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资源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现代汉语基础知识(18分)
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读音 加点词语 读音 加点词语
A chéng 橙子 澄清事实 nán 落难 难舍难分
B yūn 黄晕 头晕目眩 luò 落后 丢三落四
C dāng 相当 锐不可当 zhuó 着落 不着边际
D hè 掺和 一唱一和 hōng 哄骗 哄堂大笑
A. A B. B C. C D. D
2.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絮叨 萌蔽 翻来覆去 不求甚解 B. 帐蓬 厌倦 晃然大悟 截然不同
C. 头衔 倜傥 大相径廷 眉开眼笑 D. 庇护 禁锢 杞人忧天 惊慌失错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A. 班长对城市垃圾分类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其他同学都随声附和并补充了不少的意见。
B.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繁华大都市又逐渐恢复往日人声鼎沸的场景。
C. 文佳同学平时博览群书,积累丰富,所以无论写什么题材的作文总是能够一蹴而就。
D. 英才中学校运会期间,同学们聚在操场努力拼搏、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张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B.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构思精巧,最后的结局往往峰回路转、出人意料。
C. 粤剧《八和会馆》通过讲述粵剧艺人创建戏曲行业协会艰辛历程,讴歌了广府人“和合八方、和衷共济”的精神。
D.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目标是以推动大湾区经济协同发展,发挥互补优势,建设宣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为目的。
5. 根据所提供语言交际情境,按照要求完成题目。
文秀中学将举办首届中学生诗词大会。学校学生会将邀请本地著名文化专家潘敬儒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以下这份邀请函初稿中,有三处语言表达不得体的地方,请你找出其中两处并加以改正。
邀请函
尊敬的潘敬儒:
您好!
我校将于1月26日下午3:00在本校弘毅广场举行首届“文秀杯”中学生诗词大会。您被荣幸邀请担任本次诗词大会的评委。我们恭候您的惠顾,希望能得到您的鼎力支持!
文秀中学学生会
2021年1月20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用硬笔正楷字将下图书法作品中的《论语》名句,按顺序抄写在答题卷的米字格中。(注意:要求使用规范汉字抄写)
二、古诗文(6分)
7.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限选其中4题完成。现在答题卡的“○”填写小题号,然后作答。)
① __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②子夏曰:“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 __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⑤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名句。(两题选一题作答)
①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6分)
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21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B. 时年七岁 年与时驰
C. 尊君在不 日中不至 D. 期日中 吾日三省吾身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友人对父亲的无理指责,元方进行了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的反驳。
B. 本文旨在告诫人们为人处世要诚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尊重。
C. 为了表现友人的“无礼”、“无信”,本文详写了陈太丘等待友人的过程。
D. 本文采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元方、友人的性格特点,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桓公①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令黜其人。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
[注释]①桓公:桓温(312年~373年),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1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其母缘岸哀号 (2)令黜其人
12. 请结合文本简单探究一下母猿的死因。
13. 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描绘的是两种格调明显不同的画面,诗人为何要把这两种不协调画面组合在一起?
(2)哪一个句子是全曲的“画龙点睛”之句?该句有何妙处?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一)(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A.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 对于一班鄙薄技术 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B.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节选)
14.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白求恩的伟大精神表现在对待工作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两方面。
B. 作者批评了某些共产党员斤斤计较的工作态度和对人民漠不关心的不良作风。
C. 作者认为那些不负责任、拈轻怕重的共产党员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D. 作者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向白求恩学习,对医疗技术的追求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15.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演讲稿。演讲稿的语言既要有逻辑力量,又要有感染力。请从文中划线的A、B两处文字任选其中一处作批注。
(二)(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话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那祖师即命大众引孙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众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廊庑之间,安排寝处。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
②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塵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③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悟空道:“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些什么道?”悟空道:“但凭尊师教诲,只是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
……
④一日,春归夏至,大众都在松树下会讲多时。大众道:“悟空,你是那世修来的缘法?前日老师父附耳低言,传与你的躲三灾变化之法,可都会么?”悟空笑道:“不 瞒诸兄长说,一则是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那几般儿都会了。”大众道:“趁此良时,你试演演,让我等看看。”悟空闻说,抖擞精神,卖弄手段道:“众师兄请出个题目,要我变化什么?”大众道:“就变颗松树罢。”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颗松树。真个是——
⑤郁郁含烟贯四时,凌云直上秀贞姿。全无一点妖猴像,尽是经霜耐雪枝。
⑥大众见了,鼓掌呵呵大笑,都道:“好猴儿,好猴儿!”不觉的嚷闹,惊动了祖师,祖师急拽杖出门来问道:“是何人在此喧哗?”大众闻呼,慌忙检束,整衣向前。悟空也现了本相,杂在丛中道:“启上尊师,我等在此会讲,更无外姓喧哗。”祖师怒喝道:“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个修行的体段。修行的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如何在此嚷笑?”大众道:“不敢瞒师父,适才孙悟空演变化耍子。教他变颗松树,果然是颗松树,弟子们俱称扬喝采,故高声惊冒尊师,望乞恕罪。”祖师道:“你等起去。”叫:“悟空过来!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悟空叩头道:“只望师父恕罪!”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罢。”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 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悟空领罪,“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祖师道:“那里什么恩义?你只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
⑦悟空见没奈何,只得拜辞,与众相别。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⑧悟空谢了,即抽身,捻着诀,丢个连扯,纵起筋斗云,径回东胜。
(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16. 孙悟空未得到菩提祖师亲授法术前,在灵台方寸山过着怎样的日子?为什么菩提祖师收孙悟空为徒七年之后才开始教他法术?
