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2.1 改造我们的学习重难点:文体知识:政论文政论文是以政治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论述文。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论述政治问题的,自然是政论文;从政治角度论述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社会论文、思想论文,也可以归入政论文;报纸杂志的社论、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等大多数也是政论文。政论文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政治性:政论文常常研究重大政治问题,对于那些政治色彩浓厚的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也会进行理论与实际的探讨体现政论文的政治敏锐性。(2)指导性:政论文不仅要用道理说服人,而且常常会进而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导。(3)严密性:政论文特别强调评价的准确性、论证的逻辑性以及行文的周密性。写作背景: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虽然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但党内历次“左”、“右”倾错误思想尚未肃清,仍然存在着党风不正、学风不正和文风不正的问题。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初,中共中央集中在延安的120多名高级干部学习马列著作和党的历史文献。5月19日,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严肃地提出了党内反对主观主义的斗争任务。同年七八月间,党中央号召全党加强调查研究,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加强党性锻炼。这是全党整风的预备阶段。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遗体在北京天安门水晶棺内。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 ① ,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 ② 正确地认识世界, ③ 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 ④ 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A.①因为 ②只要 ③就 ④因此B.①但是 ②只有 ③才 ④但是C.①但是 ②只要 ③就 ④因此D.①因为 ②只有 ③才 ④但是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业经济,应当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B.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已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收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C.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D.我们党的每一个基层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地把党的宗旨诵读在口头上,落实在行动上,融化在血液中。3.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②我们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更要高瞻远瞩,从宏观角度规划未来,携手共创一个稳健团结、自强不息的社会。③随着国内跑步热的兴起,像上海国际马拉松赛这样的高水平国际赛事受到广大跑友的追捧,让跑友们前仆后继。④最后,朱老先生说这只是一次粗枝大叶的讨论,希望大家能从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具有的谨严精神。⑤高校只有不断优化结构,才能让自身的人才培养更有的放矢,让学生、学校和社会三方实现共赢。⑥《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我们在拜读时要认真研究,多方探讨,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就抛弃,生吞活剥是要不得的。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二、填空题4.根据拼音写汉字。①(zhūn zhūn)( )( )告诫 (chún)民风( )朴②(làn)陈词( )调 (lán)衣衫( )褛5.给加点字注音。①逻辑( ) ②谬种流传( )③臆造( ) ④一知半解( )⑤塞:( )敷衍塞责 ( )边塞 ( )瓶塞⑥的:( )众矢之的 ( )的确 ( )打的⑦剥:( )剥花生 ( )生吞活剥三、小阅读-课内6.根据《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作中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做系统的周密检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工作,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B.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C.毛泽东用“有的放矢”这一成语,生动形象地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应该用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的实践,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性。D.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共产党人应从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出发,去研究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7.下列选项对《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语言特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鲜明性 B.严谨性 C.生动性 D.议论性8.“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毛泽东开宗明义地点出了中国共产党所提倡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当今时代,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学习?9.《改造我们的学习》语言具有准确、鲜明和生动的特点,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说明。10.《改造我们的学习》:文章运用了“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对联,联系文本具体分析其中蕴含的意义。试卷第1页,共3页2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关联词的能力。①前句说“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后句又说“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可见这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应选“但是”,排除AD。