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尊重他人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尊重他人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1课时 尊重他人
测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2022江苏东台期末)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14岁的全红婵夺得跳水金
牌。在面对粉丝和观众投来的欢呼和热情时,她不但挥手回应,还深深鞠躬,从而得到网友们的广泛称赞和喜爱。材料主要表明( )
①相互尊重可以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②不被尊重和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
③尊重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④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022江苏苏州高新区期末)某大学依托校园一卡通消费大数据识别贫困
学生并进行“隐性资助”,“暗地里”向他们的饭卡里充钱并用短信通知学生本人。该做法受到不少师生点赞。“隐性资助”旨在( )
A.关注受助学生的自卑心理
B.消除其他学生的不平衡心理
C.倡导做好事不留名的风尚
D.使贫困生得到有尊严的帮助
3.(2022江苏泰州姜堰区期末)“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我的,我说了算”成了班长小明的口头禅,这引起其他班委的反感。对此,下列“微点
评”最恰当的是( )
A.没有主见的人难以自立
B.尊重他人只要学会孤芳自赏
C.自信的人更能赢得未来
D.彼此尊重才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4.(2022重庆江津区期末)初二学生康康对人总是态度傲慢骄纵。康康父亲非常严肃地批评了他,康康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跟父亲约法三章,以后一定要尊重他人。以下是对康康约法三章后的续写,你认为符合约定的是( )
A.公交车上,司机急刹车让康康差点摔倒,康康破口大骂
B.在学校看到班主任,康康笑脸迎上,主动向老师问好
C.小组长叫康康交作业,康康扭头将作业顺势扔给小组长
D.微机课上康康用电脑查阅今日新闻,了解世界时事,获取新知
5.(2022北京西城区期末)小明做完课前演讲,获得同学们的赞许,他觉得特有成就感;小方考试不理想,父母不是批评而是鼓励了他,他表示自己不会消沉反而会更加努力;小静给有需要的人让座得到感谢,她特别开心。同学们的这些经历表明( )
①尊重能够消除隔阂,增进信任
②受到尊重能够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
③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
④获得他人尊重比自我尊重更能助力个人增强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2广西宾阳期中)漫画《伸脚打的》启示我们应该(  )
①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②尊重自己,看轻他人
③尊重他人的劳动
④尊重他人,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2河南原阳期中)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尊重他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下面几位同学的观点你认同的有(  )
A.小佳:“只有他人尊重我,我才会尊重他人。”
B.小明:“尊重他人,一定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C.小杰:“我希望被他人尊重,因为受到尊重,心里感觉很好。”
D.小华:“别人是否尊重我我不在乎,我只关注自己的内心想法。”
8.(2022福建三明三元区第二次月考)雨天开车慢行,只为路边踏水的行人;开车耐心等待,只为行人顺利通行;做好垃圾分类,只为保洁人员减少麻烦……这些做法体现了(  )
①注重细节,热心公益  ②尊重他人,相互理解
③仪表整洁,用语文明  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2022安徽东至期末)俗话说:“花有百样红,人心自不同。”一个班级
里的同学,由于性格、家庭境况、个人经历等方面的差异,思想和行为自然也会产生差异。因此,当我们在班级交往中遭遇个性不同,甚至觉得“怪异”的同学时,应该(  )
①投其所好,一味附和  ②避而远之,拒绝交往
③换位思考,体谅他人  ④尊重差异,求同存异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二、非选择题
10. 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两位女士说的话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吗?为什么?
(2)两位女士说的话对自己、对社会会产生什么消极影响?
11.班里转来了一位女同学,考试成绩总是倒数,长相也不好,也不苟言笑,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大家都不喜欢她,还找碴儿讽刺她,聊天时,把她当作笑柄。今天,因为大家的取笑,她伤心地哭了。夜里躺在床上,想起白天的事,我突然感到深深的内疚。小时候,爷爷经常教导我,要学会尊重他人。想到这里,我脸上一阵发热,心里感到很惭愧。我决定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
(1)爷爷为什么要教导“我”学会尊重他人?
(2)材料中的“我”以后应该如何做?
12.(2022河南范县期中)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夏衍,在临终前,感到十分难受。秘书说:“我去叫大夫。”秘书开门欲出时,夏衍突然睁开眼睛,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夏衍在临终前还不忘尊重别人,是他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可以看出他具有尊重别人的美好品德。这种品德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善于尊重他人。
某校正在开展以“学会尊重他人”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列举我们身边存在的尊重他人和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各举一个事例)
(2) 在学校开展“学会尊重他人”为主题的活动的原因何在?(两个方面即可)
(3)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A 在面对粉丝和观众投来的欢呼和热情时,全红婵不但挥手回应,还深深鞠躬,从而得到网友们的广泛称赞和喜爱,这主要表明尊重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相互尊重可以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见,①③符合题意。②与材料不符;④错误,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故选A。
2.答案 D 通过审题不难发现,A、B、C三项与材料不符。依托校园一卡通消费大数据识别贫困学生并进行“隐性资助”,这一做法旨在使贫困生得到有尊严的帮助。故选D。
3.答案 D 通过审题不难发现,A、C两项与材料不符;B错误。班长小明的口头禅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所以引起其他班委的反感,这说明彼此尊重才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故选D。
4.答案 B 康康与父亲约法三章,表示以后一定要尊重他人。尊重即尊敬、重视。在学校看到班主任,康康笑脸迎上,主动向老师问好,符合题意。故选B。
5.答案 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尊重从我做起”。同学们的经历一方面表明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另一方面表明受到尊重能够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可见,②③符合题意。①与材料不符,④说法错误。
6.答案 C 漫画中的女士伸脚打的,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这一方面启示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另一方面启示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①③④符合题意。尊重他人应该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说法错误。故选C。
7.答案 C 尊重是相互的,首先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A项不认同;B项观点太绝对;每个人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D项不认同。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可见,小杰的观点正确,认同C项。
8.答案 B 雨天开车慢行、开车耐心等待、做好垃圾分类……这些做法体现了尊重他人,相互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可见,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干中的做法不符。故选B。
9.答案 C 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在班级交往中遭遇个性不同,甚至觉得“怪异”的同学时,应该换位思考,体谅他人,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可见,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做法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0.答案 (1)不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2)对自己来说,她们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对社会来说,她们的行为不利于促进社会进步,不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解析 第(1)问,根据题目要求,首先作出判断,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即可。第(2)问,结合漫画中两位女士说的话,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尊重他人对自己、对社会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11.答案 (1)①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2)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
解析 本题考查尊重他人。第(1)问考查尊重他人的原因,可从尊重他人对个人的意义和对社会的意义两个角度回答。第(2)问考查的知识点是“尊重从我做起”,回归课本,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12.答案 (1)事例:①尊重他人的行为:购物、坐车时排队等候。②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自习课上大声说话,做事我行我素。
(2)①部分同学不懂得尊重他人。②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是维系良好关系的前提。③在学校开展“学会尊重他人”为主题的活动,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
(3)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等等。
解析 第(1)问属于列举类问题。根据题目要求,运用自己的经验,答出我们身边存在的尊重他人和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各一例即可。第(2)问属于原因类问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尊重是交往的起点”。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属于做法类问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尊重从我做起”。回归课本,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