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XX 学校 2022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小学版)教师姓名: 任教年级:三 任教班级:班级 总人数 上期期末质量监测情况统计 备注100分 80分以上 60分以上 不及格73 43 0 39 39+2 1谈谈你的学生:二年级学生对科学课充满了好奇,爱思考爱操作爱看视频爱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及时准备实验操作材料。从上学期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推力拉力、磁铁的奥秘兴趣浓厚,但探究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合作意识和组长的组织能力有待加强。上课积极发言,品学兼优的有:潘攀、刘芸静、赵蕊淇、董元博。学习有困难,反应慢的有郭煦辰、肖康翔、黄福星。上课不认真的有粟星辰、余昊林、陈君浩、张旭尧、刘凯瑞、李宗阳等。写写你制定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单元/课题课标点(科学知识)科学态度、STSE一、空气的研究 1、空气占据空间吗 2、空气有质量吗 3、空气怎样流动1、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 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 2、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1、细心观察,大胆质疑,尊重 事实,培养探究兴趣。 2、了解空气与我们的生活的关 系,体会技术为科学研究带来的便利二、各种各样的动物 1、昆虫 2、鱼 3、鸟 4、哺乳动物 5、珍稀动物 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 特征 2、 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 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 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表现岀对几类动物的观察兴趣。 细致观察、如实描述。面对 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3、继续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三、土壤 采集土壤 土壤的成分 土壤的种类 4、土壤的保护1、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2、地球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 壤,生存着生物。 3、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着各种自然资源。 实事求是,严谨认真,乐于表达和分享 珍惜土壤资源,具有参与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土壤资源。四、固体、液体和气体 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 它们有确定的体积吗 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 态、液态和气态。 2、利用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1、细心观察,尊重事实。 2、生活中有很多与物质三态有 关的现象和问题。五、热胀冷缩 1、知冷知热 2、液体的热胀冷缩 3、气体的热胀冷缩 4、固体的热胀冷缩 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 2、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 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 单位 3、加热或冷却时物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加热和冷却也可以改 变某些物质的状态能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学 习科学家的科研精神,尝试多 方法探究 知道温度是生活中一项重要 的指标;热胀冷缩在生产生活 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温度计 是热胀冷缩原理的应用 培养辩证价值观,理解科学 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六、学蔡伦造纸 蔡伦造纸的历史 我们来造纸1、工程和技术的产品能够改变 人们的生产、生活 2、技术发明通常蕴含着一定的 科学原理。 3、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 4、工程的核心是设计。 5、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 种思路、多样方法设计造纸流 程并实施,愿意合作与分享。 增强民族自豪感。 了解并意识到人们不断改进书写材料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 技术进步促进了社会文化的 发展。了解科学与技术、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说说你所教的教材(内容、重难点、教法学法分析):第一单元“空气的研究”:教材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设置“空气占据空间 吗”“空气有质量吗”“空气怎样流动” 3课,以观察、实验为主要方式,引导学 生认识空气占据空间、具有质量、怎样流动。每课按“示例聚焦(情境导入)一 类比举证(实验、测量)一归纳特征一判断检验一拓展迁移”的活动流程,认识 空气的三个特征,重点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实验、测量、制作等技能。教材利 用常见的玻璃瓶、矿泉水瓶、乒乓球、水槽、漏斗等器材,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发现空气占据空间;再用电子秤测量苹果、牛奶等物品,引导学生在学习使用天 平的同时,引发学生产生关于空气是否有质量的问题,并设计实验发现空气具有 质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空气流动的相关现象,驱动学生用自制纸风车判断热 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再用科技史验证实验发现,最后布设探究活动“模拟风的形 成”和指南车信箱“自然风的形成”,帮助学生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 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教材采用“分分总”的结构构建单元,按由 浅入深、由点到面的思路,布设“昆虫”“鱼”“鸟”“哺乳动物”“珍稀动物” 5 课。