的前后词语的特点,然后搭配,如:轻轻地吹过。中间为“的”,前面为形容词,后面为名词,完成时要注意分析前后词语的特点及意思,然后搭配,如:雪白的肚皮。故答案为:灌溉﹣﹣庄稼发动﹣﹣机器淹没﹣﹣田地冲毁﹣﹣房屋轻轻地﹣﹣吹过仔细地﹣﹣观察带刺的﹣﹣铠甲雪白的﹣﹣肚皮三.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它能吃掉农田里的螟(míng)虫□蚂蚱(mà zha)□蝼蛄(lóu gū)等害虫□青蛙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所以很能跳高。它们经常蹲在水边的草丛里,只要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就把害虫吃掉了。青蛙捉害虫,全靠它有一条好舌头。它的舌头又长又宽,舌根长在口腔的前边,舌尖向后,还分叉,上面还有很多黏液。等捉虫子的时候,它把舌头突然翻到口腔外边,立刻把小虫子粘住。然后,它把舌头折回嘴里,小虫子就被它吃掉了。(1)在文中的“□”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选填下列动词。吃 捉 折 翻 粘 青蛙 捉 虫子的时候,它把舌头突然 翻 到口腔外边,立刻把小虫子 粘 住。然后,它把舌头 折 回嘴里,小虫子就被它 吃 掉了。(3)青蛙的舌根长在哪里? A A.口腔的前边B.口腔的后边C.舌尖的前边(4)这篇短文主要介绍 青蛙是如何捉害虫的 。【解答】(1)考查了标点符号。结合内容理解,害虫名称之间用顿号,句末用句号。(2)考查了信息的筛选。结合内容理解,通过阅读从“捉虫子的时候,它把舌头突然翻到口腔外边,立刻把小虫子粘住。然后,它把舌头折回嘴里,小虫子就被它吃掉了。”可知答案。(3)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它的舌头又长又宽,舌根长在口腔的前边,舌尖向后,还分叉,上面还有很多黏液。”可知舌根长在口腔的前边。(4)考查了内容的概括。抓住关键句子概括,通过阅读可知,这篇短文主要介绍青蛙是如何捉害虫的。故答案为:(1)它能吃掉农田里的螟虫、蚂蚱、蝼蛄等害虫。(2)捉 翻 粘 折 吃;(3)A;(4)青蛙是如何捉害虫的。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小蚂蚁 一天,小蚂蚁独自去森林里玩。 小蜜蜂飞来,说:“小蚂蚁,请帮我采一下花蜜好吗?”“我才不帮你采呢。”小蚂蚁回答。小蜜蜂听了,伤心地飞走了。 一会儿,小蜻蜓提着果篮飞来,说:“小蚂蚁,你能帮我提一下果篮吗?”“我才不给你提呢。”小蚂蚁回答。小蜻蜓听了,皱着眉头飞走了。 这时,小蚂蚁找到一大块面包,怎么搬也搬不动。小蜜蜂和小蜻蜓飞来了,帮他搬回了家。小蚂蚁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1)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动词,再将三个短语填在句中合适的位置上。 搬 面包 提 果篮 采 花蜜小蚂蚁不愿意帮小蜜蜂 采花蜜 ,不愿意帮小蜻蜓 提篮子 ,而小蜜蜂和小蜻蜓却愿意帮他 搬面包 。(2)小蚂蚁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他对小蜜蜂和小蜻蜓说:“ 小蜜蜂、小蜻蜓,谢谢你们!小伙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刚才我做错了,对不起 ”。【解答】(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仔细读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写动词和短语即可,如:搬面包、提果篮、采花蜜。小蚂蚁不愿意帮小蜜蜂采花蜜,不愿意帮小蜻蜓提篮子,而小蜜蜂和小蜻蜓却愿意帮他搬面包。(2)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根据上文填写恰当的语句,可以是感谢的话和主动承认错误的话,如:小蜜蜂、小蜻蜓,谢谢你们!小伙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刚才我做错了,对不起。故答案为:(1)搬 提 采 采花蜜 提篮子 搬面包;(2)小蜜蜂、小蜻蜓,谢谢你们!小伙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刚才我做错了,对不起。12.拓展阅读。小种子找妈妈一粒小种子迷路了,好心的小鸟叼着小种子,要帮他找妈妈。小鸟飞累了,就把小种子放到一间房子的屋顶上,打算第二天再带他去找妈妈。谁知,晚上下起了雨。第二天一大早,小鸟去找小种子,一看,呀!小种子竟然发芽了。“你还怎么找妈妈啊?”小鸟问。小种子想了想,决定还是快快长大吧,也许长大了就能找到妈妈了。小鸟对发芽的小种子说:“那好吧,我也帮你找,有空就来陪你。”