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八角楼上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 八角楼上 (教案)

资源简介

15《八角楼上》教案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要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同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识字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云旅行”的情境,抓住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导入课文;同时,我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观察主席的神态,并借助插图理解“凝视”等重点词语,从而为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毛主席在艰苦的条件下忘我工作的精神提供了凭借。
教材分析
《八角楼上》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本单元围绕“革命先辈”这个主题编排了 4篇课文。这些课文讲述的都是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事迹,引领学生感受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八角楼上》讲述了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日夜操劳、紧张工作的事迹,表现了他为领导中国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课文一共 2个自然段,第 1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当时毛主席的住所,第 2自然段讲述毛主席在灯下专心写作,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在本课中,要结合插图体会重点词语如“凝视”的意思,进一步读懂课本内容。在理解“星星之火”“光辉著作”等词语时,教师要适当补充背景材料,同时做到深入浅出,避免晦涩深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这些难点词语,从而进一步体会毛主席日夜艰辛工作,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伟大功绩。
《八角楼上》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经过一年多的积累,学生们已经认识常用汉字 1000个左右,其中 500个左右会写;能够借助汉语拼音独立认读生字;喜欢阅读,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八角楼上》的教学中,我坚持“多认少写”的原则,将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另外,这篇课文年代久远,一些词如“星星之火”“光辉著作”理解起来稍有难度,因此需要借助多媒体出示一些图片及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当时的艰苦条件、主席忘我的工作状态。
教学目标:
1、认识“楼、争、代、临”等 10 个生字。
2、结合插图体会“夜幕降临、寒冬腊月、凝视、沉思、察觉”五个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毛主席不辞辛劳、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结合插图,从毛主席的穿着、动作、神态中体会出毛主席为了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教学难点:
1、理解句子“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2、感受以毛主席为领导的革命先辈们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准备:
PPT 课件、“清油灯”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云旅行”,一定要跟紧老师的步伐哦~我们来到的是红色圣地—— 井冈山。毛主席住在茅坪村,快来看看毛主席当时的工作环境吧!看看这个楼上的窗户多么有特色呀,而这座楼也因这个窗户的形状而得名,称为“八角楼”。毛主席在这里的工作情境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一看吧!来,孩子们,和老师齐读课题《八角楼上》。
二、认读字词,初读课文
1.讲解“楼”字(结构、部首、组词、书写要点、写两个进行展评)
2.带拼读含有生字的新词(自己练读、小老师领读)
3.去掉拼音开小火车读
4.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标自然段并完成表格(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进而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三、边读边悟,品读课文谁能来告诉老师,你是从文章的哪里找到时间、地点、人物这几处信息的呢?谁能用原文中的话来告诉老师?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艰苦斗争”(条件差、十分穷、艰难)通过理解“夜幕降临”这一词语的意思,感受毛主席工作繁忙与辛苦
2.学习关联词“每当.....就.....”,并与“当....就.....”进行对比阅读(小组讨论),说说“每当....就....”好在哪里是啊,孩子们,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工作的,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天天如此啊,请大家带着敬佩之情再去读这一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学习课文之前,先观察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1.学习第 1 句话,抓住“单军衣”“薄外套”这两个词语理解条件艰苦。(板书:条件艰苦)
2.学习第 2.3 句话,找同学来读这两句话,理解“凝视”“沉思”“察觉”的意思。补充背景:解放前没有电灯,照明用的是油灯。当时部队规定战士们晚上只能点一根灯芯,考虑到毛主席要在灯下写文章,部队决定毛主席可以点三根灯芯。可毛主席以身作则,和战士们一样,每晚也只点一根灯芯。灯芯燃烧一段时间后,灯光变暗。要拨一拨灯芯,灯光才会亮一些。
3.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想象毛主席可能在沉思什么?(板书:忘我工作)
4.抓住“许多”“光辉”这两个词语,感受毛主席所写著作的重要性。(板书:革命胜利)
5.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忘我工作的,请大家带着敬佩之情,结合插图边读边想象画面,注意标注的地方要重读。
四、感情升华,拓展练习1.结合板书和插图对课文进行总结。2.出示今昔生活的对比,感受以毛主席为领导的革命先辈们的突出贡献,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
五、板书设计:
《八角楼上》教学反思
《八角楼上》是部编版二上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备课中,我结合语文课标、单元目标及语文要素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整堂课教学环节完整流畅,环环相扣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了预设的课堂设计。但本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1.识字、写字环节仍然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指导重点字“楼”的过程中,设置了“学生观察、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及展评环节”,但评价完以后应再让学生重新写两个,这样能够让写字教学进行得更加扎实。2.去掉拼音读含有生字的新词时,我只是采用了自由练读、开小火车读两种形式,在这里应该让学生练习着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代表进行分享,这样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生字。3.在学习第 2自然段的课文时,“穿”“披”“坐”“写”这几个动词只是让学生圈画出来,没有进一步挖掘提问,可以适当设置简单的问题,如“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毛主席忘我工作、夜以继日的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