前4课均按“情境导入一示例聚焦(观察身体特征)一类比举证(比较其他 动物)一提炼概念(叫什么)一判断检验”的活动流程,重点训练学生观察、比 较、类比、分类等技能,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昆虫”“鱼”“鸟”“哺乳动物”等 动物类别概念。第5课引导学生搜集“珍稀动物”的资料,引导学生追寻它们成 为珍稀动物的原因,激发保护动物的自主意识,主动寻找保护它们的办法。 第三单元“土壤”:教材基于三年级学生对土壤的神秘感:“土壤里有什么?” “土壤里为什么能长出庄稼 ”布设“采集土壤” “土壤的成分” “土壤的种类” “土壤的保护”四个层层递进的课题,引导学生通过6个科学探究活动,了解土壤 的构成,了解土壤对于人类的作用,感悟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意义,并主动参与到 保护土壤的行动中来,重点训练学生的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和提问能力,兼 顾调查、分析等其他探究能力。教材以“本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既符合教材 “研究身边物体”的要求,同时又体现了 “从科学走向生活”的新理念,并贯穿 热爱家乡的思想。 第四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材以比较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变” 与“不变”为线索,布设了 “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它们有确定的体积吗”和 “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 3课,共6个活动,引导学生针对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 状、体积、质量进行对比观察、对比实验、对比测量,发现它们是否有确定的形 状、体积和质量,进一步认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重点训练学生的观察、 实验测量能力、归纳抽象能力,并学习使用量筒。 第五单元“热胀冷缩”:教材从学生感知冷热的活动中引发矛盾,引出问题, 进而提出温度的概念,并学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从探究温度计的制作原理,进而发现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从观察“热水中瘪乒乓球恢复形状”这一现象,引 发学生探究空气是否会热胀冷缩;从“英国第一条发生扭曲和断裂的铁轨”现象, 引发学生探究固体是否会热胀冷缩。教材有3课用科技史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题, 凸显科技史特色,通过一番实验探究明了后,又回归生活,通过资料的呈现、事 例的列举、亲手设计制作等途径,拓宽、加深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 处有科学,科学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社会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单元 能力训练的重点是观察、实验、记录、分析能力,兼顾培训学生细致、认真、严谨的科学学习态度。 第六单元“学蔡伦造纸”:教材采用“重演科技史”的思路,布设)蔡伦造 纸的历史” “我们来造纸” 2课,共6个活动,以“书写材料的演变”科技史为载 体,引导学生学习蔡伦造纸技术,研究现代纸的材料、结构,为学生设计造纸方 案作好铺垫。按“设计方案(案例引导)一制作一试验评估一改进优化”的思 路,驱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造纸任务,经历“做技术”的全过程,以 “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术素养。聊聊你的措施(有效教学、学习辅导、习惯养成):1、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兴趣和习惯 三年级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制作等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 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搞好本学期科学课教学,既要了解本 学期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更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还要了解这个年龄段学 生的认识特点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心理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1)问题情境导向,激活探究兴趣 (2)精心组织活动,把握教、扶、放时机 (3)尊重个性发展,重视习惯培养 2、优化科学探究课教学,重视探究能力培养 科学探究与交流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科学学习方式和科学研究的方式,是形 成科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同时,也是一种综合的能力。 中年级定位于引导性探究,将侧重训练借助工具或仪器观察、测量、描述、 类比、归纳、抽象、概括、分析等单项技能方法,以及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 理信息等综合技能。 3、优化概念课教学,注重概念自主建构 概念是从自然现象、科学事实和实验中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抽象出来的,把 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征或属性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因此,概念建 构需要以观察(实验)、比较为基础,再针对搜集的信息运用归纳、抽象、概括等 逻辑思维方法概括而成。 4、明确观察活动要求,注重观察能力培养 (1)必须准备好观察材料。 (2)把握各课的观察重点。