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1)》自主学习任务单阅读提示: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七单元第9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1)》,这个内容在数学书第78-79页。你可以先阅读一下数学书上这部分内容,再利用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课进行学习。一、学习内容:数学书教科书第78-79页“整理与反思”,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5题。二、学习目标:1.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一般步骤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小学阶段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2.能应用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条件提出相应的问题。3.能用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进一步体会实际问题数量之间的联系。三、学习重点:用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四、学习准备:附件中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微课视频。五、学习过程:(一)导入复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要用到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这节课我们对过去用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整理与复习。(二)回顾与梳理1.复习旧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我们学习过解决问题的哪些策略?联系实际问题想一想,这些策略在解决什么问题时用过?提问:(1)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2)我们学习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请你写在下面横线上。(1)(2)2.引入新知指出:像画图、列表等整理条件或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能帮助我们顺利地找到解题思路;像转化、列举、假设、试验调整等策略,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三)练习与应用1.基本练习。(1)“练习与实践”第1题。①独立阅读第(1)(2)题。说一说每题的条件和问题,说说两道题哪里不一样?②引导:这两题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想法,看看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③独立完成。④提问:两题的问题都是求长袖衬衫的单价,为什么解答过程不一样?引导:通过上面两题的解答,你有哪些体会?“练习与实践”第2题。①独立读题,理解题意。结合图形说说第(1)题小芳走过的路线是怎样的,第(2)题两人是怎样行走的。引导:先看看小芳和小军的速度各是多少,想想两人大致在哪里相遇,在图上用一个点表示出来。交流:你估计大致在哪里相遇,怎样想的?②列式解答2个问题。③追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2.综合练习。(1)“练习与实践”第3题。①读题,独立解答。反馈: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列式时分别选择了哪两组条件?②提问:这两种解法思路有什么不同?能说说两种解法分别是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吗?比较:比较这两种列式方法,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试着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2)“练习与实践”第4题。①读题,说说要解决题中的问题,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引导: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想办法解答。②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吗?又是怎样想的?③提问:这两种解法思路有什么不同?“练习与实践”第5题。①独立读题,将这两题分别整理条件和问题。②提问:根据整理的条件和问题,这两题可以怎样解答?③追问:你认为整理的条件和问题对于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四)全课总结今天的复习,我们主要整理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策略。同时我们还用列表整理的策略整理分析数量关系。掌握策略、应用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是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大家在解决问题时,要学会灵活运用。(五)学习检测独立完成自主文件包中的“自主学习检测”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1)》学习检测附答案:1.225÷3×(17+3)=75×20=1500(米)答:这批水管共长1500米。2.(334-100)÷4.5-28=234÷4.5-28=52-28=24(千米)答:货轮每小时航行24千米。3.48÷(3+5)×5=48÷8×5=6×5=30(人)答:其中女服务员有30人。4.20-27×20÷30=20-540÷30=20-18=2(天)答:可以提前2天完成任务。解:设这段公路长x米。3/8x+100=1/2xx=800答:这段公路长800米。解:设小明今年x岁,则妈妈今年4x岁。(x+8):(4x+8)=2:5x =84x=4×8=32答:小明今年8岁,妈妈今年32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