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相互配合
同仇敌忾
我们去敌后牵制
我们在正面抗击
导入新课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全国性、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什么是敌后战场?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
部编版 八上历史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1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平型关大捷
2
百团大战
3
一、平型关大捷
1.背景: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太原会战
2.时间:
3.地点:
4.军队:
5.领导:
6.结果:
7.影响:
1937年9月
山西平型关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
林彪
将日军全部歼灭。
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平型关是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大捷属于太原会战的一部分。
九一八事变后,汪精卫大唱中国速亡论。1940年3月汪精卫彻底沦为汉奸,成立了汪伪中央政权。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内部亲英美派幻想依靠英美的先进武器等支持,宣扬“速胜论”。
vs
抗战初期国民党内部流传的言论
(1)背景: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
(2)内容:

多助
大国
持久

寡助
小国
速胜
毛泽东在延安作
《论持久战》的报告
(3)意义: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时间
革命根据地
战略总后方
特点、战法
巩固措施
作用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
晋察冀(第一个)、晋绥、晋冀豫、山东、陕甘宁、东江等
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抗日战争的整体。
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麻雀战等战法。
政治上:
经济上: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概况
延安(陕甘宁)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地道战
地雷战
麻雀战
破袭战
麻雀战是抗日游击战的一种作战形式。麻雀在觅食飞翔时,从来不成群结队,多半是一二只,三五只,十几只,忽东忽西,忽聚忽散,目标小,飞速快,行动灵活。仿照麻雀觅食方法而创造的游击战战法叫作“麻雀战”。
三、百团大战
1.背景: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1
“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
囚笼政策
封锁沟
铁丝网
2.时间:
3.地点:
4.指挥者:
5.目标:
6.结果:
7.意义:
1940年下半年
华北地区
彭德怀(100多个团)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铁路 破坏公路 破坏桥梁、隧道
1800多次 2.5万多人 470多千米 1500多千米 260多个
彭德怀在前线
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三光政策
烧 光
杀光
抢光
【 抗日战争时期三次重要战役】
战 役 时间 地点 指挥 主要战绩
历史意义
平型关
大捷
台儿庄
战役
百 团
大 战
1937年
1938年
1940年
平型关
台儿庄
华 北
林彪
李宗仁
彭德怀
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破坏交通线2000多公里,拔掉据点近3000个,毙伤俘日伪军2.5万多人。
合作归纳
课堂小结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增强了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百团大战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1937.8
淞沪会战
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1937.9
平型关大捷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1938.3
台儿庄战役
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
1938.6
武汉会战
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1941.12
第三次长沙会战
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抗日根据点的建立和发展
1940
百团大战
打击了...
提高了...
振奋了...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随堂演练
1.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 徐州会战 D. 百团大战
2.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的重要城市是( )
A.太原 B.延安
C.长沙 D.台儿庄
A
B
3.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制定的政策是( )
A.实行减租减息 B.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C.采取地雷战、地道战 D.发动农民起义
4.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 )
A.显示中国人民强大的武装力量
B.阻止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
C.坚定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
D.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A
D
5.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
B.发动的时间是1940年下半年
C.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利
D.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
C
6、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这首诗描绘的是1940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这场战役(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B
7.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先后建立了四块重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与山西省有地缘关系的就有三块。同时,这期间八路军在山西这块黄土地上与日、伪军作战7万余次,歼灭日、伪军64万余人,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先后转战30个县。下列叙述与上述材料无关的是( )
A.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区之一
B.山西是中国抗战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C.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从山西境内多次转战
D.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
8.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这是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在炮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上写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寄语蜀中父老》。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杀倭贼”的表现是( )
①血战卢沟桥 ②平型关大捷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