17. 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要求:第①句从描写角度分析,第②句品味加点词的含义。]
①孙悟空在旁闻听,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②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
18. 以下对《西游记》全书相关内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菩提祖师赐石猴孙姓,又据门中辈分命名为悟空。后来孙悟空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法号行者。
B. 菩提祖师因材施教,孙悟空是猴子,喜欢翻筋斗,所以传授悟空筋斗云,筋斗翻十万八千里。
C. 逐走悟空时,菩提祖师说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小说后文所写的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就属于不良之事。
D. 菩提祖师传授给悟空高超的七十二变本领中也存在不足,例如变人物时只是头脸变了,身子变不过来。
19. 菩提祖师在把悟空逐出师门门时说:“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他说这句话有何用意?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菩提祖师这句话带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部分 写作与表达(共50分)
五、(1小题,50分)
20. 请以“是你,让我找回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画横线处填写适当的词句,使之成为一道完整的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50字。
六、名著附加题(8分)
21. 本题2小题。
(1)《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的结局有哪几种类型?请结合原著各举一例分析。
(2)以下文段中“小钻风”提到的“三大王”,分别是哪三个妖魔?
那小钻风见他坐在高处,弄獐弄智,呼呼喝喝的,没奈何,只得实说道:“我大王神通广大,本事高强,一口曾吞了十万天兵。”行者闻说,吐出一声道:“你是 假的!”小钻风慌了道:“长官老爷,我是真的,怎么说是假的?”行者道:“你既是真的,如何胡说!大王身子能有多大,一口都吞了十万天兵?”小钻风道:“长官原来不知,我大王会变化:要大能撑天堂,要小就如菜子。因那年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邀请诸仙,他不曾具束来请,我大王意欲争天,被玉皇差十万天兵来降我大王,是我大王变化法身,张开大口,似城门一般,用力吞将去,唬得众天兵不敢交锋,关了南天门,故此是一口曾吞十万兵。”行者闻言暗笑道:“若是讲手头之话,老孙也曾干过。”又应声道:“二大王有何本事?”
