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9.1守护生命 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9.1守护生命 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9.1 守护生命
第九课 珍视生命
2
0
2
1
目录
爱护身体
1
4
2
3
养护精神
本课小结
本课小测
新课导入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思考:从世卫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来看,我们应该从哪两方面来守护生命?
提示:①我们要关注身体;②我们要养护精神世界
思考:说说下图涉及生命的哪些方面?
提示:前者涉及身体健康,后者涉及精神健康。启示我们要注意爱护身体,养护精神。
儿童肥胖
吸毒丧命
考试成绩不好,伤心难过
自卑难过
守护生命包含两个方面:身体的生命和精神的生命。
新课导入
重点问题
1. 我们应该如何爱护自己身体?
2.精神发育和物质支持的关系?
3.我们应该如何养护自己的精神?
第一目 爱护身体
探究一 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
小伟喜欢踢足球,也喜欢看足球比赛。世界杯足球赛期间,他常常半夜悄悄起来看比赛,然后在网上跟球友一起聊天,早上再急急忙忙赶到学校。一天,在体育课跑步时,小伟突然栽倒在地,经医院抢救才转危为安。
探究与分享
我知道自己的一些习惯对健康不利,可是我总是改正不了。
健康当然重要啦,不过,一些小的坏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大。
妈妈说,生活的细节会影响健康,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思考: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你的看法和建议。
探究一 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
①早饭“不健康”:干脆面+可乐;长期不吃早饭;运动型早餐(一边走,一边吃)。
②习惯性逃避锻炼:一个坐姿、视力模糊、体质下降,经常感冒。
③喜欢“路边摊”、“辣条”、“干脆面”:寄生虫,长期食用造成全身浮肿。
④吸烟;⑤歪着头、趴着头写字;⑥躺着看书或在运动的车上看书……
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思考:谈谈你所知道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探究一 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
合理的饮食
充足的睡眠
适量的运动
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护视力
远离有害物质,
如(烟、酒、毒品等)
了解自己的
过敏情况
不滥用药物
了解家庭成员的健康信息
定期体检
守护生命首先要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探究一 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
提示: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当某些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被接纳、尊严、自由等)得不到满足时,我们不应该做出过激的行为,伤害自己的身体。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思考:结合视频,该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探究一 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
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4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这其中,除去那些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以外,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专家惊呼:意外伤害正在成为我国青少年的第一杀手!
思考:看到这些数据,给我们什么警示?
提示: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探究一 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
拨打119火警与120急救电话;
保持冷静,控制情绪,不盲目乱跑;
遇大火浓烟时,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匍匐前进;
不用电梯逃生;
选择有水源,靠近窗口的位置,用湿床单堵住门缝;
楼房中遇到火灾如何逃生:
面对这些灾害,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探究一 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
拨打110报警与120急救电话;
保持冷静,控制情绪,迅速判断所处情况;
在室外,可以向空旷、远离高大建筑的地带避震;
在室内时要选择三角区躲避;
地震时要降低重心,抓住牢固物体;
同时要注意关注余震。
遇到地震如何逃生:
笔记区
①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②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当某些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住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③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我们应该如何爱护自己身体?
第二目 养护精神
探究二 物质支持和精神发育的关系
人不止靠吃饭活着,我们还需要别的东西来滋养我们,让自己成长、壮大,变得更加完美。--董卿
思考:“别的东西”指的是什么呢?
阅读
观看电影
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需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精神风貌放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我们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探究二 物质支持和精神发育的关系
探究与分享:
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
思考一: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
(1)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没有放弃对生命美好的追求。在挫折面前,不放弃生的希望。在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将梦想变成现实。
探究二 物质支持和精神发育的关系
思考二: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2)身体被囚禁,但是精神仍然健康、自由,体现了对美的热爱及生命的力量,维护了生命的尊严,蕴含着对生命的爱与希望。
思考三:这启示我们如何看待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提示: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下面老师给大家分享一首诗,从中你学习到了什么?
提示: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虽然物质贫乏,但是精神世界非常丰富。
探究二 物质支持和精神发育的关系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探究二 物质支持和精神发育的关系
结合视频思考:如何看待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提示: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像视频中的孩子一样,不能体验到生活的真、善、美,甚至会陷入泥沼,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精神发育和物质支持的关系?
①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②一方面,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另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笔记 物质支持和精神发育的关系
思考:你参加过这些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体验和感悟。
探究三 如何养护精神
共青团入团宣誓
参观博物馆
经典诵读
剪纸
太极拳
毛笔字
探究三 如何养护精神
结合视频思考: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如何养护精神?
提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笔记区
如何养护精神?
① 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②处理好精神养育与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
③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本课小结
9.1 守护生命
守护
生命
养护
精神
爱护
身体
①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当某些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③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①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②处理好精神养育与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
③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
本课小测
1.右面漫画《拖后腿》告诉我们(  )
B
①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行为与后果皆可控 
③生命只属于自己,对自己负责 
④要维护和促进身体健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本课小测
2.近年来,中小学生溺水、高空坠落、交通意外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每一次事故、每一个孩子的不幸身亡,都给一个家庭带来无限的悲痛。面对各种意外伤害,青少年应当(  )
A.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B.自觉远离各种类型的户外活动
C.参加文化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D.随遇而安,坦然面对天灾人祸
A
本课小测
3.守护生命,不仅要爱护身体,还要养护精神。下列属于养护精神的是(  )
①学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②参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③去茶馆感受“大鼓书”“评书”等艺术形式 
④在学校运动会上取得好的名次,为班级争得荣誉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D
本课小测
4.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个人的精神风貌反映着一个人的生命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我们养护精神的是 (  )
①注重研学旅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②注重物质生活,享受惬意生活 
③追求真善美,做一个亲社会的人 
④关注精神世界,满足全部精神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C
本课小测
5.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之绿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脑,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骸。”这说明 (  )
A.精神发育不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制约
B.精神发育离不开物质支持
C.没有物质支持就享受不了高雅活动
D.我们要注重身体精神双重养护
D
感谢关注
2
0
2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