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章 声现象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学会用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3.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培养学生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难点:做好真空罩实验。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橡皮筋、铅笔、木盒、真空罩、闹钟、鼓、光碟、光盘、存储卡。教学互动设计: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呢?2、 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声音的产生想想做做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观察、体验、总结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从上面的活动可以看出, 橡皮筋嗡嗡作响时,橡皮筋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大量的观察、分析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vibration)产生的。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说出一些发声现象的道理吗?比如蝈是怎么发声的?如果让发声的物体不在发声,又该怎么做?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如图是早期的机械唱片表面的放大图。从图片上可以看到,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现了用磁带、激光唱盘和存储卡等记录声音的方法。(二)、声音的传播人们听到声音时往往距发声的物体有一定的距离,那么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大远处的呢?演示如图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注意声音的变化。实验现象: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减弱。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听到的声音逐渐增强。推理:真空不能传声。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正是平时大家并不留意的空气传送了声音。如果没有空气,人们无法正常交流。太空中没有空气,哪怕离得再近,航天员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以击鼓为例:鼓面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跟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soundwave)。想想做做用一张桌子做实验。一个同学轻敲桌子( 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由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实验现象和结论一个同学轻敲桌子( 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敲击声。说明桌子能够传声。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桌子也能传声。气体、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其实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气体、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其实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大量实验表明,声音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叫做介质;传播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三)、声速声音传播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音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温度有关。通常情况下,固体的声速大于液体的声速,液体的声速大于气体的声速。声的反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我们对着远处的高墙或山崖喊话以后听到回声,就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回到耳边,人们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是会觉得更响亮。音乐厅中常用这种原理使演奏的效果更好。三、总结反思,超越自我1.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叫做介质;传播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形成回声。3.声音传播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通常情况下,固体的声速>液体声速>气体声速。四、板书设计,整合提升1.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叫做介质;传播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形成回声。3.声音传播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通常情况下,固体的声速>液体声速>气体声速。五、大海扬帆,尝试远航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说话是由于声带的振动而发声B.青蛙“呱呱”是由于鸣囊的振动而发声C.琴声是由于琴弦的振动而发声D.笛声是由于笛管的振动而发声的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课堂听到老师声音是由墙壁传播的B.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听到火车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是通过空气传播的D.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听到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3. 关于声速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快慢用声速描述B.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D.声音在空气中随温度升高声速增大4. 将耳朵贴在长铁管一端,让另一人敲击铁管的一端,你会听到( )A.一声,是由于空气传播的B.一声,是由于铁管传播的C.两声,第一声是由于空气传播的D.两声,第一声是由于铁管传播的5. 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两个人站在百米外的地方,都能听见彼此的声音,而且是再小的声音,都可以听得一清二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通过墙体直接传播的B.声音是通过空气直接传播的C.声音经过墙壁折射,通过墙体传播D.声音经过墙壁反射,通过空气传播参考答案1.D;2.C;3.C;4.D;5.D六、作业:P31.T3课外作业P31T1、T2、T4、T5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