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白鹭【教材简析】《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显得那么朴素无华。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文章的结尾与篇首相呼应,赞美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给读者以余音袅袅之感。【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高年级段,教学中,要在学生原有的阅读、理解和表达的基础上提出要求,并扎扎实实地训练,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文字,体会其含义、感彩和表达效果。引领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读写结合,提高习作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习得学习方法,而且使语文素养步步提高。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联系上下文、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等方法自主识字,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思维能力: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审美创造: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丰富内涵,从而感受白鹭的美,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陶冶。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引入读下面这首古诗,说说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动物?“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师:对,是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 在中国人的笔下,白鹭是经常入诗入画的一种动物。白鹭到底是一种什么鸟儿?竟受到文人墨客的如此青睐。今天让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细细地品味、感知白鹭的美吧!2.揭示课题。3.资料袋。白鹭是鸟类的一科,是大、中型涉禽,一般栖息于低海拔的沼泽、稻田、湖泊或滩涂地,把巢建在阔叶林或杉林的树冠处,能涉水捕食鱼、虾等水生动物。全世界共有17属62种,中国有9属20种。它们具有长嘴、长颈、长脚的外型,羽毛雪白。(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图片等资料的形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学生课外知识积累。)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4.自读反馈,检查字词。白鹭 嫌弃 韵味 嵌入 匣子 嗜好(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2)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3)识记生字①教师重点指导区别形近字:嫌 谦 歉 赚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强调书写规范。让学生自行临写,教师检查书写情况。②指导“嵌、嫌”的书写。嫌:注意左部“女”的撇点和右部“兼”的撇形成避让。嵌:上部“山”要写的扁小一些,“甘”上面的横向左探出去,“欠”的捺要舒展,注意“甘”中间是一横,不要写成两横。理解词语意思①(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 )②合适;相宜。 ( )③勉强做的;不自然;不熟练。 ( )④特殊的爱好。 ( )⑤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本文指白鹭给黄昏中的乡村带来的美、生机和活力。 ( )⑥悠闲的样子。 ( )(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识字、写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功底,自主学习与重点指导相结合,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自主识写生字的能力与书写的自信心。)三、梳理脉络,整体感知。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快速通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总结段意。第一部分(1) 总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第二部分(2-8) 具体写白鹭的美。第三部分(9—11)总结白鹭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四、再读课文,体会情感1.阅读全文,说一说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样的?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勾画出来并相互交流。课件出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2.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1)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边读边想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2)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从白鹭的外形、色彩。和白鹭在田间“钓鱼”、枝头独立、黄昏时低飞三种不同场景下所表现出来的美感受到白鹭确实是一首精巧的诗。(3)你从文中的哪些段落体会到了白鹭的外形美?身段美:①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②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色素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同时落实“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这一素养目标。)五、品读课文,感受外形美1.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第二小节: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1)提问:“适宜”是什么意思?从课文第1~2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体会:句子中的“适宜”指白鹭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都恰到好处。这句话写出了白鹭的外形精巧如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2)指导朗读:读好“一切”“适宜”,读出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2.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课件出示: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读句子,思考:作者想表现白鹭的美,为什么还要写白鹤、朱鹭和苍鹭呢?预设:作者是用朱鹭、苍鹭和白鹭作对比,用“太大”“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凸显其“不适宜”,表达对白鹭的偏爱。3.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1)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白鹭“一切都很适宜”的美?预设: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预设:白鹭的颜色再白一点就太白了,再稍微黑一点就太黑了。白鹭的体型再长一点就太长了,再短一点就太短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鹭颜色配合的适宜。2.小结:连用四个“那”字,从“簑毛、结构、喙、脚”(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脚)描写白鹭的美。所以说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4.观看视频,说说你对白鹭的整体印象。白鹭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美!它的颜色美,形体美,生活画面美(觅食 栖息 低飞)。(4)点拨:作者将对绝代佳人的描写用到白鹭身上,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白鹭的外形之美,以及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设计意图: 借助关键词语、对比、配乐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白鹭的精巧之美。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体会表达方法,抒发情感。)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赞美白鹭“精巧如诗”。(1)教师指导朗读。(配图片和音乐)第1-5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了白鹭富有诗意的精巧美。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1-5自然段吧!读出自己的感受,注意节奏,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课件出示配文的插图,指名配乐读。