小钻风道:“二大王身高三丈,卧蚕眉,丹凤眼,美人声,匾担牙,鼻似蛟龙。若与人争斗,只消一鼻子卷去,就是铁背铜身,也就魂亡魄丧!”行者道:“鼻 子卷人的妖精也好拿。”又应声道:“三大王也有几多手段? ”小钻风道:“我三大王不是凡间之怪物,名号云程万里鹏,行动时,持风运海,振北图南。随身有一件儿宝贝,唤做阴阳二气瓶。假若是把人装在瓶中,一时三刻,化为浆水。”行者听说,心中暗惊道:“妖魔倒也不怕,只是仔细防他瓶儿。
(节选自《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现代汉语基础知识(18分)
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读音 加点词语 读音 加点词语
A chéng 橙子 澄清事实 nán 落难 难舍难分
B yūn 黄晕 头晕目眩 luò 落后 丢三落四
C dāng 相当 锐不可当 zhuó 着落 不着边际
D hè 掺和 一唱一和 hōng 哄骗 哄堂大笑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落难——nàn;
B.黄晕——yùn,丢三落四——là;
D.掺和——huo,哄骗——hǒng;
故选C。
2.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絮叨 萌蔽 翻来覆去 不求甚解 B. 帐蓬 厌倦 晃然大悟 截然不同
C 头衔 倜傥 大相径廷 眉开眼笑 D. 庇护 禁锢 杞人忧天 惊慌失错
【答案】B
【解析】
【详解】A.萌蔽——荫蔽;
B.帐蓬——帐篷,晃然大悟——恍然大悟;
C.大相径廷——大相径庭;
D.惊慌失错——惊慌失措;
故选B。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A. 班长对城市垃圾分类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其他同学都随声附和并补充了不少的意见。
B.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繁华大都市又逐渐恢复往日人声鼎沸的场景。
C. 文佳同学平时博览群书,积累丰富,所以无论写什么题材的作文总是能够一蹴而就。
D. 英才中学校运会期间,同学们聚在操场努力拼搏、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答案】B
【解析】
【详解】A.“随声附和”形容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不能形容同学们对好建议的赞同,贬褒不当;
B.“人声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正确;
C.“一蹴而就”形容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在此形容写作文不妥;
D.“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之间的家庭乐趣。形容同学们间玩耍的快乐不妥;
故选B。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张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B.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构思精巧,最后的结局往往峰回路转、出人意料。
C. 粤剧《八和会馆》通过讲述粵剧艺人创建戏曲行业协会的艰辛历程,讴歌了广府人“和合八方、和衷共济”的精神。
D.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目标是以推动大湾区经济协同发展,发挥互补优势,建设宣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为目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表意不明,将“自己”改为“我”;
B.语言重复,将“最后的”删除;
D.句式杂糅,将“以”和“为目的”删除;
故选C。
5. 根据所提供的语言交际情境,按照要求完成题目。
文秀中学将举办首届中学生诗词大会。学校学生会将邀请本地著名文化专家潘敬儒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以下这份邀请函初稿中,有三处语言表达不得体的地方,请你找出其中两处并加以改正。
邀请函
尊敬的潘敬儒:
您好!
我校将于1月26日下午3:00在本校弘毅广场举行首届“文秀杯”中学生诗词大会。您被荣幸邀请担任本次诗词大会的评委。我们恭候您的惠顾,希望能得到您的鼎力支持!
文秀中学学生会
2021年1月20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将“您被荣幸”改为“我们诚挚邀请您”。 ②. 将“惠顾”改为“光临”。 ③. 称呼不当,应在人名后加上“教授”。
【解析】
【详解】荣幸,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意思。不能用于对方,将“您被荣幸”改为“我们诚挚邀请您”。
惠顾,敬辞,惠临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不能用于对专家的欢迎,将“惠顾”改为“光临”。
“尊敬的潘敬儒”缺少对人的尊称,结合“本地著名文化专家潘敬儒”可知,应在人名后加上“老师”。
6. 请用硬笔正楷字将下图书法作品中的《论语》名句,按顺序抄写在答题卷的米字格中。(注意:要求使用规范汉字抄写)
【答案】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把“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用正楷字按顺序抄写米字格中,一字一格,使用规范汉字,注意“舉”是“举”是繁体字,“廢”是“废”的繁体字。
二、古诗文(6分)
7.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限选其中4题完成。现在答题卡的“○”填写小题号,然后作答。)
① __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②子夏曰:“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 __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⑤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名句。(两题选一题作答)
①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水何澹澹 ②. 切问而近思 ③.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 河流大野犹嫌束 ⑤. 不知何处吹芦管 ⑥. 见贤思齐焉 ⑦.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⑧. 海日生残夜 ⑨. 江春入旧年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澹、嫌、芦管、省、生”等字词容易写错。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6分)
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21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B. 时年七岁 年与时驰
C. 尊君在不 日中不至 D. 期日中 吾日三省吾身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友人对父亲的无理指责,元方进行了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的反驳。
B. 本文旨在告诫人们为人处世要诚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C. 为了表现友人的“无礼”、“无信”,本文详写了陈太丘等待友人的过程。
D. 本文采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元方、友人的性格特点,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答案】8. A 9. ①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②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10. C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A.离开;
B.当时/时间;
C.通“否”/没有;
D.太阳/每天;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1)重点词:期,约定。委,丢下,舍弃。
(2)重点词:惭,感到惭愧。引,拉。
【10题详解】
C.有误,结合“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可知陈太丘等待友人的过程是略写。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桓公①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令黜其人。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
[注释]①桓公:桓温(312年~373年),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1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其母缘岸哀号 (2)令黜其人
12. 请结合文本简单探究一下母猿的死因。
【答案】11. (1)沿着(2)贬退,废免。
12. 失子之痛,奔行之苦,远远超过了母猿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让母猿力竭肠断而死。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那猿崽的母亲沿着长江岸边哀号鸣叫不已。缘:沿着。
