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比例尺(1)》自主学习任务单阅读提示: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第四单元第5课时《比例尺(1)》,这个内容包括数学书第43页例6、第44页练一练和第46页练习八中的第1、2题。一、学习内容:第43页例6、第44页练一练和第46页练习八中的1、2题。二、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平面图或者地图的比例尺,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互相转化。2.注意观察、思考,培养抽象和概括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三、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用比例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应用比例尺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四、学习过程:1.引入新知谈话:同学们一定看过各种各样的地图,有世界地图、有中国地图,还有我们江苏省的地图,如果你家里恰巧有一张地图,请你仔细观察,并拍照上传给老师。通过交流我们看到同学们家里的地图大小不一。以中国地图为例,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就有960万平方千米,人们是如何把它绘制在一张小小的中国地图上的呢?这就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有关。今天要关注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有几种表达形式,各是什么?比例尺的几种形式如何互化?带着这些问题,一起看微课。2.新知学习(1)认识比例尺①审题要求: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②整理条件:如何理解“把这块草坪按一定比例缩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是什么意思?填写下表发在QQ群里与同学交流。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草坪的长草坪的宽③写出比:你能分别写出草坪长、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吗?把你写的发在QQ群里与同学交流。④交流比较:通过交流,我们知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首先应该把它们统一单位,其次对写完的比要进行化简。最后,我们比较写出的两个比,你有什么发现?⑤明确:是的,这两个比是相等的,都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⑥回顾反思:回顾写出比例尺的过程,说说如何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呢?比例尺的意义①思考: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你能说说这个比例尺的含义吗?语音上传给老师。②明确:是的,我们用比来描述比例尺所表示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倍比关系来表述,还可以用画图来表述。(3)认识线段比例尺①引导: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通常用前项是1的比来表示,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叫作数值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厘米,也就是10米。②明确:这种关系还可以用下面的形式来表示。③自主探究:有教材的同学可以看看书上的线段比例尺,量一量图中每一段的长度是多少厘米,想想图中标出的长度表示什么? 在QQ群里以文字和语言的形式跟大家交流。④交流指出:线段比例尺一般画3-4段,每段长都是1厘米。表示1:1000的比例尺时,图上1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的1000厘米,也就是10米,所以要从线段左边的端点起,分别标出“0、10、20、30米”。⑤思考:你能说说图上2厘米、3厘米的距离分别表示实际距离的多少米呢?这与1:1000的含义相同吗?(4)回顾反思①思考问题1: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各有什么特点?把你想说的在QQ群里交流。②明确:它们都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线段比例尺能更直观地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所表示的实际距离。③思考问题2:怎样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相互转化呢?把你想说的在QQ群里交流。④明确:将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值比例尺,根据图上1厘米所表示的距离,推算出相应的比;将数值比例尺转化为线段比例尺,由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推算出图上1厘米所以表示的实际距离。巩固练习练习要求:根据微课上的要求,先独立完成,再看微课核对答案,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在QQ群里向老师提问。练一练第1题。要求:独立从分数、倍比的角度说说图中比例尺的实际意义,也可以观察线段比例尺,说说它表示什么?和老师交流。明确:1:2200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200000倍;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的22千米。1:15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500倍;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的15米。(2)练一练第2题。要求:有教材的同学可以自行量一量图上的线段,没有的同学看微课课件中老师的提示,后独立算出比例尺。(3)练习八第1题。要求:独立完成后说说这个比例尺的含义。练习八第2题。要求:有教材的同学可以自行量一量图上体育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没有的同学看微课课件中老师的提示,后独立算出比例尺,再改写成线段比例尺。4.回顾反思回忆再现:今天学习了关于比例尺的哪些知识?你能回答课前思考的3个问题了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