师生合作读。试着背诵第1~5自然段。(设计意图:背诵优美的段落,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这节课,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的脚步,感受到了常见的白鹭被忽视的美丽。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近白鹭,了解它散文诗一般的韵味。2.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2)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并摘抄你喜欢的自然段。(设计意图:本文语言优美,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型范本,学生可以通过摘抄文句积累语言。背诵优美的段落,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第2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是作者对白鹭的美的体会,可作者为什么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白鹭》,去感受白鹭的神韵,体会作者对白鹭美的独特感受吧!(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回味白鹭那精巧如诗的外形美,积累语言。提出问题“为什么又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激发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的兴趣。)二、想象画面,感悟神韵美1.小组合作,读中想象画面。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学生按要求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小组合作学习单·小组内轮流读课文第6~8自然段,试着读出画面美。·选择第6~8自然段中的一个自然段,发挥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写在教材上每个自然段的末尾。2.引导交流,说中悟神韵。(1)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学生交流预设:水田垂钓图、枝头闲立图、空中低飞图水田垂钓图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①通过哪些词感受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②“钓鱼”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拟人的修辞手法,体现了白鹭的悠然自得。学生交流预设:一个“钓”字用得极其形象传神。作者用拟人的写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使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与清水田的宁静澄澈浑然一体。③“嵌”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些词语,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3)枝头闲立图出示句子: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①引导想象: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不是在望哨。“望哨”给人紧张、不安稳的感觉,而白鹭站在树顶时的状态是悠然的。描绘白鹭站立在小树的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的美。)②白鹭的嗜好是什么?从“孤独”“悠然”“嗜好”这些词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你能想象白鹭在干什么吗?③“人们说它在望哨”,它也许在干什么呢?它也许在领略清新美好的晨光呢。它也许在选择理想的活动场所呢。它也许在深情地凝视着远方,正等待远出未归的同伴。它在心里呼唤:亲爱的朋友,你回来吧!……总之,它是闲适的、悠然的。④作者说白鹭站在看来“不安稳”又很“悠然”,这矛盾吗?为什么?不矛盾,因为用 “不安稳”与“悠然”对比,写出了白鹭的栖息特点,也表现了白鹭栖息时的神态美。(4)空中低飞图①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在黄昏时的乡村,人们偶见白鹭低飞的画面会是怎样的?他们会有什么感受?②为什么作者说“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怎样理解“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预设: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把人们所向往的安定、纯洁、恬静的境界形象地展现出来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一种享受,因此作者说这“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3.指导朗读(1)水田“钓鱼”、枝头闲立、空中低飞,这些本是白鹭的生活习性,然而,作者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如诗如画般的美丽,表现了白鹭的优雅独特,看到这样的画面就如同在读“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同学们,让我们和着音乐,用优美舒缓的语调再次朗读这一部分,读出心中美的感受。(2)男女生分读,读出画面的清澄之美。4.抓关键句,体会情感。(1)导读:白鹭不仅外形美得如精巧的诗,而且生活的场景也如诗如画。这样美的白鹭激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第9~11自然段。(2)教师引读“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学生接读后面的文段“白鹭不会唱歌……”。运用比喻和反问,突出了白鹭不会唱歌的特点,强调了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饱含对白鹭的喜爱、赞叹之情。(3)引读“——不,歌未免太铿锵了。”铿锵是指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白鹭的美可不是铿锵的美,而是一种柔美。引导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白鹭优美而不张扬,它常见且平凡,孤独而又悠然,它清澄得如诗如画。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总结全文,体会表达方法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预设:前后照应。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两句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表达了作者对白鹭、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2.“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这句话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预设: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3.欣赏白鹭让我们体会作者笔下的诗情画意。 (出示有关白鹭的视频)四、课外拓展,享受阅读美1.合作读描写白鹭的古诗,享受古诗中的自然美。白鹭,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喜爱描写的对象,让我们到古诗中欣赏白鹭的美吧!课件出示: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白鹭行时散飞去,又如雪点青山云 ——李白《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徐元杰《湖上》(设计意图:拓展读古诗,感受古诗中白鹭的美;推荐阅读,让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2.背诵指导 ,积累语言一边看下面的图片一边背诵,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些段落!(出示“水田垂钓图”“枝头闲立图”“空中低飞图”学生根据图意背诵有关段落。)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白鹭之美不仅在于完美的身段,更在于它在不同的场景中展现出的美。通过把感情融入描写的方式,感受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让我们拥有像作者一样发现美、热爱美的眼睛,去捕捉感悟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画的美!(设计意图:让学生畅谈学习后的感受,加深对文章主题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要善于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画的美。)六、课后作业1.背诵全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2.仿照课文,写一写你所熟悉的事物。(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我们的目标,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们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写作能力。)【板书设计】白鹭一首精巧的诗(总起全文)色素美外形美身段美白鹭喜爱和赞美水田钓鱼不同场景中的美枝头闲立空中低飞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总结全文)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