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 学 设 计课题 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二年级教材分析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我首先谈一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新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制》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的内容,包括我们身边的家乡人和可敬的家乡人两部分。主要是讲解《我们生活的地方》,学生在上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家乡的山水和家乡的物产,本课主要是讲解家乡的人情,重在让学生感受家乡的人美。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更偏重于培养学生对家乡的人物情感,因此情感目标在本节课更为显著。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道德修养: 了解家乡人的生活法治观念: 感恩、尊重身边的家乡人健全人格:了解家乡人的生活,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责任意识:树立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意识重点 了解家乡人的生活,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难点 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美丽的家乡,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我们看到的只是家乡的一个部分,我们的家乡江宁还有更多的景点,更丰富的物产。那么所有的这一切是谁创造的呢?那你们觉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呢?对,都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学生倾听,思考,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 通过引导学生简介家乡人,引入本节课课题。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寻找身边的家乡人图片欣赏阅读以上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身边的家乡人 提起身边的家乡人,你会想到谁呢?提示:像这样说一说:我最熟悉的身边人是( ),生活在他们身边我觉得( )这样做对吗?小结:我们要团结友爱,彼此尊重,共同构建和谐的家乡。目标导学二:感恩默默奉献的家乡人你说我们:感受家乡人像这样说一说:默默为我服务过的有( ),我想对他说( )活动:感恩家乡人小结:我们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3.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这样一些比较特殊的人,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他们,但他们都在默默地帮助我们。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向他们表达感谢呢?写张纸条放在奶箱里,问候送牛奶的叔叔阿姨给居委会写一封信,感谢带给小区清洁的环卫工人……4.遇到下列情形,该怎么做?目标导学三:为可敬的家乡人点赞说一说,下列情形,体现了哪些品质?探究与分享你身边还有哪些可敬的家乡人?分小组进行活动,制定“家乡名人采访计划”,合作完成调查采访,填写“可敬的家乡人”光荣榜。想一想:思考:我们身边有那么多为家乡作出贡献的人,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他们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精神力量,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大爱。一个个真实、普通的故事更能引起强烈共鸣。小结:我们身边的个人和群体,都在为家乡作着贡献。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为他们点赞!向劳动者致敬说一说:长大后我想做一名( ),为家乡和祖国发展贡献力量!课外拓展搜集为家乡做过贡献的名人故事 学生欣赏图片,结合自身感想,谈自己的感受,例如: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说一说格式,进行述说。学生观看漫画,进行评析,例如:这样做不对因为不尊重人……学生根据要求,填写,并交流。学生分析如:食堂师傅准备了美味的饭菜……学生根据提示,分析并交流,如:理解外卖小哥的不容易,理解和包容……学生认真研读材料,分析交流如:体现了劳动人民勤劳的品质、诚信品质……学生小组讨论,根据教师出示的“光荣榜”,完善表格,并在班级进行交流分享……学生根据提示,写出对劳动者致敬的词,并交流 通过展示家乡的人和物,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为下边问题的探究:感谢身边的家乡人奠定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漫画中的做法,使学生在分析过程中,领悟到作为家乡人,要做到团结友爱,彼此新生的道理。活动:感恩家乡人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几则情景,明确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遇到下列情形,该怎么做”这一问题的设置,旨在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理解和包容的品质。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共同完成表格,从而清晰的理解家乡“光荣榜”的理解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向劳动者致敬的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向劳动者学习的积极性。课堂练习 小组讨论: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对身边的家乡人说一声“谢谢”,提示:例如:送贺卡,写感谢语等 学生构思,交流课堂小结 同学们,不管是普通的一员,还是杰出的名人,他们都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我们的家乡才变得如此美丽,如此富饶!作为一名家乡人,我们为此而骄傲!板书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寻找身边的家乡人感恩默默奉献的家乡人为可敬的家乡人点赞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