在以后的日子里,小鸟几乎天天都来看望发芽的小种子,给他讲自己遇到的新鲜事。小种子已经长成小树了,但小鸟依然没能找到小树的妈妈。这天,小鸟又来找小树玩儿,小树竟然不见了。忽然,他听到随风吹过来的小树的声音,他被栽到了一棵大树旁。原来,小树的妈妈是梧桐树,是房子的主人——一位老爷爷把他从屋顶上移下来的。从此,小树就在妈妈的身旁茁壮成长,几年后也长成了一棵大树。(1)按音序给下列汉字排队。粒 迷 放 以 鲜 桐 顶 顶 放 粒 迷 桐 鲜 以 (2)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量词。一 粒 种子一 间 屋子一 棵 大树(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①小鸟帮助小树找妈妈。 √ ②小树不见了,是因为小树自己找到妈妈了。 × ③小树的妈妈是大柳树。 × (4)小种子最后找到妈妈了吗?他的妈妈是谁呢? 找到了。他的妈妈是梧桐树。 (5)你从小种子身上学到了什么?请写一写。 我从小种子身上学到了坚强、乐观、坚持不懈的品质。 【解答】(1)考查了按音序给汉字排队。“粒”“迷”“放”“以”“鲜”“桐”“顶”的音序依次为“L”“M”“F”“Y”“X”“T”“D”。故依次排队为:顶 放 粒 迷 桐 鲜 以。(2)考查了填写合适的量词。根据平时的经验积累完成作答即可。(3)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①从“一粒小种子迷路了,好心的小鸟叼着小种子,要帮他找妈妈”可知正确。②从“小树的妈妈是梧桐树,是房子的主人——一位老爷爷把他从屋顶上移下来的”可知错误。③从“小树的妈妈是梧桐树”可知错误。(4)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从“小树的妈妈是梧桐树,是房子的主人——一位老爷爷把他从屋顶上移下来的。从此,小树就在妈妈的身旁茁壮成长,几年后也长成了一棵大树”可知答案。(5)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从“小种子想了想,决定还是快快长大吧,也许长大了就能找到妈妈了”可知,小种子坚强、乐观、坚持不懈。故答案为:(1)顶 放 粒 迷 桐 鲜 以;(2)粒 间 棵;(3)①√;②×;③×;(4)找到了。他的妈妈是梧桐树。(5)我从小种子身上学到了坚强、乐观、坚持不懈的品质。13.水妈妈的孩子一天,风伯伯对孩子们说:“你们每个人去找水妈妈的一个孩子来,可不能找泉水、溪水,也不能找江水、河水、湖(hú)水和海水。”娃娃们点点头,一起出了门。大娃回来了,抱着一朵乌云。二娃回来了,围着条彩虹。三姓回来了,捧着一团浓雾(wù)。四娃回来了,采来一颗露珠。五娃回来了,披了一层白霜。六娃回来了,摘来一片雪花。七娃回来了,背着一座冰山。风伯伯看了,高兴地说:“你们都找对了,真是聪明的孩子!”(1)带“氵”的字大多与 水 有关,带“”的字大多与 雨 有关。(2)读短文,连一连。一朵 一条 一团 一颗 一层 一片 一座雪花 白霜 冰山 乌云 彩虹 浓雾 露珠(3)孩子们是怎样把水妈妈的孩子带到风伯伯面前来的?把表示动作的词语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4)二娃找来的水妈妈的孩子是 彩虹 。(填序号)(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水可以变成 乌云 、彩虹、雾、露珠、霜、 雪花 和冰山。【解答】(1)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带“氵”的字大多与水有关,带“”的字大多与雨有关。(2)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学生仔细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即可。即:一朵乌云、一条彩虹、一团迷雾、一颗露珠、一层白霜、一片雪花、一座冰山。(3)考查学生的词语积累。阅读句子“大娃回来了,抱着一朵乌云。二娃回来了,围着条彩虹。三姓回来了,捧着一团浓雾(wù)。四娃回来了,采来一颗露珠。五娃回来了,披了一层白霜。六娃回来了,摘来一片雪花。七娃回来了,背着一座冰山”可知,表示动作的词语是:抱、围、采、披、摘、背。(4)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二娃找来的水妈妈的孩子是彩虹。(5)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水可以变成乌云、彩虹、雾、露珠、霜、雪花和冰山。故答案为:(1)水 雨;(2)一朵﹣乌云 一条﹣彩虹 一团﹣迷雾 一颗﹣露珠 一层﹣白霜 一片﹣雪花 一座﹣冰山;(3)抱、围、采、披、摘、背;(4)彩虹;(5)乌云 雪花。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