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海水的性质课件(共2课时+1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海水的性质课件(共2课时+1视频)

资源简介

(共12张PPT)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区域海水性质的差异。
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
3.人地协调观:根据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生产、生活中充分开发利用海水资源。
4.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实践活动,了解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第二课时)
探究四 海水性质与人类的关系
1、指出资料内容与海水性质的关系
2、说出这种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
事件一:“雪龙”号撞冰山事件
事件二:海水自然结晶成盐现象
事件三:德军潜艇偷袭事件
“雪龙”号撞冰山
“雪龙”号在北京时间2019年1月19日上午10时47分,因受浓雾影响,与冰山碰撞。
1、指出资料内容与海水性质的关系
2、说出这种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
航运
生物
气候
1、指出资料内容与海水性质的关系
2、说出这种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
德军潜艇偷袭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通过关闭动力装置,避开盟军听测系统的搜索,
多次进出直布罗陀海峡,给盟军以突然袭击。
1、指出资料内容与海水性质的关系
2、说出这种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
掉深
小结: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温度
盐度
密度
海洋航行
渔业生产
资源利用
科学考察
……
海水
性质
人类
活动
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美国东部大陆架边缘做下潜300米的潜水试验时,突遇“海中断崖”,失去浮力,忽然沉入2300米的海底,潜艇被巨大的海水压力挤破,艇上129名船员全部遇难。据图1完成第1题。
1.“长尾鲨”号核潜艇失事原因是C
A.随下潜深度增加海水盐度增加,导致潜艇受腐蚀漏水
B.随下潜深度增加海水温度升高,导致核潜艇燃料泄露
C.航行途中突遇海水区域密度变小,导致潜艇急剧下沉
D.极地地区流向低纬地区的寒流挟带冰山撞击潜艇所致
2.通常海水的盐度越高,腐蚀性越强。下列海域对船舶腐蚀最强的是A
A.红海 B.孟加拉湾 C.东海 D.日本海(共18张PPT)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区域海水性质的差异。
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
3.人地协调观:根据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生产、生活中充分开发利用海水资源。
4.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实践活动,了解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第一课时)
青岛是中国最美丽的滨海城市之一,拥有“中国品牌之都”“世界啤酒之城”“帆船之都”等多个美誉,青岛的海滨浴场更是闻名遐迩。而现居青岛的小明一家打算到海南三亚去过年,小明非常兴奋也非常期待,做梦都在三亚的海边戏水。
(1)小明一家为什么春节期间不在青岛,而要到三亚
探究一 海水的温度
太阳辐射
海水温度规律——水平方向
活动:绘制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图
纬度、季节——太阳辐射
西沙
葫芦岛
厦门
海水温度影响因素
深度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垂直分布
海水温度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深度、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
小结;
探究二 海水的盐度
海水的味道是怎么样?
活动:绘制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图
2.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
拓展探究
死海为什么成为死海?
死海不死的原因?
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
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死海不死》节
1、海水密度
轮船上的“吃水线”又被称为“生命线”。为了安全航行,远洋轮船船体上都有几条水平横线分别表示该船在不同水域和不同季节所允许的满载时的“吃水深度”(如图所示)。其中FW表示淡水线,S表示夏季海洋线,W表示冬季海洋线。
小结——海水的性质
1. 海水的温度: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深度、海陆分布、海水运动、大气运动.....
2. 海水的盐度:
影响因素:温度、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海域轮廓....
3. 海水的密度:
影响因素:
温度、盐度、深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