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教案(共3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教案(共3课时)

资源简介

2022年秋季八年级上册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教学设计
课题 4.1尊重他人
主备人 审核 八年级备课组 课时 1
教学方法 “读、议、展、点、练”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本与复习资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尊重他人原因。 2.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二)能力目标: 1. 懂得尊重他人就应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2. 提高道德修养,增强尊重他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 2.能感受尊重带来的良好体验,尊重每个人。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 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内容 教学方法或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 复习巩固 ▲1.自由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2.我们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3.我们如何维护规则和改进规则? 用课件展示上册主要内容,引导目睹或齐读等方式复习上册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时间:2分钟左右)
第二环节: 自主与合作学习 1.尊重他人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为什么说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3.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如何让尊重从我做起?) 用幻灯片展示本课时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要求学生把问题标注在书本上,并勾画出答案。让学生熟系内容,加强感知认识。(时间:10分钟左右)
第三环节: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让几个学生或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效果,看看第二环节的问题答案找到与否,以及理解情况。 通过提问或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好习惯。(时间:2分钟左右。)
第四环节: 教师点拨或讲解 主要点拨: 1.尊重他人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为什么说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3.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如何让尊重从我做起?) 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事例、视频等进行点拨或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认识,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时间:20分钟左右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结构,重难点。 方法多样,让学生表述或直接以幻灯片展现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在头脑脑中构建起知识框架,加深认识。(时间:1分钟)
第六环节: 课堂训练(作业设计) 1.【2020·广东广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 ) ①要坚持以自我为中心 ②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③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④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020·海南】“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可以冷落、忽视他人 B. 诚信就是诚实 C. 可以轻视、歧视他人 D. 尊重是相互的 3.【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下列行为属于尊重他人的是( ) A. 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给他人 B. 歧视身体有缺陷的人 C. 冷漠忽视他人 D.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4.【2020 ·辽宁丹东】“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 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他人表现在( )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尊重朋友、言听计从 ③真诚欣赏他人、赞美他人 ④尊重他人人格,一视同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2020·云南】一位满身泥浆的农民工怕弄脏公交车的座位,疲惫的坐到公交车的过道上;司机对他说:“师傅,请坐到座位上。”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品质是( ) A. 与人为善,尊重他人 B. 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C. 挺身而出,舍生忘死 D.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精选近年来各省市有关本节课内容的中考试题,让学生当堂训练,有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利于补充教师点拨中的不足和缺陷,也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时间:5分钟左右)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能感受尊重带来的良好体验,尊重每个人。在教学中,结合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原因以及做法,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2022年秋季八年级上册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教学设计
课题 4.2以礼待人
主备人 审核 八年级备课组 课时 1
教学方法 “读、议、展、点、练”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本与复习资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2.知道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二)能力目标: 1. 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 2.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 2.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明有礼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内容 教学方法或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 复习巩固 1.尊重他人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为什么说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3.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如何让尊重从我做起?) 采用提问学生或齐读等方式复习上节课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时间:2分钟左右)
第二环节: 自主与合作学习 1.礼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以礼待人?(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3.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4.在社交活动中,对我们有哪些礼貌要求? 用幻灯片展示本课时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要求学生把问题标注在书本上,并勾画出答案。让学生熟系内容,加强感知认识。(时间:10分钟左右)
第三环节: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让几个学生或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效果,看看第二环节的问题答案找到与否,以及理解情况。 通过提问或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好习惯。(时间:2分钟左右。)
第四环节: 教师点拨或讲解 主要点拨: 1.礼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以礼待人?(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3.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事例、视频等进行点拨或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认识,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时间:20分钟左右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结构,重难点。 方法多样,让学生表述或直接以幻灯片展现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在头脑脑中构建起知识框架,加深认识。(时间:1分钟)