“让我们从观察开始”的重点是对学生的感官进 行训练,使学生认识几种基本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会用光滑、粗糙描述 物体表面的质地;“认识天气”的观察重点是观察天气的变化;“生活中的材料” 是观察物体由哪些材料组成的,观察重点是教给学生“把整体分为部分”进行观 察的方法。 (3)掌握观察活动的基本步骤:明确观察的目的。讲解观察重点和观察方法。 学生分组观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小结。 5、规范实验操作流程,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保持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空间。遵循规定的安全实验程序。建议并执行恰当的安全操作步骤。意识到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如在用火加热或使用化学药品 时可能出现的灼伤;使用玻璃器皿或锐器时可能出现的刺伤;观察动植物实体时 可能出现的意外伤人;以及感官观察时的安全隐患,如强光、强噪声、强刺激异味,户外活动碰触不明物体,等等。认真按照教材和教师的指导、示范进行活动(包括户外)。始终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定定你执教的研究课:上课时间:第 周 级别: 课题: :想想你(将)展开的课题研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教学进度: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1 常规教育,上期试卷分析1 上期期末总结,编座位,翻阅新书1 2 白板教学 8.30-9.32 空气占据空间吗 1 1.2 空气有质量吗 1 2 白板、实验教学9.6-9.103 1.2 空气有质量吗 1 1.3 空气怎样流动 1 2 白板、实验教学9.13-9.174 中秋放假 0 2.1昆虫 1 1 白板、实验教学9.20-9.245 2.2 鱼 1 国庆放假 1 白板、实验教学9.27-10.16 国庆放假 0 10.4-10.87 2.3 鸟 1 2.4 哺乳动物 1 2 白板、实验教学10.11-10.158 2.5 珍稀动物 1 第一二单元复习检测1 2 白板、实验教学10.18-10.229 3.1 采集土壤 1 3.2 土壤的成分 1 2 白板、实验教学10.25-10.2910 3.3 土壤的种类 1 3.4 土壤的保护 1 2 白板、实验教学 11.1-11.511 期中复习 1 期中测试 1 2 白板教学 11.8-11.1212 第三单元复习检测 1 4.1 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 1 2 白板、实验教学11.15-11.1913 4.2它们有确定的体积吗 1 4.3 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 1 2 白板、实验教学11.22-11.2614 第四单元复习检测 1 5.1 知冷知热 1 2 白板、实验教学11.29-12.315 5.2 液体的热胀冷缩 1 5.3 气体的热胀冷缩 1 2 白板、实验教学12.6-12.1016 5.4 固体的热胀冷缩 1 6.1 蔡伦造纸的历史 1 2 白板、实验教学12.13-12.1717 6.2我们来造纸 2 2 白板、实验教学12.20-12.2418 第五六单元复习检测 1 期末复习 1 2 12.27-12.3119 期末复习 2 2 1.3-1.720 期末考试 2 1.10-1.1421 期末总结 1.17-1.21本学期将准备的教具: 单元单元/课题活动材料准备课时 建议一、空气的研究1.空气占据空间吗玻璃瓶、橡胶塞、漏斗、烧杯、石块、吸管、水槽、乒乓球、 去底的矿泉水瓶、水、学生活动手册等12.空气有质量吗分组材料:托盘天平、简易天平、电子秤、苹果、牛奶、小皮 球、打气筒等23.空气怎样流动分组实验材料:5cmX5cm的绘图纸4~6张、圆规1个 、图钉4~6枚、小木棍(或竹筷)4~6支、 小剪刀、蜡烛、火柴、蚊香、模拟风的形成实验装置箱等。1二、各种各样的动物1.昆虫分组材料:印有蚂蚁、蜻蜓、蝗虫的动物卡片或标本 教师材料:蜜蜂、蟋蟀身体结构图;蜈蚣、蜘蛛、天牛、螳螂等动物图片。12.鱼分组材料:水槽、放大镜、毛巾、镶子、小金鱼;草鱼、鲫鱼图片。 教师材料:实物投影;金鱼图片、金鱼身体结构图;鱼在水中游的视频素材。13.鸟分组材料:鸽子的羽毛、滴瓶、滴管、剪刀、放大镜 教师准备:鸵鸟、鸡、蝙蝠、蜻蜓、鸽子图片PPT14.哺乳动物分组材料:猫、羊、狗等常见哺乳动物繁殖与哺育图卡 教师材料:蓝鲸、 蝙蝠、鼩鼱等动物的相关图文资料15.珍稀动物分组材料:提前布置任务,搜集中国常见的一些珍稀动物的资料。 教师材料:中国特有野生珍稀动物的PPT或视频资料1三、土壤1.采集土壤分组材料:土壤标签卡、花铲、可密封的塑料袋、白纸、记录纸 教师准备:土壤标签卡、土壤标本、标本制作微课。12.土壤的成分分组材料:土壤标本、托盘、放大镜、镊子、烧杯、搅拌棒、塑料袋。 教师准备:提前静置的用水分离土壤的实验材料13.土壤的种类分组材料: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土壤标本、托盘、放大镜、 喷壶、观察渗水性材料、烧杯、铲子 教师准备:土样、土壤分类知识图片、不同类型的土壤、花盆。14.土壤的保护教师准备:PPT课件,人类破坏土壤资源图片、视频。保持水土实验演示材料1四、固体、 液体和气 体1.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分组材料:七巧板、塑料收纳箱、玻璃弹珠、积木、儿童小玩具、水、不同形状的玻璃容器、打气筒、各种形状的气球 教师准备:集气瓶、玻璃盖片、火柴(打火机)、白纸12.它们有确定的体积吗分组材料:橡皮、注射器、水、塑料盒、烧杯、量筒、不规则形状的石块13.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分组材料:橡皮泥、冰、杯子、电子秤(天平)、气球 教师准备:蜡烛、气球、橘子、烧杯、水、火柴(打火机)1五、热胀 冷缩1.知冷知热分组材料:烧杯、不同温度的水、红水温度计 演示材料:演示温度计、体温计、水银温度计等其他温度计12.液体的热胀冷缩制作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材料(红水、带塞的玻璃小瓶、透明的细玻璃线管或塑料管或透明吸管)、冷水、煤油、洒精、水槽、热水13.气体的热胀冷缩教师演示材料:瘪乒乓球、热水 学生实验材料:烧瓶、气球、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带软管的胶塞、烧杯14.固体的热胀冷缩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金属球、金属环)、洒精灯、火柴、 烧杯、水等。1六、学蔡 伦造纸1.蔡伦造纸的历史分组材料:竹片、木片、毛笔或软笔等;放大鏡、各种纸。演示材料:代书写材料的发展以及呈现蔡伦造纸各流程的影像或教学课件。12.我们来造纸分组材料:牛皮纸、卫生卷纸、报纸、复印纸、作业本纸、纸盒、麻料、树皮等;水槽、玻璃棒、抄纸器、 泡沫塑料板、吹风机等。演示材料:教学课件、现代造纸工艺的相关影像资料等。2学校审阅意见:(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