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二章 酸与碱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重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科学观念:了解氢氧化钠的和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学习用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学习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科学思维: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由学生的探究活动归纳出碱的主要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态度责任:逐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认真仔细、独立自觉的优良品质。复习导入1、氢氧化钠俗称 、 或 ;2、氢氧化钠易 而质量会增大,应 保存;3、氢氧化钙俗称 、 ;的水溶液称为 ;4、氢氧化钙可通过 方法制取;其化学方程式为:;5、如果不慎沾上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应该先 ,再 。烧碱 火碱 苛性钠熟石灰 消石灰潮解密封石灰水生石灰与水反应CaO+H2O=Ca(OH)2用大量的水冲洗涂上硼酸溶液活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1、探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酸碱性(1)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2)再另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再分别滴加几滴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3)试着测一测它们的pH: 。酚酞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变红色石蕊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变红色pH>7结论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呈碱性。碱溶液呈碱性。实验2、探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时,出现白色浑浊现象;而氢氧化钠中通入二氧化碳则没有明显的现象。Ca(OH)2 +CO2 = CaCO3↓+H2O问题讨论:氢氧化钠中通入二氧化碳时,并没有明显的现象,是否它们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如何证明它们发生了化学反应?思路1:检测氢氧化钠:反应后氢氧化钠没有或减少了,则它们发生了化学反应。思路2、检测二氧化碳:反应后二氧化碳减少或没有了,则它们发生了化学反应。思路3、检测生成物: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则生成物是碳酸钠,只有用稀盐酸检测通入二氧化碳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碳酸钠,若出现气泡,则说明它们反应了。活动:实验3、检测生成物的方法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1)取1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并通入二氧化碳气体;(2)取出试管中的液体,滴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结论: 。化学方程式:。产生大量的气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H2ONa2CO3 +2HCl= 2NaCl + H2O+ CO2↑视频:检测二氧化碳变化的方法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点击图片可播放)说明:烧瓶中充满CO2,气压较大;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二氧化碳与氢氢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二氧化碳快速减少,瓶内气压随之减小,当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时,气体被压进气球内,使气体变大。结论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溶液能与二氧化碳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讨论:普通玻璃中一般都含有二氧化硅。仔细观察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一般都用橡皮塞,这是为什么呢?NaOHHCl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硅酸钠(玻璃胶、水玻璃)具有粘性,若是玻璃塞,则时间久了,塞子不易打开。活动:(1)取1支试管,放入少量氢氧化铜固体;并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观察现象。(2)另取1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铁固体,并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H2SO4 + Cu(OH)2 = CuSO4+H2O蓝色的氢氧化铜固体中加入稀硫酸,固体溶解,产生蓝色溶液;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黄色溶液;3HCl + Fe(OH)3 = FeCl3+ 3H2O实验4:探究碱与酸的反应结论3、碱可以与酸反应。(注:氢氧化钠与盐酸或硫酸反应,重要的酸中已学过。)活动实验5:探究碱与盐的反应(1)取1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钠溶液;并滴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2)另取1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钙固体,并滴入适量的氯化铁溶液,观察现象。出现蓝色沉淀;CuSO4+2NaOH=Na2SO4+Cu(OH)2↓出现红褐色沉淀;2FeCl3+3Ca(OH)2=3CaCl2+2Fe(OH)3↓结论4、碱可以与某些盐反应。(注意反应物都可溶,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小结: 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1、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使石蕊试液变蓝色,pH大于7;2、能与C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3、能与酸反应;4、能与某些盐反应。5、能与盐等物质反应时,反应物应都可溶,且要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常用的碱还有氢氧化钾、氨水等。碱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讨论:为什么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等碱溶液有类似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有 一种阴离子:OH-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的反应,一般是OH-与上述这些物质的反应。所以碱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 和印染等工业。新知讲解二、碱的用途性质决定用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上述化学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氢氧化钙用于配制波尔多液农药的化学方程式:CuSO4+Ca(OH)2=CaSO4+Cu(OH)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可用于中和酸性废水、净化工业废气,等。