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案

资源简介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目的】
1.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2.应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的危害”等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伏安法”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2.通过应用所学规律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 感受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根据欧姆定律设计实验,测算小灯泡的电阻,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应用所学规律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 感受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教具准备】
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1个、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小灯泡1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活动1: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 复习提问:
1.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1. 已知电压和电流怎样求电阻呢?
(1) 引入新课:给你一个电阻,你怎样才能知道它的电阻有多大呢?
1. 实验目的:学习用伏安法测电阻
1. 实验原理: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得R=U/I来测量.
1. 实验电路(让学生自己设计,如图)
1. 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小灯泡1个.
1. 实验步骤:
启发: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需测出哪些物理量?这些物理量用什么仪器测量?连接电路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归纳:(1)测小灯泡两端电压U和通过电流I;
(2)I用电流表测,U用电压表测;
(3)连接时开关是断开的,滑动变阻器滑片要移到阻值最大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要连接正确,电压表用0~3V,电流表用0~0.6A量程.
(4)闭合开关,观察电压表,电流表读数,填入表中.
(5)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加在RL两端的电压,再记下两组对应的电流值和电压值.
(6)利用公式R=U/I分别求出RL的电阻,看看这几次测得的电阻值有什么不同,再思考,为什么不能取三次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值?
注意:改变加在电阻两端电压时,要考虑电表的量程是否恰当.
1. 问题讨论:给你这个实验的器材中,如果没有电压表,但有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你有办法测出这个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大吗?如果没有电流表又怎办?
活动2:研究短路有什么危害
1.“短路”从狭义上讲就是电源的“+”“一”极之间没有用电器,而用导线直 接把“+”极和“一”极连接起来,短路由于电阻很小,电流会很大,很可能烧坏电 源,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1.短路现象的几点说明:
①电源短路.如果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直接粘连起来,就会造成电源短路.由于导线的电阻远 比灯泡的电阻小,所以通过它的电流会非常大,这样大的电流,电池或者其他电源都不能承受,电源会损坏;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电流太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火灾.
②某同学误将电流表(其电阻为 0.1Ω ,量程为 0-3A)与一用电器并联,此用 电器两端的电压为 3V,那么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有多大?这样连接会造成什么危害?
学生互动并交流.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