②③处,“正确地认识世界”与“有效地改造世界”之间应该是必要条件关系,即必须有前者才能做到后者,但有了前者还不一定就能做到后者,故选“只有……才”,排除AC。④前句说“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即“改造”对于“认识”有反作用,而后句强调的仍是“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可见,后句与前句形成转折,故选“但是”。故选B。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发展和重视农业产业经济”语序不当。按照认识的过程,应该先重视再发展,将“发展和重视”应改为“重视和发展”。B项,“群体、社会、他人”语序不当。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正确语序应该是“他人、群体、社会”。C项,“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语序不当。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比赛的正常程序应该是“从命题、海选、决赛到颁奖”。D项,表述正确。故选D。3.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①“开门揖盗”指开了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来危害自己。语境说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让其来危害自己,符合语境,使用正确。②“高瞻远瞩”指站得高,看得远,形容眼光远大。语境说“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从宏观角度规划未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③“前仆后继”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语境中马拉松赛和“斗争”无关,望文生义,应为“前赴后继”。使用错误,排除AC两项。④“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语境用于“讨论”而不是“做事”,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排除D项。⑤“有的放矢”比喻言论、行动目标明确。语境说让“人才培养”目标更明确,符合语境,使用正确。⑥“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语境指读书要认真思考,不加分析地接受要不得,望文生义,应为“囫囵吞枣”。使用错误。故选B。4. 谆 谆 淳 滥 褴【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本题重点考查形近字,要注意偏旁部首的区别。谆谆告诫:恳切耐心地劝告;“谆”形声字,从言,享声,本义为教诲恳切耐心的样子。民风淳朴:民间风气朴素贴近自然;“淳”形声字,从水,享声,本义为浇灌。陈词滥调:形容语言陈腐空泛;“滥”形声字,从水,监声,本义为大水蔓延溢出。衣衫褴褛:指衣服破旧,布料破败不堪;“褴”形声字,从衣,监声,本义为无缘饰的破旧短衣。5. jí miù yi jiě sè sài sāi dì dí dī bāo bō【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音的能力。本题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字的读音:“逻辑”的“辑”是“二声”,不要误读为“四声”;“解”是多音字,当“理解”讲时读“jiě”;“塞”是多音字,当其意思是“堵,填”“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时读“sāi”,但其意思是“堵,填”且是书面语时读“sè”,当其意思是“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时读“sài”;“有的放矢”的“的”是“箭靶的中心”的意思,读“dì”,要特别记忆;“剥”的意思是“去掉外面的皮或壳”时读“bāo”,但当其用在书面语或合成词中时读“bō”。6.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中国共产党人应该用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的实践, 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性”错。根据原文,“有的放矢”是指,中国共产党人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故选C。7.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言特点的判断能力。《改造我们的学习》作为一篇政论文,首先观点十分鲜明,在文中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其次是语言的严谨性,如第一部分的论点用了“日益结合”的提法,“日益”一词客观地写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逐步结合的过程;最后是语言的生动性,多处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如用“饮差大臣”“瞎子摸鱼”等比喻主观主义者不了解实际乱发号施令,既贴切生动又通俗易懂。而“议论性”并非本文的语言特色。故选D。8.①全民学习,健康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随着一滴水落下激起层层涟漪,手机屏幕上一句古训映入眼帘——2019年初,这个叫“学习强国”的学习平台“火”了,超过1.3亿用户主动学习、积极打卡。打开“学习强国”客户端,既有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活动的报道与解读,也有围绕中国梦、中国精神等数十个主题的总书记论述摘编,还有中央最新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解读。“学习强国”让学习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服务,更多样、更个性、更智能、更便捷。学习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②终身学习,善于学习。在信息社会,知识是要经常更新的,这十分重要。有的人掌握的知识的确很丰富,但也未免在自鸣得意的同时遇到不可救药的麻烦。我们必须知道,追求知识永远没有止境,只有不断坚持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和跟上社会的发展。根据个人的发展方向,适时地选择需要学习的知识范围,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并把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学习效果。在不断的学习与检验中,完善自我,走向成功。学习,应当成为每天自觉完成的任务,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由句中“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可知,“这种态度”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紧密关联,为着解决中国的问题,所以应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由“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可知,据此提醒大家要以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综合以上方法再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加以分析即可。如通过“学习强国”等现代方式进行全民积极参与的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的学习,让学习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时代发展,信息的逐步更新,人们只有不断坚持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和跟上社会的发展。