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教材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有着充分的依据,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新的时代内酒,为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本节课我们通过探究这些问题,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教学目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意义
2、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与基本国情、基本路线
4、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明确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新时代的丰富内酒和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这个论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通过学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辩证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新时代的关系。
公共参与: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丰富内酒和重大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和基本国情的不变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的“变”与基本国情“不变”关系;新时代如何一以贯之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思维导图导入
教师活动:第三课让我们知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四课将让你明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起回望过去、走进新时代、憧憬未来
出示本课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课讲授:
总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在哪里?
新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矛盾?
3、进入新时代我们应有何新作为?
第一幕: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议题一:1、新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议学问题:结合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谈谈你对“新时代”的感受,你认为什么是新时代?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特征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那么,究竟什么是新时代呢?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①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伟大事业)
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奋斗目标)
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人民期待)
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历史使命)
⑤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国际地位)
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议学问题:结合视频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意义)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政治意义)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世界意义)
第二幕: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议题二: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矛盾?
议学情境三:观看视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并分析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议学问题:结合视频和上述材料与81年年相比,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有哪些变化?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应该怎样解决?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议学提示:
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有哪些变化?
发生变化的原因?
应该怎样解决?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的原因
①社会需求方面: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从要吃饱到要吃好)
②社会生产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③突出问题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3.怎样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 看准变的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生了变化。
(2) 坚持两个没有变: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②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3) 记住三个牢牢:
①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②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③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4)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知识拓展:比较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基本矛盾
第三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议题三:进入新时代我们应有何新作为?
议学情境四:观看视频《新时代,去奋斗!》
议学问题:结合视频分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一以贯之?怎样坚持一以贯之?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1.坚持一以贯之的原因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所以,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2.怎样坚持一以贯之?
(1)共产党人要做到: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2)中国人民要做到:①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需要新时代劳动者的持续奋斗。②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十四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