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
一、单选题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读下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近年来,“燕子石”成为奇石市场的新成员。其实,“燕子石”并非是燕子的化石,而是三叶虫的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三叶虫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
A.温暖海水里 B.寒冷海水里
C.温带陆地上 D.热带陆地上
4.下列事件与三叶虫生活的地质时期相同的是( )
A.蓝藻大爆发 B.蕨类植物繁盛
C.无脊椎动物繁盛 D.脊椎动物繁盛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示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6.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8.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
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对比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9.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核能资源丰富
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8日,太阳爆发了强烈耀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太阳耀斑是( )
①光球层上的暗黑色斑点 ②色球表面突然增亮的斑块 ③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④太阳吸收能量的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太阳耀斑剧烈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有( )
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全球许多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C.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 D.引起对流层大气的垂直运动
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孕育,主要是因为( )
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 B.日温度两极化现象 C.缺乏足够的液态水 D.距日距离较远
13.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
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20年4月美国宇航局(NASA)表示在开普勒历史数据中发现了一颗隐藏的类地行星(Kepler-1649c),它距离地球约300光年,接受的光照约为地球的75%,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完成下列小题。
14.行星(Kepler-1649c)位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15.依据材料信息推测,行星(Kepler-1649c)( )
A.运行的轨道环境不安全 B.可能存在固态和液态水
C.公转轨道半径一定大于日地距离 D.具有适合生物呼吸和生存的氧气
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度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①②③④点中地壳最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假如有一天我们能“遁地”前往地球另一侧去看看,从③地垂直钻入地下,保持直线前进,在穿过地心前,我们依次穿过的是( )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登堡面
B.地壳-软流层-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C.岩石圈-软流层-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登陆火星五周年之际,“好奇号”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
18.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 )
A.火星体积密度较小 B.火星上没有液态水 C.火星表面温度高 D.火星上大气稀薄
19.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
A.火星公转速度快 B.地球更靠近小行星带 C.火星大气稀薄 D.火星的质量小
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蓝月亮”应属于( )
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
21.“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
A.太阳 B.地球 C.行星 D.恒星
日偏食,是指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被月球部分遮住的天文现象。2019年1月6日,中国迎来了本年第一场日偏食。下图为山东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日偏食发生过程中拍摄的一组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日偏食发生时,地月位置关系(白色为光照面)应为下图中的( )
A. B. C. D.
23.日偏食景观图中的太阳层次为(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日核
二、综合题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内部活动是导致地壳厚度和地势起伏变化的根本原因,地球内部活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球内部莫霍界面等深线分布示意图。
(1)据图说明莫霍界面深度与地势高低的关系。
(2)判断图中河流的大体流向,并依据莫霍界面等深线分布说明理由。
(3)推测某地质勘探队利用地震波在该地探测是否有油气资源的最简单方法。
25.下图为我国与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分布规律。
(2)我国东部35°N以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小。简析其原因。
(3)我国30°N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太阳辐射总量大,而气温却较低。试解释其原因。
26.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乙____。
(2)地震波在地壳和地幔的传播速度不同,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的地震波。对B、E两点传播的线路分别是AB和AE的连线(直线),波速较快的是____观测点,造成该地波速较快的原因是地震波主要通过_____(填圈层)传播。
(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地壳内部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_____。
(4)人类最深的钻孔位于俄罗斯的科拉半岛上,深度达12262米。对各类孔底动力机、钻头、测井仪器、电缆等钻探工具要求很高。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俄罗斯科拉半岛上的钻孔最深处到达了上图中的___层
超深钻井的钻探工具相比较常规的钻探工具应具有的特点是_____
A.耐低温B.耐腐蚀C.耐高温D.能适应黑暗环境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下图)
(1)材料一中,A为太阳大气层中的____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为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B层为太阳大气层中的____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为____。C层为太阳大气层中的____层。平时我们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大气层是____层。
(2)从材料二中信息可以推断____年是第26个太阳活动高峰年。
(3)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 B.干扰家庭有线电视的收视质量
C.影响罗盘指示方向的正确度 D.导致我国很多地方产生极光现象
(4)考虑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 )(不定项选择)
A.通信部门 B.航空航天部门 C.有色冶金部门 D.气候研究部门 E.商业零售部门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D 6.D 7.A 8.C 9.A 10.B 11.C 12.C 13.A 14.C 15.B 16.A 17.D 18.B 19.C 20.C 21.D 22.A 23.A
24.(1)莫霍界面深度与地势高低呈正相关。
(2)流向:自西向东流。理由:河流沿线的莫霍界面等深线数值自西向东逐渐减小,说明地势西高东低。
(3)测量该地是否有横波穿过。
25.(1)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小。
(2)我国东部35°N以南地区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强,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世界同纬度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
(3)我国30°N西部地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旱,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小,所以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比东部地区大;但由于我国西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所以西部地区气温较东部低。
26. 莫霍面 古登堡面 E 地幔 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其以下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甲 C
27.(1) 光球 黑子 由于黑子的温度比周围低,所以暗一些 色球 耀斑 日冕 光球
(2)2033
(3)C
(4)AB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