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教学设计(2课时,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教学设计(2课时,表格式)

资源简介

2022年秋季八年级上册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教学设计
课题 八上2.1网络改变世界
主备人 审核 八年级备课组 课时 1
教学方法 “读、议、展、点、练”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本与复习资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网络的积极作用---丰富日常生活。 2.知道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 (二)能力目标: 理解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教学难点:网络对经济、政治、文化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内容 教学方法或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 复习巩固 1.谈谈你对“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认识。 2. 为什么要培养亲社会行为? 3.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 用课件展示上册主要内容,引导目睹或齐读等方式复习上册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时间:2分钟左右)
第二环节: 自主与合作学习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表现在哪些? ▲2.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 3. 为什么说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为什么说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5.为什么说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6.网络的负面影响(消极作用)有哪些? 用幻灯片展示本课时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要求学生把问题标注在书本上,并勾画出答案。让学生熟系内容,加强感知认识。(时间:10分钟左右)
第三环节: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让几个学生或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效果,看看第二环节的问题答案找到与否,以及理解情况。 通过提问或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好习惯。(时间:2分钟左右。)
第四环节: 教师点拨或讲解 主要点拨: 3. 为什么说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为什么说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5.为什么说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事例、视频等进行点拨或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认识,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时间:20分钟左右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结构,重难点。 方法多样,让学生表述或直接以幻灯片展现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在头脑脑中构建起知识框架,加深认识。(时间:1分钟)
第六环节: 课堂训练(作业设计) 1.【2021·广西贵港市】2021年以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贵港市公安局采用多措并举、线上线下、深入辖区等方式推广“金钟罩”反电诈预警系统,全力保护群众的“钱袋子”。这警示人们要(  ) A. 利用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 提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 C. 利用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 利用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2021·广西贵港市】电商平台的“村播计划”启动以来,平均每两天就有一位县长走进直播间,帮助当地农民卖农货,特色农产品销路大增。网络直播带货作用的正确传导途径是(  ) A. 网络直播带货→增加农产品销售→调节过高收入 B. 网络直播带货→为科技传播拓展新渠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C. 网络直播带货→根除农产品销售难题→促进共同富裕 D. 网络直播带货→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2020·广西柳州】“村民有好货,县长来直播。”为帮助农民打通产品销路,各地越来越多县级干部进行网络“直播带货”,为当地优质产品代言。这表明“直播带货” ( ) A.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 是所有政府人员履职的途径 C. 是农产品销售的唯一方式 D. 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与发展 4.【2020·湖北武汉】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云上大会,设置云阅听朗读馆,云书店,云博物馆等内容板块,全方位展现5G技术给数字阅读带来的变化。这表明( ) A. 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 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C. 网络交往能摆脱时空限制 D.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精选近年来各省市有关本节课内容的中考试题,让学生当堂训练,有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利于补充教师点拨中的不足和缺陷,也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时间:5分钟左右)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贴近学生实际,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网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重点。从而进一步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在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如各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学生自主学习和谈论时间较少;教师点拨讲解利用时间过长;实例选择不够精准等。
2022年秋季八年级上册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教学设计
课题 2.2合理利用网络
主备人 审核 八年级备课组 课时 1
教学方法 “读、议、展、点、练”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本与复习资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 2.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策略。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会“信息节食”的能力。 2.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学会正确利用网络。 教学难点:利用网络传递正能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内容 教学方法或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 复习巩固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表现在哪些? ▲2.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 ▲3.网络的负面影响(消极作用)有哪些? 采用提问学生或齐读等方式复习上节课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时间:2分钟左右)
第二环节: 自主与合作学习 1.什么是媒介素养? ▲2.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3.我们如何利用网络传递正能量? 用幻灯片展示本课时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要求学生把问题标注在书本上,并勾画出答案。让学生熟系内容,加强感知认识。(时间:10分钟左右)
第三环节: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让几个学生或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效果,看看第二环节的问题答案找到与否,以及理解情况。 通过提问或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好习惯。(时间:2分钟左右。)
第四环节: 教师点拨或讲解 主要点拨: ▲2.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3.我们如何利用网络传递正能量? 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事例、视频等进行点拨或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认识,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时间:20分钟左右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结构,重难点。 方法多样,让学生表述或直接以幻灯片展现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在头脑脑中构建起知识框架,加深认识。(时间:1分钟)
第六环节: 课堂训练(作业设计) 1.【2021·内蒙古赤峰市】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需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学生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管理,禁止带入课堂。对此,中学生应该(  ) ①学会“信息节食”,合理利用手机 ②提高自制力,坚决不用手机 ③不沉迷于手机,也不用手机浏览不良信息 ④提高媒介素养,利用手机获得新知识、促进沟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021·黑龙江省大庆市】青少年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不浏览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 ②不泄露他人隐私 ③要学会“信息节食” ④为抵制不良诱惑,不上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02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单设一章,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我们青少年要(  ) A. 远离网络生活 B. 满足好奇心,畅游无度 C.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D. 把网络作为生活的全部 4.【2021·海南省】《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网络诚信建设仍然存在网络谣言、虚假宣传、泄露个人隐私、网络恶意营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青少年要(  ) A. 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溺网络 B. 学习网络技术,攻击造谣者的电脑 C. 捂紧自己的口袋,不在网上消费 D.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恪守诚信规则 5.【2021·四川省眉山市】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是电信网络诈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骗子在社交平台发布买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的广告信息,诱导受害人在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支付各种费用。当支付大额费用再联系对方时,受害人才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有鉴于此,下列建议有利于我们预防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的是(  )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不轻信 ②网络游戏影响学习,不沉迷 ③遭遇网络游戏诈骗,不沉默 ④网络支付大额费用,不草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精选近年来各省市有关本节课内容的中考试题,让学生当堂训练,有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利于补充教师点拨中的不足和缺陷,也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时间:5分钟左右)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利用网络,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理解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以及网络规则等知识。在教学中,用多种形式的设计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时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