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视频导入第6课 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光绪帝慈禧太后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知识结构百日维新二1、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2、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010203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证实,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通过学习维新人士在国难当前矢志不渝,不畏牺牲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为国奉献的责任感。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探究戊戌变法的特点及失败原因。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自主学习1、兴起---公车上书的时间、背景、领导人、 内容、在位皇帝、影响。2、发展---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还进行过哪些维新活动?3、高潮---百日维新的时间、目的、内容。4、失败---戊戌变法的结果、影响及教训。兴起---公车上书的时间、背景、领导人、内容、在位皇帝、影响。发展---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还进行过哪些维新活动?高潮---百日维新的时间、目的、内容。失败---戊戌变法的结果、影响及教训。1、人物速览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康有为康有为(1858—1927年),广东南海人,自幼熟读经书。曾游历西方,钻研西学知识。1888年,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图强,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后在万木草堂中讲学、著书,宣传变法思想,培养维新人才,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典型代表。其学生有梁启超。(2)梁启超梁启超,广东新会人,自幼聪明好学,有“神通”之誉。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青年时期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视频:康有为和梁启超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公车”原指汉朝时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后用“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2、公车上书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2、公车上书(1)时间:1895年春(5)在位皇帝:(6)意义:(4)核心内容:(3)领导人:(2)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民族危机。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以失败告终!(1)影响最大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3、思想宣传: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2)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演讲。(3)将《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宣传变法图强,实行资产阶级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的观点。激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增强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政治觉悟,,为维新变法提供了舆论准备。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严复,福建侯官人。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被选赴英国学习海军。留学期间,广泛涉猎西方各种政治学术理论。两年后回国,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所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力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图报报纸。严复3、思想宣传:二、百日维新1、背景(2)年轻的光绪帝不愿做亡国之君,决心变法。(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性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2、时间1898年6-9月3、开始标志光绪帝(1875—1908年在位)“国是”则指国家大计,国家的指导方针、理论基础、方针政策。百 日 维 新 的 内 容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 方面军事方面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人参与政治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的变法令,新政共推行了103天。因1898年为戊戌年,所以也称“戊戌变法”。二、百日维新4、内容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由于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握有实权,阻挠变法法令的贯彻。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变法法令,搜捕维新人士。戊戌变法前后仅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二、百日维新5、失败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谭嗣同刘光第戊戌六君子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戊戌六君子视频:戊戌六君子二、百日维新6、失败的原因①操之过急,触动顽固派利益;②脱离人民群众;③皇帝无实权,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妥协性。7、性质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二、百日维新8、意义(1)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2)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9、启示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报刊和著述维新时期的遗产京师大学堂牌匾京师大学堂旧址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间的曾用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戊戌戊戌制度谢谢观赏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6 康有为梁启超.mp4 3-6 戊戌六君子.mp4 【课程引入】 戊戌变法情境导入.mp4 第6课 戊戌变法(同步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