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9.2.2《创新改变生活》(课件44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9.2.2《创新改变生活》(课件44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统编版 九年级上
第二节 创新永无止境
新知导入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知道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明确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道德修养:
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热爱科学、热爱创新。
法治观念:
懂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责任意识:
树立创新精神,同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懂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教学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教学难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理解创新精神。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0-28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时间:5分钟
1、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是什么?
2、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3、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
4、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5、万众创新的重要性是什么?
6、万众创新对企业有何要求?
7、创新精神的表现有哪些?
8、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9、创新的目的是什么?
自学导航
新知讲解
一、创新强国
远程操控机器人工作
中国3D打印博物馆
未来农场的自动化设备
智能家居生活
想一想:创新如何让未来生活查得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
(1)可以联网的便携式移动健康和医疗设备,能够获取远程的专业健康医疗服务。
(2)智能家居生活,提升家居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在环境。
(3)远程操控机器人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4)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生产领域、自动化程度更高、科技广泛地应用于生活。
运用经验
科技部:中国创新指数全球排名达到第12位 提高22个位次
视频探究
(1)2022年3月8日上午,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两会“部长通道”采访活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国家创新指数全球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达到了去年的第12位,提高了22个位次。
(2)王志刚介绍,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3)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我国的科技现状是什么?
问题探究
我国的科技现状给我们什么启示?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我国采取一系列发展科技创新的措施说明了什么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谋未来就要谋创新,我国加快建设创新性国家。
相关链接
为什么说谋未来就要谋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问题探究
视频探究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开幕 创新驱动发展 迈向科技强国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科技创新要瞄准世界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科技创新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革。
(2)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发展形势所迫、世界大势所趋。
(3)党中央准确把握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历史方位,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供战略支点。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科技创新举措:
(1)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于2021年10月21至27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重点展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2)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重点展示“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解密衰老”、“天机”类脑芯片、散裂中子源、“慧眼”望远镜卫星等。
(3)面向经济主战场,重点展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放创新平台、“京华号”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煤经合成气直接制高值化学品等。
(4)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重点展示中国空间站模型、火星车、“嫦娥五号”、“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等国之重器。
(5)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点展示一体化全身正电子发射/磁共振成像装备、无人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以及“科技抗疫”“科技冬奥”的最新成果。
知识拓展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问题探究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教育的工作目标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每年都有很多作品参赛。例如,穿戴式电子空气净化器、除油勺等作品,反映出当代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中有不少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各地学校积极开展诸如“科技小达人”评选、校园科技节、科技创新企业开放日等活动,让更多同学亲近科技,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
创新作品展示
科幻绘画作品
校园科技节
(1)从这些同龄人的创造发明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青少年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创新无处不在,创新让我们体验别样的精彩人生,青春的创新是多姿多彩的,创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等。
探究分享
①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②提高了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③激发了自己的好奇心;
④培养了科学精神批判精神;
⑤提高了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3)你在这些活动中有哪些收获
(2)你参加过哪些科技创新活动
校园科技节“科技小达人”评选活动、科技创新企业开放日、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
(1)举办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目的是什么
促使青少年深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和活动的参与,使广大青少年初步领会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其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2)举办创新大赛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知识拓展
2022年8月17日,第三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线上展示交流活动在北京启动。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1)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2)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问题探究
相关链接
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信息化时代,卫星导航已经在航空、海运、公共安
全和灾难救援、勘測与绘图等领域广泛应用。2000年,中
国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
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12年,北斗卫
星导航系统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2014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2017年11月,北斗号卫星开启全球组网序幕。2018年12月,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1)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需要,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保障,经济效益显著。
(2)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探究分享
为什么中国要自主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1999年,国务院须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积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截至2021年,共有35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国家为什么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
相关链接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问题归纳
新知讲解
二、万众创新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李克强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他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
怎么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①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②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③每个人都是创造者,都享有时代赋予的创造机遇。
知识拓展
视频探究
中关村,全球科技精英的一个理想归宿
知识拓展
(1)中关村科技园,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也是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核心园区。中关村科技园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被誉为“中国硅谷”。
(2)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6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
认识中关村
(1)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2)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3)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问题探究
万众创新对企业的要求
视频探究
殷殷关切谆谆嘱托 习近平心系科技创新
①我国发展起点低,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可以从“引进来”开始,从模仿开始,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科技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看,最终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 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无法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②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必倾始终把独立自主、自为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有人说,创新就该追求原创;有人说,我国发展起点低,创新应当从模仿开始。结合中国高铁的故事,谈谈你对创新的看法。
探究分享
创新精神的表现
(1)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2)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3)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4)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问题探究
有人说:“科技创新既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同意
①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劳动过程,需要科研参与人员的配合,合作公关,科技创新既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
②科技创新团队的关键人物是科技创新团队的灵魂和核心,决定了团队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研究水准和价值,起到了导向、引领、驱动和调控的作用。
③科技创新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特别是交叉学科或重大的科研项目里需要依靠团队人员的的集体智慧,通力协作才能完成。
问题探究
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3)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问题探究
创新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2)意义: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问题探究
怎样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2)弘扬创新精神
(3)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问题归纳
1、近年来,随着大数据、5G网络、无人驾驶、智能语言交互、人脸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智能汽车暂露头角,以智能制造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这说明( )
①我国已经是创新型国家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科技改变生活,助力经济发展
④科技创新最关键在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课堂练习
2、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再度带来一场“高能”的太空科普课,在轨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一系列炫酷又好玩的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这说明( )
①我国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②有利于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创新热情
③国家重视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④我国已经迈入世界发达国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课堂练习
3、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以一国之力独自完成空间站建设的国家,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可达一年以上。这一航天成就的取得说明( )
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我国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②我国航天技术已经处于世界最领先的地位
③在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④只要有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创新精神,就一定能够成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C
课堂练习
4、多年前,华为就开始自主研发海思芯片。近年来,在中美经贸摩擦的大背景下,面对美国的“釜底抽芯”,海思芯片全部“转正”,使华为没有因为遭遇技术封锁而倒下,反而在新一轮技术竞争中取得突破。海思造芯的故事启示我们( )
①坚持独立自主,拒绝技术引进
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要把自主创新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我国的科技现状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重视教育发展的原因
建设创新型国家
认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万众创新对企业的要求
创新精神的表现
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创新的目的和意义
万众创新
创新强国
创新永无止境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中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1)结合材料回答,当今社会为何如此重视科学技术?
(2)结合材料,谈谈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3)新机遇新挑战,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