氢氧化钙是建筑材料,也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和制漂白粉等。氢氧化钙用于刷白墙壁的原理:CO2+Ca(OH)2=CaCO3↓+H2O阅读氢氧化钠与肥皂制造视频:氢氧化钠的用途氢氧化钙的用途(点击图片可播放)(点击图片可播放)课堂练习1、下列对NaOH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水溶液有腐蚀性和滑腻感B.固体NaOH容易潮解,易吸收空气中的CO2C.NaOH的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NaOH与盐溶液反应,可制难溶的碱C课堂练习2、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A.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B.Fe2O3加入NaOH溶液中C.稀盐酸滴入Ba(OH)2溶液中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B课堂练习3、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记录的现象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 在Ca(OH)2 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B. 在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C. 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没有白色沉淀生成D. 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A课堂练习4、氢氧化钡溶液与下列物质的反应体现了碱的化学性质。其中OH-参与反应的是( )①酚酞溶液 ②二氧化碳气体③碳酸钠溶液 ④稀硫酸A.仅④ B.仅②③④ C.仅①②④ D.①②③④C课堂练习5、下列是分析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A.证明变质:取样,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B.确定成分:取样,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C.除去杂质:加水溶解,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D.测定纯度:取样,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计算B课堂练习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变质的氢氧化钠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加稀硫酸,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间的关系绘制成如图图象。对如图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O﹣a段只发生中和反应B.b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C.向c点时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D.d点与c点的pH相等D课堂练习7、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HCl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的确发生了化学反应.(1)测得NaOH溶液的pH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2)将一定量的盐酸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得溶液的pH小于7,则可以确定HCl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过量;(3)HCl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属于 反应)。大于盐酸HCl+NaOH=NaCl+H2O复分解课堂总结1、碱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使石蕊试液变蓝色,pH大于7;2、碱溶液能与C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3、碱能与酸反应;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5、碱与盐等物质反应时,反应物应都可溶,且要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6、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有 一种阴离子:OH- 。7、性质决定用途: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农药,氢氧化钠广泛用于肥皂、造纸、纺织、石油和印染等。小资料人们逐步认识酸和碱人们很早就制得了醋,从植物中也发现了一些酸,于是认为有酸味的物质就是酸,能使石灰石等冒气泡的物质就是酸。166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利用一些植物的汁液作为酸的指示剂,给酸作出定义:能够溶解很多物质,能把植物的蓝色变成红色,与碱作用时失去它原 来性质的物质就是酸。18世纪,人们开始从物质的组成 上研究酸。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分析了硫酸、硝 酸、磷酸等酸的成分后,提出“一切酸中都含有氧”的观 点。但181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实验证明了盐酸中不含有氧,后来又发现五氧化二碘 (I2O5)只有溶于水后才具有酸性(HIO3),于是提出:只有 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1887年,瑞典化学家阿累尼乌斯经过多年的实验与思考 创立了电离学说,指出:酸是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 (H+ )的化合物,碱是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氢氧根离子(OH- )的化合物,酸碱中和反 应的实质就是H+ 和OH-结合成水,同时生成盐的过程。阿累尼乌斯的酸碱理论被称为近代酸碱理论,它正确地定义和说明了水溶液中的酸和碱。随着对非水溶剂的研究和电子、质子的发现,酸和碱的概念还在不断地发展。板书设计重要的化工原料;中和酸性废水、工业废气等。化学性质呈碱性与C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与酸反应与某些盐反应CO2+Ca(OH)2=CaCO3↓+H2OCO2+2NaOH=Na2CO3+H2OCu(OH)2+ H2SO4= CuSO4+ 2 H2OHCl+NaOH = NaCl+H2OCuSO4+2NaOH=Na2SO4+Cu(OH)2↓2FeCl3+3Ca(OH)2=3CaCl2+2Fe(OH)3↓用途NaOH:Ca(OH)2: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农药广泛用于肥皂、造纸、纺织、石油和印染等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碱溶液中都有OH-。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主要内容:2、完成作业本相关内容:碱(2)3、完成教材P33:第1-5题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华师大版九上科学2.3重要的碱(2).pptx 气球: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mp4 氢氧化钙的用途.mp4 氢氧化钠的用途.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