根据个人的发展积累适当的学习方法,适时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终身学习,才能获得成功。9.语言准确:(1)用词恰当;如第一部分的论点用了“日益结合”的提法,“日益”一词客观地写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逐步结合的过程。(2)用词的分寸掌握得很好。如第二部分在列举了主观主义学风的表现之后,说“当然,上面我所说的是我们党里的极坏的典型,不是说普遍如此。但是确实存在着这种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不可等闲视之的”,用词很有分寸。语言鲜明:(1)善于进行正反对比。如第二部分把两条相反的“原则”对举,鲜明有力。(2)爱憎分明的态度。文中一连串的排比,是非爱憎分明。语言生动:(1)善于使用谚语、口语和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如用谚语“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形容主观主义者不注重调查研究。(2)灵活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古为今用。如“言必称希腊”等。(3)多处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如用“饮差大臣”“瞎子摸鱼”等比喻主观主义者不了解实际乱发号施令,既贴切生动又通俗易懂。【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语言特点的能力。本文语言准确。一是表现在用词恰当上。如第一部分的论点用了“日益结合”的提法,“日益”一词客观地写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逐步结合的过程。再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一句,“常常”一词用得很恰当,如不用就会把这一特称判断变成全称判断,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二是表现在用词的分寸掌握得很好。如第二部分在列举了主观主义学风的表现之后,说“当然,上面我所说的是我们党里的极坏的典型,不是说普遍如此。但是确实存在着这种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不可等闲视之的”,先强调是“极坏的典型”,不是“普遍”的,然后又用两个“相当地”,这样既表明了不是一片漆黑,同时又使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用词很有分寸。本文语言鲜明。一是表现在作者善于进行正反对比。如第二部分在谈到学习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时,作者写道:“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他们既然违背了这条原则,于是就自己造出了一条相反的原则:理论和实际分离。”把两条相反的“原则”对举,鲜明有力。二是表现在爱憎分明的态度上。作者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如当谈到主观主义的实质时,作者大声疾呼:“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一连串的排比,是非爱憎分明。本文语言生动。一是表现在作者善于使用谚语、口语和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上。如用谚语“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形容主观主义者不注重调查研究;用口语“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说明主观主义者不注重研究历史,使文章显得活泼风趣;用成语“粗枝大叶”“夸其谈”“一知半解”“生吞活剥”等来形容主观主义者的不细心调查研究,空谈理论,无知、救条,都很形象、深刻,同时也很简练。二是表现在灵活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古为今用上。如“言必称希腊”“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宽之心”“为之一新”“等闲视之”“若明若暗”“诸如此类”“懂得甚少”等,言简意赅,富于表现力。三是表现在多处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上。如用“饮差大臣”“瞎子摸鱼”等比喻主观主义者不了解实际乱发号施令,既贴切生动又通俗易懂。文中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救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语意跌宕,层层深入。文中对偶的句子除了引用解缙的对联外,还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华而不实,腕而不坚”“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等,都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10.①“墙上芦苇”指墙上一棵草,风吹两边倒,比喻没有立场,没有是非观念,没有敌我界限;“头重”比喻官大、权大、势大,“脚轻”指无工作基础,无群众基础,无知识基础;“根底浅”指没有经验,没有学历,没有资历,没有能力。②“山间竹笋”指厚险皮的人,俗话说,有的人脸皮像笋壳叶,剥了一层又一层;“嘴尖”指只会讲歪理,讲党八股,夸夸其谈;“皮厚”指没有羞耻心,没有自尊心;“腹中空”指不读书,不看报,胸无点墨。③选用这副对联来给三种人画像,最恰当不过。“形象大于思维”,对联中的形象所蕴含的内容远远超过指出的三种人,可以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去描绘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和鉴赏的能力。从字面上来看,这幅对联的意思为“长在墙上的芦苇怎么能够长久存活呢?山间竹笋别看嘴尖皮厚,其实中空,又有什么值得自傲的呢?”对联本身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前一句把那些学习根基不深厚的人比喻为芦苇,只会随风摇摆,四处附和,后一句把那些倚老卖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喻为竹笋,空有其表,华而不实。针对本文而言:“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说明这些人没有是非观念;“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说明这些人官大、权势大;“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说明这种人是没有群众基础的,没有工作基础的,得不到人民拥护的;“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说明这些人没有根基;“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既无知识,于是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地捡来的”“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的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说明这些人胸无点墨,没有学历,没有知识,没有能力,水平低;“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说明这些人只会讲歪理,夸夸其谈,无实际意义。综合以上分析出的人物形象,再根据“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中的关键信息,对应相关的形象,梳理内容。对联的内容让我们对那些“华而不实”的人产生了想象。答案第1页,共2页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