②句意为:(桓公) 下令罢免了那个捕猿的人。黜:贬退,废免。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那猿崽的母亲沿着长江岸边哀号鸣叫不已,一直追着船队跑了一百多里还不离开)”可知,母猿跟随船只奔行百余里,可见其失子之痛,奔行之苦,远远超过了母猿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所以,母猿拼尽全力跳上船,也力竭肠断而死。
【点睛】参考译文:
桓温带兵进入川蜀地区,到了三峡,部队中有人抓到一只幼猿崽。那猿崽的母亲沿着长江岸边哀号鸣叫不已,一直追着船队跑了一百多里还不离开,最后终于跳到了船上,一跳到船上便气绝而死了。人们剖开它的肚子才发现它的肠子都断成一寸寸了。桓公听说了这件事大怒,命令罢黜了那个人。
13. 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描绘是两种格调明显不同的画面,诗人为何要把这两种不协调画面组合在一起?
(2)哪一个句子是全曲的“画龙点睛”之句?该句有何妙处?
【答案】(1)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句卒章显志,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苦。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小令的表现手法。
这首小令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意思是垂老的古树,黄昏时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用三个景物描绘了萧瑟、苍凉的景色,“小桥流水人家”意思是:小桥下溪水潺潺,溪边人家炊烟缭绕;画面显得安逸而悠闲;联系“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极度伤感的游子漂泊在天涯海角)”可知,“小桥流水人家”一句乐景衬哀情,反衬了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内心的无助、孤寂、伤感。两句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对比之中突出了游子的孤独、思乡之情。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这首小令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最后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意思是:夕阳渐渐落下,羁旅异乡的游子骑着瘦马浪迹天涯,归家无期,心中无比痛苦。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苦。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一)(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A.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 对于一班鄙薄技术 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B.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节选)
14.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白求恩的伟大精神表现在对待工作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两方面。
B. 作者批评了某些共产党员斤斤计较的工作态度和对人民漠不关心的不良作风。
C. 作者认为那些不负责任、拈轻怕重的共产党员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D. 作者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向白求恩学习,对医疗技术的追求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15.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演讲稿。演讲稿的语言既要有逻辑力量,又要有感染力。请从文中划线的A、B两处文字任选其中一处作批注。
【答案】14. C 15. “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无不为之感动”,双重否定句的再次运用,极其有力地强调了说起白求恩,每一个人都感动的事实,感情真挚,极富表现力和说服力。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认真阅读文章,然后深入分析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C.错误,原文第一段句子是“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而选项是“作者认为那些不负责任、拈轻怕重的共产党员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以偏概全,不够准确严密。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演讲稿语言的赏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句子,然后结合赏析语言的技巧进行鉴赏。
A句由两个“没有一个不”可看出是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无不为之感动”,双重否定句的再次运用,极其有力地强调了说起白求恩,每一个人都感动的事实,感情真挚,极富表现力和说服力。
B句由“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可知,是排比句,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感情洋溢,句式流畅,极富号召力。
(二)(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话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那祖师即命大众引孙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众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廊庑之间,安排寝处。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
②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塵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③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悟空道:“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些什么道?”悟空道:“但凭尊师教诲,只是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
……
④一日,春归夏至,大众都在松树下会讲多时。大众道:“悟空,你是那世修来的缘法?前日老师父附耳低言,传与你的躲三灾变化之法,可都会么?”悟空笑道:“不 瞒诸兄长说,一则是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那几般儿都会了。”大众道:“趁此良时,你试演演,让我等看看。”悟空闻说,抖擞精神,卖弄手段道:“众师兄请出个题目,要我变化什么?”大众道:“就变颗松树罢。”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颗松树。真个是——
⑤郁郁含烟贯四时,凌云直上秀贞姿。全无一点妖猴像,尽是经霜耐雪枝。
⑥大众见了,鼓掌呵呵大笑,都道:“好猴儿,好猴儿!”不觉的嚷闹,惊动了祖师,祖师急拽杖出门来问道:“是何人在此喧哗?”大众闻呼,慌忙检束,整衣向前。悟空也现了本相,杂在丛中道:“启上尊师,我等在此会讲,更无外姓喧哗。”祖师怒喝道:“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个修行的体段。修行的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如何在此嚷笑?”大众道:“不敢瞒师父,适才孙悟空演变化耍子。教他变颗松树,果然是颗松树,弟子们俱称扬喝采,故高声惊冒尊师,望乞恕罪。”祖师道:“你等起去。”叫:“悟空过来!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悟空叩头道:“只望师父恕罪!”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罢。”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 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悟空领罪,“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祖师道:“那里什么恩义?你只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
⑦悟空见没奈何,只得拜辞,与众相别。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⑧悟空谢了,即抽身,捻着诀,丢个连扯,纵起筋斗云,径回东胜。
(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16. 孙悟空未得到菩提祖师亲授法术前,在灵台方寸山过着怎样的日子?为什么菩提祖师收孙悟空为徒七年之后才开始教他法术?
