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学科 道德与法治 章节: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主备: 辅备: 检查(签字/盖章): 教案评级:优 □ 良 □ 中□ 次 □ 年 月 日 校档标002
上节课重点内容温情回顾(2分) 2、预习效果检测 (互动2分) 3、 五、主要教学过程(可根据课堂相关内容灵活演变 35分钟): 1 导入式语言: 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掌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以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财报销。这枚印章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公章”。想一想:“史上最牛公章”体现出了村民什么思想?(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民主思想。这枚公章与其他财务审核公章不同的是,多了“民主”二字。它的出现应该是当地村民民主意识萌生和发展的产物。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讨民主。 2 基础知识学习和掌握环节(导入“八动课堂”展示) : 1.活动:小记者采访 选一名同学担任小记者,采访同学们对民主的看法,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分类整理。2.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3.师生共同总结: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二)仁人志士对民主的追求1.阅读教材第31页“探究与分享”。2.思考:在这些追求民主的先贤眼中,民主是什么样的?3.教师讲解:(1)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2)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1.指导学生研读教材第31-33页内容,理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的脉络并进行总结。2.教师总结:(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2)1949年,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3)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4)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问3 重点(考点)、易错点、模糊点的突破环节(寻求学生的发现和思考): (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1.阅读教材第33页“探究与分享”。2.思考: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提示:结合新型民主的特点来回答。3.教师讲解:(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4 关联知识的纵横串联及对比环节:(在老师主导下的学生发现和思考) (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1.材料呈现:近年来,广场舞可谓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遍大江南北。不过随着广场舞群体的壮大,问题也日渐凸显,噪音扰民、争占场地、非法敛财场所等等,一时间广场舞这项运动与群体也备受关注与热议。特别是广场舞扰民问题一直都是社会舆论热点,许多居民深受噪音困扰。2.问题:你认为广场舞扰民问题应如何解决?3.总结:通过协商解决。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要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要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5 本节知识的拓展及延伸环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 (三)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1.阅读教材第35-36页“探究与分享”。2.思考:村民说事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治理的一种创新尝试。为什么说这种制度有利于村民实现基层民主?我国还有哪些民主制度?3.师生共同总结:(1)在我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 同类型限时作业练习环节(以抽查演板、书面、合作为主,当堂交换阅卷得分评价): 六、八动效果点评(课堂完成2分)
二、我对本节教材的分析 (不需课堂提示) ①基础部分占 50 %,准备用时约 20 分钟掌握 ②重点部分占 25 %,准备用时约 25分钟突破 ③难点的处理意见:小组讨论,进行总结 七、分层作业布置(1分) 1、学困生(熟读笔记) 2、学优生( 熟读笔记 完成选择题 简答题 ) 3、中等生( 熟读笔记 完成选择题 )
三、目标、考点、重点及难点提示(1分) 1、目标: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 2、考点:社会主义民主。 3、重点:社会主义民主。 4、难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八、下节课预习内容重点提示(2分) 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做法
九、我的“一课一得” 本节课内容多,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可从三个方面来学习,即新型民主的特点、新型民主的形式、新型民主制度,三个部分都要选取恰当的典型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提高认识。
四、本节展示“八动课堂”的形式有 ① 小组合作 ( 人/次) (时长 ) ② 黑板演示 ( 人/次)□(时长 ) ③ 任务驱动 ( 人/次)□ (时长 ) ④ 信息搜索 ( 人/次)□(时长 ) ⑤ 教辅参考 ( 人/次) (时长 ) ⑥ 情景导入 ( 人/次) (时长 ) ⑦ 当场作业 ( 人/次)□(时长 ) ⑧ 师生反串 ( 人/次)□(时长 ) ⑨其它 ( 人/次)□(时长 ) 他人点评 1 教案点评 2听课点评 签名:
说明: 1、本教案参阅的资料来源有 2、如本页纸张不够,可将相关内容移至背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