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电现象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认识静电现象,了解使物体带电的其他方法;(2)掌握电荷的种类,知道电场;(3)知道电流、电能概念。2、预习范围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 ,使分开。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2、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 ;物理学规定, 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池有正负两个极,电流从 流出,从 流回电池。3、电流具有 ; 可以转化为各种形式的能量,也可以从各种形式的能转化而来。三、预习检测1、加油站规定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不能穿化纤布料做的衣服,这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摩擦导致 ,埋下火灾隐患。2、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鉴定(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负电C.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带正电 D.小球一定不带电3、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荷的运动形成电流B.电子的定向移动不能形成电流C.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D.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4、关于能量的转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蓄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核电站发电时。原子能转化为电能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科学探究:电流的形成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用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时,有 通过金属棒从A流到B,即是说金属棒上有了 。则: 形成电流。2、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它们分别把是电能转化成什么能?二、随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C.电源的作用就是不断产生电荷D.用电器的作用就是消耗电荷2、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 )A.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B.有电子发生了转移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 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3、避雷针的尖端不断向空中释放电子,则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是( )A. 从地面流向尖端 B. 从尖端流向地面C. 没有电流 D. 无法判定4、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C.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D.接有电源的电路中一定有电流流过参考答案预习案1、 起电2、 B3、 D4、 B探究案1、 B2、 B3、 B4、 B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