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2022年秋】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历史单元复习课件系列: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复习复习旧知中国近代的基本线索屈辱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争史: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黄海海战→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 ...世界文明古国复习旧知第1课 鸦片战争背景: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国内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处心积虑要打开中国这个市场;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长期处于入超地位(国际背景)虎门销烟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原因:吸食鸦片严重损害中国人的身体;败坏社会风尚、影响军队战斗力;并且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库空虚,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思考:鸦片战争是林则徐禁烟引起的吗?不是的;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和继续,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导火线: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直接原因为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英国的殖民掠夺)——根本原因复习旧知第1课 鸦片战争经过: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结果: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求和,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失败原因:英国实力强大,船坚炮利(主观原因)清政府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历史教训。(主观原因)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本原因)条约内容:主要内容 影响和危害通商割地赔款议税①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须经过双方协议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割让土地的先例加剧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1)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附属条约:(2)1844年清政府又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复习旧知第1课 鸦片战争世界文明古国复习旧知第1课 鸦片战争性质:是以掠夺为目的的非正义的殖民主义侵略战争。对中国而言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历史教训:1.落后就要挨打2.中国人民具有无畏强暴,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3.我们要牢记历史,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不能盲目排外,善于接受新事物。4、开放则繁荣,坚持对外开放……例题讲解1. (2021·安顺)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某校计划开展禁毒宣讲活动。以下能列入宣讲内容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邓世昌黄海御敌 D.聂士成保卫天津2. (2021·安阳模拟)茫茫夜色中,查尔斯王子在那个历史性的时刻之后,乘坐皇家游轮离开香港.游轮的起锚处正是距此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登陆的地点.“那个历史性的时刻”是( )A.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B.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C.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D.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解析:据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鸦片是毒品,“国际禁毒日”的设置是为了让大家警惕毒品的危害,故选A;左宗棠收复新疆,与禁毒无关,排除B;甲午战争中邓世昌黄海御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聂士成保卫天津,与禁毒问题无关,排除CD。故答案为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基础上,1997年7月1日,香港首先回归祖国。故题干中的“那个历史性的时刻”指的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AB例题讲解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时人们在吸食鸦片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至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战争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1)根据材料一,谈一谈鸦片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2)导致材料二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事件?发生在哪一年?(3)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4)材料二中的战争结束后,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其条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案: (1)摧残了当时人们的精神和体质;加剧了中国的贫弱。(2)虎门销烟;1839年。(3)中国武器落后,英国“船坚炮利”。不是。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综合国力落后。(4)《南京条约》;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世界文明古国复习旧知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要求修改条约 遭到清政府的拒绝,“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直接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根本原因)目的: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战争性质: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侵略国:俄、美、英、法四国借口:英国的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的借口“马神甫事件”过程:1856年10月英国侵略者进攻广州,法国随后加入。1857年攻陷广州1858年6月清政府被迫和俄、美、英、法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随后,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60年8月,英、法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英法联军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之后为了掩盖侵略真相放火烧毁。结果: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四国签订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世界文明古国复习旧知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加深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条约内容:《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通商章程善后》: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北京条约》: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度增加。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会发生,“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怕困难,刻苦勤奋,弘扬民族精神;勤于实践、开拓创新,增强个人能力例题讲解1.英法联军之役快将完结时,俄国声称自己调停战争有功,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定两国“共管”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这段材料意在强调( )A.中俄《北京条约》的签署遵循双方自愿原则B.俄国获取土地是调停战争的回报C.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攫取大量利益 D.中俄《北京条约》划定了中俄的国界2.一位历史学家说:“1850年至1861年,咸丰帝当了11年的皇帝,没有过一天安生的日子。“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③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④八国联军侵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英法联军之役”“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可知,这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由“承认《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将原定两国‘共管'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利益,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目内容,排除;故答案为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0年至1861年期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鸦片战争是1840年到1842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到1901年,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CB例题讲解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英法等急于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他们片面地认为,商品难以在中国打开销路是因为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三国两次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由于此时清政府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心怀疑惧,又认为外国公使进京有损“天朝尊严”,因此拒绝了“修约”的要求,英法就决定用战争手段迫使清王朝屈服,达到重新“修约”、扩大侵略的目的。——《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情形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是无法恰当进行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被认可,所有的房间都是被洗劫一空。清国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砸掉……——《纽约日报》1860年10月9日(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法为什么要向清政府提出“修约”?“用战争手段”指的是后来发生的哪一场侵略战争?(2)材料二的“那里”指的是什么地方?参与这场洗劫的强盜是谁?(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材料中涉及的事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答案:(1)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第二次鸦片战争。(2)圆明园;英法联军。(3)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世界文明古国复习旧知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举行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大风暴即将来临初步建立:金田起义不久,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1953年2月,太平军沿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等重镇.3月20日,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建立农民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土地分配: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 和年龄平均分配;“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它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当时的环境下无法真正实施。思考:《天朝田亩制度》能实现吗?为什么?世界文明古国复习旧知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北伐东征:1853年,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天京事变: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出走,这次事变导致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个体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生产力)《资政新篇》:因天京变乱,国势大衰,为重振朝纲,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天京陷落:1864年,清军攻陷天京,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性质: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失败原因:中外势力联合剿杀(客观)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无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主观)例题讲解1.(2021·玉林)1853年,太平天国为了巩固政权,建立一个理想的地上“天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颁布(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北京市民宣言》 D.《变法通议》2.“因时制宜”四个字是《资政新篇》的总精神。文章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提出了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这说明《资政新篇》( )A.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B.符合太平天国的斗争实际C.得到了西方列强有力支持 D.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1859年洪仁玕所著,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排除;C项是五四运动时期起草的宣言,排除;D项是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1896年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故答案选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提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铁路、轮船等各项事业,从而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故选D;洪仁玕是体现资产阶级思想,不是反映农民的要求,排除A;当时太平天国忙于战争,《资政新篇》的提出根本无法实现,B错误;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答案为:D。AD例题讲解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参加拜上帝会的人越来越多,“阎罗妖”不断逮捕教徒,我们组织了太平军与这帮清妖阎罗们斗争,我们从金田村起义,一路势如破竹,直达南京,天王坐了龙座,南京也叫天京了,成为天国的都城。材料二:天朝定都后,伴随着军事发展,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说我们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我的天国梦终于要实现了!材料三:1856年,太平天国士兵中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天国竟然变成这样了,天国该怎么办呀?我迷茫了。材料四:终于到这天,天国城破!正所谓:“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们”在太平天国军事生涯中经历的重大事件。(2)材料二中《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符合了当时广大农民的哪一愿望?(3)材料三中的歌谣反映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太平天国有何影响?(4)导致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除材料四中的“煮豆燃萁”之外,还有哪些原因?答案:(1)重大事件:金田起义、定都天京。(2)愿望:农民强烈要求获得土地。(3)事件:天京事变。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4)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统治者日益腐败,脱离民众;战略上的失误等。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