17. 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要求:第①句从描写角度分析,第②句品味加点词的含义。]
①孙悟空在旁闻听,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②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
18. 以下对《西游记》全书相关内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菩提祖师赐石猴孙姓,又据门中辈分命名为悟空。后来孙悟空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法号行者。
B. 菩提祖师因材施教,孙悟空是猴子,喜欢翻筋斗,所以传授悟空筋斗云,筋斗翻十万八千里。
C. 逐走悟空时,菩提祖师说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小说后文所写的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就属于不良之事。
D. 菩提祖师传授给悟空高超的七十二变本领中也存在不足,例如变人物时只是头脸变了,身子变不过来。
19. 菩提祖师在把悟空逐出师门门时说:“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他说这句话有何用意?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菩提祖师这句话带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16. 长达六七年的拜师学艺生涯;考验孙悟空的诚心,观察孙悟空的来历是否正大光明。
17. ①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孙悟空在旁边听的时候,把祖师讲的内容全都掌握之后高兴、得意的样子。
②满眼流泪的意思,既表达了孙悟空不愿离开祖师的心理,也表达了祖师对孙悟空的教诲、关爱。 18. C
19. 菩提是个隐士,又是个道佛双修的人,收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天资聪明,又上进、好学、善良,尊重老师,菩提教孙悟空法术,孙悟空骄傲自大起来,所以师父让他清醒一点,加以告诫。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谦虚,不要骄傲,不要随便在别人面前卖弄本领。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这部分内容的掌握能力。结合第①段“那祖师即命大众引孙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众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廊庑之间,安排寝处。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可知,交代了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拜师学艺的生活及祖师对他的考验:长达六七年的拜师学艺生涯;考验孙悟空的诚心,观察孙悟空的来历是否正大光明。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①结合“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路之”可知,此处通过动作神态描写,结合第②段“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塵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可知,刻画孙悟空在旁边听的时候,把祖师讲的内容全都掌握之后高兴、得意的样子,也反映了孙悟空活泼好动、性格活跃、机灵顽皮的性格特点。
②结合“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可知,刻画出了孙悟空不愿离开师父,表达其真诚、爱恋师父,同时也体现了师父对徒儿的关心和了解,可见师徒之间的感情之深。“满眼堕泪”从侧面表现出祖师对孙悟空的教诲、关爱。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西游记》全书相关内容的掌握。
C.有误,三打白骨精不属于不良之事。结合原著情节: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父,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由此可知,“三打白骨精”不属于不良之事。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句解析,结合第①段“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可知,孙悟空天资聪明,又上进、好学、善良,尊重老师,深得菩提喜爱;结合第④段“不瞒诸兄长说,一则是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那几般儿都会了”“悟空闻说,抖擞精神,卖弄手段”“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颗松树”可知,孙悟空骄傲自大起来,因此,“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这句话是师父为了让孙悟空清醒一点,加以告诫。
