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教学设计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单元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学科 部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年级 高一教材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如何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如何发展的?为什么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结合时代发展新变化叙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剖析改革开放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懂得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科学精神: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成功实践,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提高学生能运用能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科学内涵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如中国之治的成果) 公共参与: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懂得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切实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法治精神:树立法治意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重点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每个历史阶段遇到的问题,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不断研究问题、不断回应问题的结果,明确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次代表大会的回顾)通过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经历了一个从创立到发展、从发展到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一个时期的理论创新)阐释改革开放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明确各自的含义、四者关系和重要意义,坚定“四个自信”。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结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难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经历了一个从创立到发展、从发展到不断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通过“中国崩溃论”的崩溃(同步视频)导入 在新中国建设发展改革的时期,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一路走来中国经济非但没有出现所谓的崩溃,还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风景这边独好”。最终是谁脱颖而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 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同步总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创立、发展与完善的。引入本课讲授新课 分议题(一)选择走什么样的路(同步视频《崭新命题 中国特色》)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十二大以来党代会报告题目及主题 【思考】(1)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邓小平就指出:“十二大同七大比,同七大起的作用一样,七大是把革命引向胜利,十二大是把建设引向胜利。”阅读教材、观看视频《党史故事100讲 崭新命题 中国特色》,结合情境材料,说明邓小平高度肯定党的十二大的原因是什么?这有何意义?(2)阅读教材36、37页,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都一以贯之,取得了哪些重大理论成果。请结合表格整理探究成果。 1.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发展完善分议题(二)“中国之治”PK“西方之乱”: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素材:中美建交44年,中国人大致有几个阶段的心路历程: 【思考】【思考】结合上述情境材料和视频,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之治”即具体体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含义、关系及坚定“四个自信”【情感升华】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素材:例举中美山火应对机制体制机制和结果对比反思。 八月末的重庆山火,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川渝儿女保卫家乡的最燃时刻。烈火包围的重庆高温趋于50°,而重庆娃儿们的热情和义无反顾,是足以沸腾人心的100°。最戳我的一句话是:你别看那些孩子们整天吊儿郎当,玩心很重,但是真遇到事儿了,他们是真敢上。大是大非面前,他们都很爱国,我们从他们身上似乎能get到那句话的精粹——“那代人,回来了”。 曾经誓死守卫旧中国的华夏儿女,现如今在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以另一种身份和姿态,守护着和平年代的祖国和同胞。他们或许是身着防疫服的白衣天使、或许是逆风前行的志愿者、或许是灾难面前总要冲到一线的消防战士、或许只是一群平日里玩世不恭又桀骜不驯的摩托少年。 今天的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加坚定“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做一个信仰坚定的爱国者,做一个敢为人先的创新者,做一个文明风尚的引领者,做一个艰苦奋斗的建设者为爱国主义注入新的内涵。课堂练习 1.2019 年 10 月 1 日,我们成功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庆祝活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巨幅画像分别在“建国伟业”“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方阵的簇拥下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不同方阵代表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B)①“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科学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 21 世纪 ③“与时俱进”——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伟大复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 B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②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④新形势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全社会积极应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与伟大。此次抗击疫情尽显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之自信,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对疫情中呈现出来的"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A )①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敢于作为——坚定道路自信②建立了联防联控的机制,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③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突出以人为本坚定文化自信④防控理念、中医药救治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坚定理论自信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4.(24届浙江温州新力量联盟高一政治期中联考)2020 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 30周年。30 年来,浦东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从一个荒凉区域,发展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这表明:( A ) ①上海浦东的发展有利于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途径②浦东奇迹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③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上海浦东新区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④建设上海浦东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课堂小结 结合时代发展新变化叙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阐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懂得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板书 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什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①回答的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②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到1990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到二十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回答的问题: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②三个代表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科学发展观:①回答的问题: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课题。②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问题: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四个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四个自信(1)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