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2022新课标版)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6.校园里的植物【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实地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知道常见植物的主要外部特征,认识到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它们是有生命的。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常见植物的不同外部特征。探究实践:在实地观察中,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态度责任: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能持续关注周围植物的形态,增进喜爱植物的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校园常见植物,能观察、描述外部特征。难点:画出植物的形态特征。【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课前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观察,弄清校园里植物的名称及生长环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制作植物标签,辅助学生观察。学生:1.每组提供铅笔、橡皮、放大镜;2.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校园中植物的图片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走进校园观察更多的植物。1.课件出示校园中一种植物的图片,如松树或银杏树。提问:你认识这种植物吗?它叫什么?你在哪些地方见过?2.多角度图片展示植物的特征,包括树冠、茎、叶等结构。提问: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个植物有哪些特点?讲述:除了这种植物外,校园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植物。让我们一起走进校园,观察更多的植物吧。揭示课题:校园里的植物(板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并试着用自己的话去介绍植物,激发学生观察和认识校园植物的兴趣。二、观察校园里的植物(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放大镜、铅笔、橡皮、观察记录单提问:外出观察,我们需要注意什么?1.外出观察活动前讨论(预设5分钟)(1)外出活动的工具提问:到校园中认识了解的植物,我们要准备哪些工具帮助我们观察记录呢?(2)外出活动的方法提问:出去后,如何对一株植物进行观察呢?我们有哪些观察方法?(3)外出活动的注意事项提问:走出教室,除了要认真观察植物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引导:①小组活动,不乱跑;②注意安全,防受伤;③举手示意,提问题;④爱护植物,不乱拔;⑤观察记录,要记好;⑥听到铃声,快集合。提问:用什么方法记录呢?2.外出观察活动(预设20分钟)(1)教师指导,集体观察教师带学生到事先确定好的一株植物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观察。提问:我们现在确定观察这株植物,我们怎么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它长在哪里,如何记录?教师引导介绍:先远远地看,描述整株植物的轮廓,简单地画下来,再走近看一看,观察植物的结构,并画图记录。(2)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安全区域内自主选择植物进行观察,尽量不同小组间观察不同的植物,从而发现校园植物具有多样性。同时教师巡视指导,解决个别学生的提问,并拍摄各组观察的植物的照片,以备研讨时辅助交流。【设计意图】在自主观察开始前,引导学生交流观察方法、记录方法及注意事项。在观察活动时,教师随时给予学生指导,方便后续交流汇报。三、交流我们观察的植物(预设8分钟)材料准备:图片、学生记录单1.观察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并组织进行交流。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植物,它长在哪个地方?它有什么特征?汇报参考格式:我观察的植物叫……,它生活在……,它的特征是……(预设: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画下来的植物,介绍植物的名称并描述相关植物的特点及生存环境;同时教师展示之前拍下的植物图片,辅助学生交流。)2.小结:校园中不同的地点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名称,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植物。【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主动交流汇报所观察到的植物,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植物的特征及生长的地点。四、观察活动中的新发现(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课件提问: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有什么新的问题吗?小结:课后有兴趣的小朋友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观察,有问题可以及时找老师解决,保持这一份探索的兴趣,你会有更多收获!【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与疑问,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五、板书设计【疑难解答】1.学生在校园中观察植物时,向教师求教植物的名称,但教师也不认识,怎么办?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手机下载“形色”“花伴侣”等植物识别软件或小程序,对植物进行拍照搜索,目前这类程序识别能力较强,可识别大部分植物。另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先把不认识的植物记录(画)下来,并标上记号,向园林维护人员等专业人士进行问询。2.学生在记录校园中的植物时,示意图画得不是很好,怎么办?对于一年级学生,试着用画示意图来描述记录植物的形态,对于绘画要求不用很高,能画出看到的植物的大致样子即可;与此同时,可以指导学生写出植物名字,记录植物特点,以便后面交流汇报。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