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PPT教学课件(第一课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PPT教学课件(第一课时)+素材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公民的内涵 。。
道德修养:了解公民和国籍的关系,理解公民与国家的法律关系。
法治观念: 增强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健全人格:知道国籍和公民身份的联系,了解“公民”的词源。
责任意识:知道不同的公民身份代表着不同的国籍,清楚国籍的取得与丧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公民的内涵;了解公民和国籍的关系。
难点:树立公民意识,增强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新知导入
在下列情境中我的身份分别是什么?
1.在课堂上,我给大家上课的时候,我的身份是什么?
2.下班后我去菜市场买菜时,我的身份是什么?
3.回家时,我给我女儿做饭、洗衣服的时候,我的身份是什么?
4.周末,我去看望我父母的时候,我的身份是什么?
5.我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新知讲解
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共同的身份——公民
在家里,
我们是孩子 。
在学校,
我们是学生。
在商场,
我们是顾客。
不同的身份
公 民
顾客
游客
学生
运动员
不同的身份
大家好!我叫彼得,来自英国,本学期担任你们的英语外教。
公民身份的含义
我和家人从国外旅游回来时,在首都机场的边检处办理入关手续。我发现这里分为“中国公民”“外国人”等不同的通关通道。
公民身份的含义
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想一想,机场的边检处为什么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
公民身份的含义
中国人
美国人
日本人
英国人
不同的身份
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代表的是不同国籍的人,是不同国家的公民。
外国人
200多个国家
世界上有70多亿人口,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具有某一国家的国籍,代表着他们是该国家的公民。
外国人出入境不同于中国公民,边检机关需要对外国人持用的护照证件、签证、来华事由和停居留事项进行必要的识别、询问和核查。所以工作量较大,耗时也比较长。”为了适应现场外国人出入境通关需求变化,保障外国人的通关效率。所以机场的边检处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
不同的身份
素材: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出境通关分区查验_
什么是公民
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公民身份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公民身份
素材:你公民了没?_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以出生的方式取得
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什么样的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呢?
公民身份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素材:黄坚明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超-高清480P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1)中国人的近亲属;(2)定居在中国的;(3)有其它正当理由。
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取得中国国籍;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素材:中国有56个民族,外国人成中国公民后,会被分到哪个族
国籍小知识
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我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国公民。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我爸爸妈妈是中国公民,我出生在国外,爸爸妈妈给我选择了中国国籍。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
我出生在中国,丈夫是德国人。我现在定居德国,申请加入了德国国籍,放弃了中国国籍。
国籍小知识
我来自爱尔兰,在中国工作多年。我热爱这个国家,已经放弃原来的国籍,假如了中国国籍。
素材:公民知识面面观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备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并为古罗马所沿用。在雅典,公民仅限于父母都是本城邦自由民并拥有财产的成年男性,而妇女、城邦中极为贫困的人及占人口一般左右的奴隶都不是公民。公民享有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的权利、担任官职等政治权利,那些不具有公民资格的人则不享有这些权利。
在古罗马王政时期,居民分为两部分:贵族是完全意义上的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同时承担服兵役和纳税的义务;平民和奴隶则既不享有政治权利,也无须承担服兵役和纳税的义务。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帝国境内所有自由民均被赋予公民资格。
雅典成年男子参加公民大会
公民的起源
在古希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公民资格的,妇女、奴隶就没有公民资格,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中国公民身份。
公民知识面面观
在古罗马,只有贵族才有公民资格,享有政治权利等,而我们现在一出生就是公民了,伴随着出生我们就开始享受公民的各种权利,我们是幸福的。
我知道,不仅是在中国,现在全世界都在进步,大家都开始越来越重视公民权利,人人生而平等是全世界都在追求的目标。
“公民”的词源
好像妇女没有公民资格。
奴隶也没有公民资格。
针对“公民”一词,有下面一些看法。
古希腊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公民资格。
结合“公民”一词的起源,谈谈你的认识。
公民知识面面观
一个国家中,人与人都是相互平等的,我们拥有一个国家公民的身份,同时也拥有公民的权利。因此,我们不但要履行公民的义务,也要承担公民的责任。
公民知识面面观
“公民”的词源
古罗马王政时期,公民需要服兵役和纳税,平民和奴隶则不必服兵役和纳税。
只有公民才能担任官职。
妇女没有公民资格。
城邦中极为贫困的人不是公民。
奴隶没有公民资格。
“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在雅典,父母都是本城邦自由民并拥有财产的成年男性才是公民。
古希腊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公民资格。
“我”的看法
学习伙伴的看法
板书设计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
国籍取得的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公民”一词的来源
课堂总结
在一个国家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平等地拥有公民的身份,我们平等地拥有公民的权利。因此,我们也要平等地履行公民的义务,承担属于公民的责任,做合格公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