结合文句内容及实际生活谈启示。结合“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可知,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低调,做到不招摇,不炫耀。结合生活实际可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谦虚,不要骄傲,不要随便在别人面前卖弄本领。据此进行作答即可。
第三部分 写作与表达(共50分)
五、(1小题,50分)
20. 请以“是你,让我找回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画横线处填写适当的词句,使之成为一道完整的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50字。
【答案】【作文范文】
是你,让我找回了母爱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完……”
很小的时候就会唱这首歌了,坐在妈妈怀里时唱过,枕着妈妈的胳膊听妈妈讲故事时唱过,围着妈妈蹦蹦跳跳时唱过,牵着妈妈的手走在大街上时唱歌……
然而幸福在我九岁那年便戛然而止……我亲爱妈妈因病去世,哪里还顾得上趴在她身上哭得死去活来的我……
于是我成了没娘的孩子。虽然爸爸对我宠爱有加,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更是宠着我、惯着我,但我还是非常想念妈妈,常常一个人坐在妈妈的遗像前,一坐就是小半天。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四年前,爸爸再婚了,与妈妈个头体型性情爱好极为相似的孙姨走进我们家,恍惚间我有一种错觉:妈妈回来了,妈妈没有去世!但那种感觉仅仅就那么一瞬,因为孙姨就是孙姨,她不是妈妈。
也许是叛逆期在作怪,也许是故意的,孙姨过门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没少作妖儿。孙姨有一手烹饪绝活,能把普通食材做得非常可口,虽然馋虫挠心,但我拒绝食用,非得让爸爸亲自动手去做;孙姨花了大半个月的工资给我买了一台电动自行车,虽然非常喜欢,但我只骑了一天,就把它弄“丢”了;我不让孙姨作为我的家长到校参加家长会,我甚至以害怕为由,让爸爸陪着我睡……
转机出现在一年前。那天去看姥姥姥爷,他们问我孙姨对我咋样,我随口但也很坦诚地回答“非常好”。姥姥说:“既然对你那么好,你就该认下这个妈。”姥爷也在一边帮腔:“是啊,看得出她对你是真心的,要不人家怎么不自己生一个!”“那你们打算认下这个闺女?”“她就是我们的亲闺女!我们早就改口了。”
那层窗户纸最终还是我自己捅破的。放学了,我骑着电动自行车回家,在楼门口,她正面带微笑等着我。“妈,我回来了!”她先是一惊,接着喜极而泣,把我紧紧地拥在怀里……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完……”
【解析】
【详解】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半命题作文精心补题,补题的过程也是构思的过程,补充的内容,决定了选材,比如“是你让我更懂生活和人生”“是你让我找回了美好”“是你让我找回了动力”“是你让我找回了珍惜”等等。“你”可以是具体的人,如,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等;也可以是物,如,书籍、音乐、画画、美德、读书、挫折等等。横线上可以填写坚强、自信、勇敢、乐观、拼搏等等。“找回了”有一个与以往相比较的过程,优于过去,优于昨天,优于自己,只要现在比以前好。
选材构思。可以写关心爱护自己的奶奶或外婆,让我找回了亲情;精心呵护自己成长的父母,让我找回了自信;教育指导自己成长的老师,让我找回了毅力;鼓励帮助自己的同学,让我找回了友谊等。这个人总是会在你孤独、烦恼、气馁、迷茫时给予你帮助与支持,陪伴你成长。写作时所选的“你”只要是“让我成长”的人或物就行,行文时一定要写出你的感激之情。这个“你”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比如一首动听的歌曲;一次失败的教训;一本励志的书籍;一个耐人寻味的梦;一段奇妙的旅程……,要写清在成长过程中,这个“你”带来的帮助与收获。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是抒情类文体。在写作过程中应以在成长过程中,某人或某物所带给你的收获为写作的重点,抒发你的感激之情,要注意从生活中取材,写出真情实感。
六、名著附加题(8分)
21. 本题2小题。
(1)《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的结局有哪几种类型?请结合原著各举一例分析。
(2)以下文段中“小钻风”提到的“三大王”,分别是哪三个妖魔?