第六环节: 课堂训练(作业设计) 1.【2021·江苏省扬州市】“请人批评,要说‘指教’;请人指点,要说‘赐教’;麻烦别人,要说‘打扰’”这启示我们要(  ) A. 爱岗敬业 B. 信守承诺 C. 关爱他人 D. 以礼待人 2.【2021·河南省】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下列礼貌用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 这箱书太沉了,能劳驾您帮忙抬一下吗 B. 这事儿是我不对,大家的批评我包涵了 C. 你们不用再送了,就到这里,请留步吧 D. 不好意思,我有事得先走一步,失陪了 3. 【2021·四川省遂宁市】《荀子》有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句话启示我们要(  ) A. 遵守规则 B. 以礼待人 C. 诚实守信 D. 换位思考 4. 【2020·湖南郴州】谚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反映了( ) ①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他人 ②在接人待物中,要真诚,讲诚信 ③文明用语能使人交往和谐 ④激烈与狂躁容易引发矛盾,提倡尊重与温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2020·云南昆明】“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说明文明有礼( ) ①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③是企业成功的唯一因素 ④有利于实现国家安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精选近年来各省市有关本节课内容的中考试题,让学生当堂训练,有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利于补充教师点拨中的不足和缺陷,也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时间:5分钟左右)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习,引导学生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同时,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为此,运用案例分析 情境探究的教学方法进行,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教师的指导很重要;其次,备课时选择的案例要典型、准确。
2022年秋季八年级上册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教学设计
课题 4.3诚实守信
主备人 审核 八年级备课组 课时 1
教学方法 “读、议、展、点、练”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本与复习资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诚信的含义及重要性。 2.掌握如何做诚实守信的人。 (二)能力目标: 1.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失信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辨别能力。 2.提高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诚信做人做事的美好,树立诚信价值观。 2.能够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为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践行诚信的做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内容 教学方法或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 复习巩固 1.礼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以礼待人?(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3.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采用提问学生或齐读等方式复习上节课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时间:2分钟左右)
第二环节: 自主与合作学习 ▲1.什么是诚信? ▲2.诚信的重要性有哪些? ▲3.如何践行诚信?(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4.如何处理好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的关系? 用幻灯片展示本课时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要求学生把问题标注在书本上,并勾画出答案。让学生熟系内容,加强感知认识。(时间:10分钟左右)
第三环节: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让几个学生或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效果,看看第二环节的问题答案找到与否,以及理解情况。 通过提问或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好习惯。(时间:2分钟左右。)
第四环节: 教师点拨或讲解 主要点拨: ▲2.诚信的重要性有哪些? ▲3.如何践行诚信? 4.如何处理好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的关系? 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事例、视频等进行点拨或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认识,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时间:20分钟左右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结构,重难点。 方法多样,让学生表述或直接以幻灯片展现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在头脑脑中构建起知识框架,加深认识。(时间:1分钟)
第六环节: 课堂训练(作业设计) 1.【2021·江苏省苏州市】如图是某校外培训机构特价课程的广告,但其宣称的“原价”却从未实际交易过。该机构因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被立案查处。这则案例表明(  ) ①我国已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②诚信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 ③企业应坚持依法诚信经营 ④诚信是我国一项民法原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021·安徽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诚信需要你我参与。下列属于践行诚信的有(  ) ①小芳按照约定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②小亮对好友承诺考试时给他传递答案 ③小林在成长档案中如实填写自我评定 ④某企业撤回质量不合格产品重新包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2021·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2月5日,浙江丽水90岁的“诚信奶奶”陈金英还清了她10年借款里的最后一笔。30多年前,退休后的陈金英开始创业,由于经营不善,在2011年欠下2000多万元债务,有人劝她申请破产避免债务,但她还是坚持卖羽绒服还款,10年还了2077万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诚信奶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诚信”二字的真谛 ②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人都具备 ③讲诚信代价太大,对于高龄老人来说不必如此较真 ④“诚信奶奶”直面挫折,勇于担当的精神令人钦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①④ 4.【2021·云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对诚信认识正确的是( ) A.讲诚信就能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B.失信一定会受到法律制裁 C.诚信是诚实、守信用 D.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 精选近年来各省市有关本节课内容的中考试题,让学生当堂训练,有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利于补充教师点拨中的不足和缺陷,也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时间:5分钟左右)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感受诚信做人做事的美好,树立诚信价值观,进一步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为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一定多运用案例分析 情境探究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其次,注意备课时选择的案例要典型、准确。第三,教师要掌控好学生在自主预习、展示阶段的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