那小钻风见他坐在高处,弄獐弄智,呼呼喝喝的,没奈何,只得实说道:“我大王神通广大,本事高强,一口曾吞了十万天兵。”行者闻说,吐出一声道:“你是 假的!”小钻风慌了道:“长官老爷,我是真的,怎么说是假的?”行者道:“你既是真的,如何胡说!大王身子能有多大,一口都吞了十万天兵?”小钻风道:“长官原来不知,我大王会变化:要大能撑天堂,要小就如菜子。因那年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邀请诸仙,他不曾具束来请,我大王意欲争天,被玉皇差十万天兵来降我大王,是我大王变化法身,张开大口,似城门一般,用力吞将去,唬得众天兵不敢交锋,关了南天门,故此是一口曾吞十万兵。”行者闻言暗笑道:“若是讲手头之话,老孙也曾干过。”又应声道:“二大王有何本事?”
小钻风道:“二大王身高三丈,卧蚕眉,丹凤眼,美人声,匾担牙,鼻似蛟龙。若与人争斗,只消一鼻子卷去,就是铁背铜身,也就魂亡魄丧!”行者道:“鼻 子卷人的妖精也好拿。”又应声道:“三大王也有几多手段? ”小钻风道:“我三大王不是凡间之怪物,名号云程万里鹏,行动时,持风运海,振北图南。随身有一件儿宝贝,唤做阴阳二气瓶。假若是把人装在瓶中,一时三刻,化为浆水。”行者听说,心中暗惊道:“妖魔倒也不怕,只是仔细防他瓶儿。
(节选自《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答案】(1)一类是被打死。如白骨精、蝎子精、六耳猕猴等。二是被菩萨或仙界喜欢的,收服为奴。如观音收黑风山黑熊怪等。三是私自下凡的,被原主人带回。如太上老君带回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又如黄风怪。四是被制服后承诺为善的,仍留在原地。如铁扇公主、牛魔王等。五是收编到取经队伍的。如猪八戒、沙僧、白龙马。
(2)青狮、白象、大鹏鸟。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识记与概括。根据自己对《西游记》的阅读体验,举出不同的例子,概括出妖魔鬼怪的不同结局即可。比如有的被打死,如白骨精、蝎子精、六耳猕猴等;有的被神仙带走,如太上老君带回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又如黄风怪;有的留在原地,如铁扇公主、牛魔王等;有的加入了取经的队伍,如猪八戒、沙僧、白龙马。
部分故事情节:
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经过白虎岭,白骨精第一次化身成了(良家女子)村姑、第二次化身成为老妪、第三次化身成白发老翁来欺骗唐僧,三次都被孙悟空识破并杀死妖精。
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西进路上,八戒巡山,被莲花洞银角大王捉去。银角大王又使用移山法,一面压住悟空,一面将唐僧,沙僧和白马掠回洞府。悟空挣扎脱险后,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将银角大王装进葫芦内,这时,太上老君赶来,收走了由炼丹的金、银二道童变幻的金角、银角大王。
铁扇公主: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孙悟空把师父安排好,前往芭蕉洞找铁扇公主。一借芭蕉扇,孙悟空先被铁扇公主扇飞,后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里,借来假扇;二借芭蕉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得到真扇,又被牛魔王骗回:三借芭蕉扇,孙悟空请来天兵天将,降伏牛魔王,终于借到芭蕉扇。铁扇公主仍留在洞府,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取经。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与人物的识记。细读文段,结合“长官原来不知,我大王会变化:要大能撑天堂,要小就如菜子。因那年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邀请诸仙,他不曾具束来请,我大王意欲争天,被玉皇差十万天兵来降我大王,是我大王变化法身,张开大口,似城门一般,用力吞将去,唬得众天兵不敢交锋,关了南天门,故此是一口曾吞十万兵”可知,选文出自《西游记》第七十四回,讲述的是师徒四人在狮驼岭的遭遇。根据文段中小钻风的描述“我大王会变化:要大能撑天堂,要小就如菜子。因那年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邀请诸仙,他不曾具束来请,我大王意欲争天,被玉皇差十万天兵来降我大王,是我大王变化法身,张开大口,似城门一般,用力吞将去,唬得众天兵不敢交锋,关了南天门,故此是一口曾吞十万兵”“二大王身高三丈,卧蚕眉,丹凤眼,美人声,匾担牙,鼻似蛟龙。若与人争斗,只消一鼻子卷去,就是铁背铜身,也就魂亡魄丧!”“我三大王不是凡间之怪物,名号云程万里鹏,行动时,持风运海,振北图南。随身有一件儿宝贝,唤做阴阳二气瓶。假若是把人装在瓶中,一时三刻,化为浆水”及原著的阅读记忆,可知这里的三大妖魔分别是:青狮、白象、大鹏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